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被指職場欺凌

- Beckett:贝克特⇒香港:貝嘉晴;貝克特⇒香港:貝嘉晴; 当前語言下顯示→貝嘉晴
- Beckett, Margaret:大陆:玛格丽特·贝克特;臺灣:瑪格麗特·貝克特;香港:貝嘉晴;新加坡:玛格丽特·贝克特; 当前語言下顯示→玛格丽特·贝克特
- Blair:布莱尔⇒香港:貝理雅;布萊爾⇒香港:貝理雅; 当前語言下顯示→貝理雅
- Blair, Cherie:大陆:切丽·布莱尔;臺灣:雪麗·布萊爾;香港:彭雪玲;新加坡:切丽·布莱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切丽·布莱尔
- Blair, Tony:大陆:托尼·布莱尔;臺灣:托尼·布萊爾;香港:貝理雅;新加坡:托尼·布莱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托尼·布莱尔
- Brown:布朗⇒香港:白高敦; 当前語言下顯示→白高敦
- Brown, Gordon:大陆:戈登·布朗;臺灣:戈登·布朗;香港:白高敦;新加坡:戈登·布朗; 当前語言下顯示→戈登·布朗
- Cameron, David:大陆:戴维·卡梅伦;臺灣:大衛·卡梅倫;香港:大衛·卡梅倫;新加坡:戴维·卡梅伦; 当前語言下顯示→戴维·卡梅伦
- Camilla:大陆:卡米拉;臺灣:卡蜜拉;香港:卡米拉;新加坡:卡米拉; 当前語言下顯示→卡米拉
- Charles:大陆:查尔斯;臺灣:查爾斯;香港:查理斯;新加坡:查尔斯; 当前語言下顯示→查尔斯
- Darling:达林⇒香港:戴理德;達林⇒香港:戴理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戴理德
- Darling, Alistair:大陆:阿利斯泰尔·达林;臺灣:阿利斯泰爾·達林;香港:戴理德;新加坡:阿利斯泰尔·达林; 当前語言下顯示→阿利斯泰尔·达林
- Diana:大陆:戴安娜;臺灣:黛安娜;香港:戴安娜;新加坡:戴安娜; 当前語言下顯示→戴安娜
- Douglas-Home:道格拉斯-霍姆⇒香港:杜嘉菱; 当前語言下顯示→杜嘉菱
- Douglas-Home, Alec:大陆: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臺灣: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香港:杜嘉菱;新加坡: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 当前語言下顯示→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
- Elizabeth:伊利沙伯⇒大陆:伊丽莎白;伊利沙伯⇒臺灣:伊麗莎白;伊利沙伯⇒香港:伊莉莎伯;伊利沙伯⇒新加坡:伊丽莎白; 当前語言下顯示→伊丽莎白
- Elizabeth:大陆:伊丽莎白;臺灣:伊麗莎白;香港:伊莉莎伯;新加坡:伊丽莎白; 当前語言下顯示→伊丽莎白
- Howard, Michael:大陆:迈克尔·霍华德;臺灣:麥可·霍華德;香港:夏偉明;新加坡:迈克尔·霍华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迈克尔·霍华德
- Howard:霍华德⇒香港:夏偉明;霍華德⇒香港:夏偉明; 当前語言下顯示→夏偉明
- Major:梅杰⇒香港:馬卓安;梅傑⇒香港:馬卓安; 当前語言下顯示→馬卓安
- Major, John:大陆:约翰·梅杰;臺灣:約翰·梅傑;香港:馬卓安;新加坡:约翰·梅杰; 当前語言下顯示→约翰·梅杰
- Margaret:大陆:玛格丽特;臺灣:瑪格麗特;香港:瑪嘉烈;新加坡:玛格丽特; 当前語言下顯示→玛格丽特
- Michael:大陆:迈克尔;臺灣:麥可;香港:麥可;新加坡:迈克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迈克尔
- Philip:大陆:菲利普;臺灣:菲利浦;香港:菲臘;新加坡:菲利普; 当前語言下顯示→菲利普
- Richard:大陆:理查德·;臺灣:理查·;香港:理查·;新加坡:理查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理查德·
