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生遭囚一週年 子女再度自杀未遂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4月14日讯】

去年4月13日,著名中國人權律師余文生及其妻子許艷遭警方拘捕,至今已屆滿一週年。其子女精神健康受創至深,屢有自殺未遂。國際特赦組織深表關注,強烈呼籲中國政府立即無條件釋放兩人。

國際特赦組織指,余文生和許艳僅因和平行使包括言論自由等基本人權,就遭到中國當局以「尋釁滋事罪」等莫須有罪名逮捕。兩人均為知名的人權維護者。2023年4月13日,他們原計赴會見歐盟駐華代表,但在途中被警方拘捕,至今仍被囚禁在北京及蘇州的看守所。

声明指,自被扣押以來,許艳體重減輕14公斤,在北京拘留期間飽受酷刑和其他虐待,如長時間禁止使用被子導致腿部腫脹、背痛,又遭其他囚犯欺凌。許艳曾因抗議遭受的非人待遇而絕食抗議,並遭警察辱罵恐嚇,更被警告若她兒子為此案發聲,也會被捕。

声明指,兩人的兒子余鎮洋於父母被拘前剛滿18歲,自此一直在警方嚴密監控下獨自生活。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他曾自殺未遂,精神狀況嚴重惡化,目前正接受治療。轉押蘇州後,更令他陷入孤立無助,精神健康雪上加霜。

声明引述民間組織報告指,他服藥過量緊急送院,或因父母被拘及高壓監視環境而影響其福祉及精神健康。兩人後被轉至蘇州看守所,兒子的精神狀況更加惡化,因失去探望及獲取心理支援的機會。

在此案一週年之際,國際特赦組織強烈敦促中國政府:

  1. 立即無條件釋放余文生和許艳,因他們僅行使和平人權遭拘捕。
  2. 確保他們在被囚期間不受酷刑和其他虐待。
  3. 確保余鎮洋等家屬的身心健康獲得完全保障,不受威脅恐嚇。
  4. 中國政府理應履行國際人權義務,停止對人權捍衛者的迫害,並無條件釋放余文生和許艳夫婦。
  5. 國際特赦組織將持續關注此案,直至兩人獲得自由。

人權律師家庭陷入連串悲劇 子女心理受創危在旦夕[编辑]

國際特赦組織指,2020年,著名中國人權律師余文生僅因和平表達言論自由權,即遭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監4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自2018年首次被捕以來,他在惡劣拘押環境下,據稱遭受酷刑和其他虐待,健康急劇惡化。

組織指,在余文生首次入獄期間,妻子許艳一直呼籲當局釋放丈夫,但多次探視要求均遭拒絕。許艳長期受中國當局嚴密監控,不僅多次遭騷擾,更曾多次被傳喚拘留,有時甚至被禁足。

2021年,余文生獲得「馬丁·恩納爾斯獎」──由全球十大主要人權組織評審團頒發的年度人權捍衛者獎。他於2022年3月1日終獲釋放。

組織指,然而,2023年4月13日,余文生和妻子許艳在赴會歐盟代表時遭警方拘捕。警方以「尋釁滋事罪」正式逮捕他們,並於10月宣稱兩人還涉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聯合國專家多次呼籲中國廢除相關模糊不清的法律條款。

國際特赦組織據悉,許艳在北京遭遇酷刑虐待,曾在拘留期間因食物質量欠佳而體重驟減14公斤,更一度因抗議權利被剝奪而絕食抗議。她還遭警察辱罵恐嚇,甚至被警告若兒子為此事發聲,亦會被捕。

組織指,余文生夫婦的18歲兒子余鎮洋,自父母遭囚後一直受到嚴密監視,事已陷入孤立無助的境地。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他更曾多次自殺未遂,精神狀況每每惡化,需要接受治療。

国际特赦组织与26个民间社会组织,联署呼吁中国政府:

  1. 立即无条件释放余文生和许艳;
  2. 确保他们在拘留期间不会遭受酷刑和其他虐待;
  3. 必须确保他们儿子享有健康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以及儿子和其他家庭成员不会受到威胁、恐吓和骚扰。
——国际特赦组织

人權律師家庭陷入家破人亡邊緣[编辑]

去年,著名人權律師余文生及其妻子許艳遭中國政府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等罪名逮捕,至今已近一年時間。他們19歲的兒子余鎮洋最近先後兩次企圖自殺,再次引起外界對中國人權律師及異議人士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極大關切。

維權網披露,余鎮洋約一個月前在北京被警方以「襲警」為由拘留,前不久才取保候審獲釋。出獄後,他再次服藥企圖自殺,幸得及時搶救脫險。維權網透露,余鎮洋一直患有抑鬱症,去年11月18日也曾自殺未遂。當時余文生夫婦仍被羈押。

報道指,余鎮洋長期受父母被打壓的影響而患有抑鬱症,一年前更因此輟學。這個家庭的遭遇,再次凸顯人權捍衛者子女所面臨的嚴峻現實。他們不僅被剝奪受教育的基本權利,精神健康更是岌岌可危,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令人痛心的是,報道指,這樣的悲劇在中國人權案件中層出不窮。709案中,王全璋11歲的兒子「泉泉」亦曾遭校方無故退學,出國留學更受到限制。

人權律師家庭困境加劇 子女精神健康岌岌可危[编辑]

自由亞洲電台指,人權律師余文生與妻子許艳遭中國政府逮捕已接近一年,他們19歲的兒子余鎮洋近期再次自殺未遂,引發外界對中國人權律師及異議人士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嚴重擔憂。

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民主人士曹雅學表示,余鎮洋所面臨的處境可謂極為艱難:「你讓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子同時要應對成長期的煩惱,還要面對家中的劫難,要一一消化實在是非常不易。」

