澳融合党主席专访:澳需突破制度依赖

【2025年6月29日讯】
2025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落幕之际,维基新闻独家专访澳大利亚融合党(Fusion Party)主席德鲁·沃尔芬代尔(Drew Wolfendale),就本屆選民關注的普遍議題展開對談。
作为2021年由科学党、海盗党等六党合并而成的新兴政党领袖,他直斥澳洲須打破傳統政治制度的路徑依賴,以應對能源轉型及住房危機等挑戰。
他明確支持包括5%核能在內的低碳能源發展,倡議重構房屋市場秩序以抑制投機,並就支援中小企、「澳洲製造」運動等議題分享獨到見解,並警示“长期制度优越感已使澳大利亚陷入应对挑战的惰性陷阱”。

政党背景卡片
[编辑]澳大利亚融合党(2021年成立)
- 政党组成:由六个前联邦政党:科学党、海盗党、世俗党、选票星球、气候变化正义党合并而成,作为联邦政党参与大选
- “决策框架”:以个人自由、进步、生态和谐等六大价值观为层级决策依据,强调理想主义与现实可行性结合
- 标志内涵:科学、海盗政治、世俗主义、气候紧急状态的融合
采访正文
[编辑]一、个人履历与政党历程
[编辑]德鲁·沃尔芬代尔:亲爱的Sheminghui.WU先生和Gryllida小姐,向你们问好。我同意在知识共享署名4.0许可协议下发布我的答复。
记者:请您先简要介绍自己的背景。

德鲁:我是德鲁·沃尔芬代尔,土生土长的阿德莱德人,在北部郊区度过童年。我在阿德莱德大学取得采矿工程学士学位,之后分别于母校及瑞典哥德堡商业经济与法律学院攻读金融经济学硕士。除现任党主席一职外,长期深耕铁路行业,专注复杂系统的问题识别与解决方案构建,涉及战略资产管理规划领域(目前仍在职),并兼任数据系统集成顾问。同时担任澳大利亚人文主义者协会理事。目前正代表澳大利亚融合党联盟竞选参议员,希望推动代议制政府形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建立能应对未来挑战的政府所必需的。
记者:您何时加入该党?为何做出这一选择?
德鲁:我于2017年加入融合党的前身之一“科学党”,因为该党重视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制定,这与我此前和朋友一起开展客观政策研究的理念不谋而合。
记者:您对政党发展有何贡献?
德鲁:我主导制定了党的“价值框架”,该框架最终支撑了融合党的成立。
- 编者注:澳大利亚融合党独创的“价值框架”以六大核心价值观为政策制定基准,按理想化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个人自由、进步、生态和谐、安全、道德操守、公平/证据。具体而言,内部制定政策时从理想端发起提案,再逐级接受安全、公平/证据等现实层面的检验,不符者需修改或淘汰;评估外部选项时则从现实端(公平/证据)向上回溯,优先剔除不公或缺乏证据的选项。该框架贯穿证据刚性原则,仅在完全无数据支撑时允许逻辑例外,通过层级过滤机制确保政策兼具理想追求与现实可行性。融合党认为,这一框架使其跳出了传统政治的左右意识形态局限。
二、大选主张与教育政策
[编辑]记者:贵党成员此前是否有过当选记录?为政府治理做出了哪些贡献?
德鲁:截至目前,尚未有党内成员當選澳洲議會席次。
记者:您在本次选举中的关键主张是什么?
德鲁:我个人的核心主张聚焦于税制改革与选举制度革新。
记者:您认为普通公民应如何推动澳大利亚在经济、科学及政治领域的发展?
德鲁:希望公众能意识到,维持现有高生活水平需要实质性变革。应支持那些正视这一挑战的行动者,而非迷信“捷径”解决方案的推销者。
记者:您对澳大利亚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有何看法?
德鲁:出于历史原因,私立学校在澳大利亚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改变其定位弊大于利。但当前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金倾斜明显不合理,理应将更多公共资源投入公立教育体系。
三、气候与能源政策
[编辑]
记者:您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持何立场?
德鲁:我完全支持《气候救援协议》(Climate Rescue Accord)的目标。
记者:您如何看待环境污染治理?
德鲁:我们不仅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管控,更应将重点从单纯预防转向修复与治理并重。
记者:普通公民可采取哪些具体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或环境污染?
德鲁:好好投票。
记者:您在能源转型方面持何立场?是否支持核电站、太阳能、风电场等新型能源形式?对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有何看法?
德鲁:我支持所有形式的低碳能源,包括核能,但认为澳大利亚对核能的需求不会很大(建议将核能目标设定为占全国能源供应的5%左右)。目前清洁核聚变能源的进展令人振奋,这项技术可能会让大多数传统能源形式过时。
在能源存储领域,我认为在电网中部署分布式储能至关重要。我希望政府大力投资新兴的、可持续性更强的钠离子电池技术。
四、经济与社会改革
[编辑]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支持小型企业发展?
德鲁:小型企业在经济参与壁垒和政治代表壁垒最低的社会中受益最深。(相关理论可参见我在个人网站提出的“繁荣机制”)。
对小企业的最佳支持,就是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以及抑制垄断的税收制度。
- 编者注:繁荣机制(Mechanics of Prosperity)理论强调繁荣的三大基石:法律平等、财产权保障、政治代表多元,缺一不可。同时提出存在两种制度:包容性和榨取性制度。包容性制度通过政治权力广泛分配确保民主参与,经济领域推动公平竞争并向弱势群体开放机会,将激发创新活力与社会信任,形成良性循环——治理优化驱动经济,进而巩固社会结构;反之,榨取性制度将权力集中于精英,以垄断与政策倾斜牟利,虽可能获得短期增长,长期却必然陷入腐败停滞的恶性循环。不过两种制度并非二元对立,所有社会皆并存二者元素,唯主导权会在历史节点发生改变。公民需通过投票监督权力、支持公平政策、抵制垄断与歧视,主动成为良性循环的强化因素。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解决住房可负担性问题?
德鲁:我们必须重构住房市场秩序以遏制投机行为。住房应回归其居住属性,杜绝在不提升住房质量或增加供应的前提下通过房产牟取暴利的行为。
记者:您对“澳大利亚制造”运动和/或关税持何立场?
德鲁:“澳大利亚制造”运动是为消费者提供知情选择的有益实践。而关税政策的利弊需结合近期地缘政治局势,进行比以往更审慎的考量。
五、对澳大利亚的警示与总结
[编辑]记者:您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德鲁:我想说,澳大利亚的好日子已经过得太久、过得太舒服了,过度依赖曾领先时代的政治制度作为抵御外部风险的壁垒。
如今,这套制度已难以应对当下的挑战——若仍对眼前的问题视而不见,我们终将为这种惰性付出惨痛代价。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