- Richard:大陆:·理查德;臺灣:·理查;香港:·理查;新加坡:·理查德; 当前語言下顯示→·理查德
- Thatcher:大陆:撒切尔;臺灣:柴契爾;香港:戴卓爾;新加坡:撒切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撒切尔
- Thatcher, Margaret:大陆:玛格丽特·撒切尔;臺灣:瑪格麗特·柴契爾;香港:戴卓爾夫人;新加坡:玛格丽特·撒切尔; 当前語言下顯示→玛格丽特·撒切尔
- Wilson:大陆:威尔逊;臺灣:威爾遜;香港:韋爾遜;新加坡:威尔逊; 当前語言下顯示→威尔逊
【2020年11月21日讯】





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因涉嫌欺凌同事,被裁定違反了官員行為守則──《大臣守則》。彭黛玲為此道歉,但並未辭職。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首相約翰遜故意拒絕要求彭黛玲辭職的呼籲,並拒絕透露內閤府對彭黛玲的調查結果,守則顧問艾倫爵士(Alex Allan)遭約翰遜駁回辭職。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稱,上週五公佈的獨立調查報告稱,彭黛玲(Priti Patel)有時會大喊大叫、咒罵他人,讓對方不高興。在政府發佈的調查結果認為,彭黛玲「即使無意間」也違反了《大臣守則》,對公務員的行為「可謂是欺凌」。
內政部最高級官員、常任祕書拉特納姆爵士(Mark Sedwill)二月辭職後,聲稱彭黛玲策動他人針對他。他指控對方在部門內製造「恐懼氣氛」,彭黛玲一直否認這些指控,總理約翰遜三月下令內閣辦公室進行調查。
首相約翰遜昨日(20日)發表聲明,表示雖然涉嫌欺凌,但他認為她並沒有違反規定,仍百分百信任彭黛玲,相信事件也應告一段落。
《大臣守則》(The ministerial code)是一份政府文件,規定了辦公室行為的預期標準,其中包括考慮和尊重公務員和其他同事。守則指出,「騷擾、欺凌或其他不適當或歧視行為」是不能容忍的。
守則指出,大臣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且他們可以「只要保持首相的信任」就可以繼續任職。該守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首相在與該守則有關的事項上擁有最終權力,但通常情況下,如果大臣違反該守則,他們就會辭職。
在野工黨認為,今次事件很嚴重。認為這是約翰遜欺騙的又一例證,讓人懷疑他的判斷力,其行為是為了掩蓋職場上的欺凌情況。彭黛玲獲多名同僚聲援,保守黨議員朱莉·馬森(Julie Marson)說,在推特上說,約翰遜在整個黨內很受歡迎,因為她「勤奮、堅定,對很多人都很好」。
消息來源
- 英內政大臣就涉欺凌同事被裁定違反官員行為守則致歉,《無綫新聞》,2020年11月21日。
- 約翰遜撐彭黛玲沒違守則 顧問辭職,《蘋果日報》,2020年11月21日。
- 張子傑,英媒: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涉違反官員行為守則,《香港01》,2020年11月21日。
- 內政大臣彭黛玲被指欺凌官員,《星島日報》,2020年11月21日。
- 約翰遜指內政大臣彭黛玲沒違守則 彭黛玲致歉,《香港電台》,2020年11月21日。
- Priti Patel: Bullying inquiry head quits as PM backs home secretary,《英國廣播公司》,2020年11月21日,英文。
- Boris Johnson 'asked for Patel report to be palatable', source claims,《英國廣播公司》,2020年11月21日,英文。
- Laura Kuenssberg,Inquiry 'found Priti Patel broke behaviour rules',《英國廣播公司》,2020年11月21日,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