余文生因代理多起人權案件,屢遭中國政府打壓,先後多次被捕入獄。他的兒子余鎮洋正處於青春期,正值父母先後被羈押的關鍵階段,這無疑令他的心理健康雪上加霜。

類似處境的異議人士家庭,其子女亦面臨諸多困境。曾被捕的林生亮在獄中也十分擔心自己3名子女,遂努力與外界保持聯繫,運用一切機會向他們傳遞關懷。但即使如此,父子間的情感聯繫仍遭到一定程度破壞。

曹雅學指,中國當局長期以來對709律師家庭施加生計和生活上的各種限制,似乎比直接監禁、酷刑更能摧殘他們。而這種持續的打擊,無疑令子女的精神健康陷入深深的困境。

人權捍衛者的家庭面臨的這些問題,值得社會各界關注。如何更好地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更妥善地照顧受牽連子女的身心需求,都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人權捍衛者的子女陷入青春期痛苦[编辑]

著名人權律師余文生長期代理維權案件,多次遭到中國政府打壓,先後多次被警方拘捕。2023年4月,他和妻子許艳在前往參加歐盟駐華活動時,遭警方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等罪名拘捕。

維權網披露,令人關注的是,在兩人被捕後,警方曾前往他們家中,並向年僅18歲的兒子余鎮洋宣讀父母的刑事拘留通知書。

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美國民主人士曹雅學表示,她能深深理解余鎮洋所面臨的困境:「將一個正值青春期的男孩,既要應對成長期的種種煩惱,又要面對家庭遭受如此打壓,要消化和適應這一切,實在是非常艱難。」作為一個有青春期子女的母親,曹雅學對此有深切體會。

曹雅學指出,余鎮洋的情況相當極端:「在他最艱難的青春期歲月,父親入獄,母親又日夜奔波。」余文生於2018年因發表修憲建議而被捕,隨後被判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4年,直至2022年才獲釋。可見,余鎮洋在正值青春期的4年裡,父親正處於囚禁狀態。

身在荷蘭的異議人士林生亮也曾遇到類似遭遇,他表示,像余鎮洋這樣家庭受到嚴厲打壓的孩子,「大概是缺乏關愛和關懷,最多也只有人去看望一次。」

去年余鎮洋首次自殺未遂,正值他19歲生日,當時他孤單一人度過。同為人權律師的王宇一直與他保持聯繫。青春期對孩子來說本就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階段,對於人權捍衛者家庭的孩子而言,所面臨的痛苦和掙扎可想而知。

人權捍衛者家庭憂患重重 父子以音樂尋得慰藉[编辑]

武漢異議人士張毅家中亦發生與余文生家庭類似的遭遇。他的兒子張弘遠去年流亡至荷蘭。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張弘遠,一直與父親共同生活,在青春期常目睹父親被警方短暫拘捕。

張弘遠坦言,他的情況與余鎮洋有所不同:「因為我父親只是被頻繁拘留,未曾被判刑入獄。我一直相信父親不會被判重刑,所以精神受創沒有余鎮洋那麼大。」

但張毅表示,他兒子的性格與自己相似,比較堅強能抗逆。他回憶一次被警方傳喚,當時正值兒子備戰中考,警方欲前往其家搜查。「我兒子當時就進了房間,不理會國保警察,反而在房裡彈奏古琴。」

對此,張弘遠回憶說:「那時我心裡很茫然,只好關上門彈琴,試圖分散注意力。」

張毅指出,兒子有超齡的沉著,但張弘遠形容當時的心情卻是「很無助,精神上十分混亂和手足無措,畢竟只是初中學生。」

曾兩次遭中國政府拘押的林生亮表示,在囚期間他也極度擔心3名子女,因此努力研讀心理學,並設法與他們保持聯繫:「即使在監獄裏,我也會利用各種機會讓他人轉交信件予子女。」

然而,即使如此,父子女之間的情感聯繫仍受到影響。林生亮最後只能帶著大女兒流亡荷蘭,這又影響到與二女兒的關係,「直到後來我不斷向她們解釋我出走的原因,她們才明白我並非丟下他們不管。」林生亮表示,經過艱苦溝通,3名子女現已性格開朗。

正如張弘遠所說,在青春期飽受家庭困境折磨的孩子,透過音樂療癒內心煎熬,實在是不易。但父母的關愛和支持,卻能成為他們渡過難關的力量。

人權律師最大擔憂卻是無助子女[编辑]

余文生案件的代理律師最近在看守所會見余文生時表示,自己雖能豁得出去,但唯獨對兒子余鎮洋感到最為擔心。自由亞洲電台試圖聯絡這位瞭解余鎮洋情況的律師,但對方婉拒訪問,並表示余鎮洋家人不希望對外透露任何消息。

長期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曹雅學告訴自由亞洲電台,在709律師案中,受打壓的律師家庭普遍面臨類似困境:不僅自己的執業受限,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深受影響,部分甚至連就學權利也遭剝奪。她舉例指,人權律師王全璋11歲的兒子「泉泉」去年被校方無故退學,出國留學計劃亦遭阻撓。

曹雅學分析,中國當局對709律師家庭實施的生計和生活上的各種禁錮,可能在外界看來沒有監禁和酷刑那樣的殘酷,但實際上更令他們感到絕望和無助,甚至勝過直接入獄。

對於自己可以「豁出去」的人權律師來說,最大的擔憂卻是無法保護好自己的子女。他們所面臨的生存困境,與家人的命運被牽連在一起的困境,確實令人深感心痛。

社會各界理應更多關注此類案例,探討如何切實保障人權捍衛者家庭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受教育權利。只有給予這些家庭以切實支持,他們才能重拾生存希望。

伸延閱讀[编辑]

消息來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