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死 梅州高速被指豆腐渣工程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2日讯】

广东梅大高速严重路陷,23架车堕下山坡,48死、30伤。梅大高速去年4月曾因暴雨崩塌,致双向交通中断。事故原因仍调查,有指或与连降雨或工程质量有关。

崩塌现场照片

5月1日凌晨2时10分,梅大高速梅江区至大埔段发生严重路面坍塌事故,长17.9米、面积184.3平方米路段突然垮塌,致23辆车辆坠落并起火。

画面显示,高速公路一侧路面垮塌,23辆车滚落坡下并起火,冒起浓烟。事故路段坡度较高,双向四线道全部坍塌。现场车辆堆叠焚烧,烧毁剩下骨架。公路塌方面积约184.3平方米。目击者称,当时路面一片漆黑,许多车辆未能及时刹车,直撞入坑洞。

目击者影片显示,事发时车辆坠落造成大火及多次爆炸,有车辆紧急掉头并将险情告知后方车辆。事发前数日,广东多地遭受强降雨侵袭,梅州大埔县4月30日至5月1日录得48.9毫米平均雨量。

官方指,事故共造成至少48人死亡,另有30人受伤,伤员以骨伤、颅脑外伤、肺挫伤为主,但伤情并非危殆,事故并未牵涉任何大型车辆或运载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梅大高速全线封闭救援,伤者已送往梅州及大埔两地医院救治。广东省成立救援指挥部,500多人参与抢救。

广东今年1至4月雨量较常年偏多63%,4月降雨纪录创历史新高,且梅州更达常年3.5倍。事故发生于梅州大埔茶阳,当地近日暴雨,专家称连降雨可能引发路面塌陷祸源。

舆论质疑这可能是豆腐渣工程酿祸,因为梅大高速在2023年,曾因暴雨导致塌方中断双向通车,加上近期广东多地遭逢强降雨,有可能与地质结构、排水系统、雨水侵蚀及施工质量等因素有关。

梅大高速于2014年通车,2011年兴建,全长61.3公里,桥隧占51%,是贯穿大埔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誉为当时广东山区最高难度工程。2014年12月通车后,短短10年内2023及2024年先后两次严重坍塌,酿成众伤亡。

梅大高速2023年4月曾发生大规模边坡坍塌,导致该路段长达一个月无法通行。施工期间亦多次出现冒顶、坍方、透水等安全隐患。负责营运的广东大潮高速公司,2022年亦牵涉多宗法律纠纷。

工程师分析,事故路段处山体边坡,采用填方处理,仅做简单护坡,欠缺重力挡土等支护。他指此路段属滑坡地段,应采高架桥更安全。惟当初可能受制于成本考虑。该工程师指出,前期监测和预警不到位,一般滑坡有明显征兆,可利用卫星监测及时预警,以决定是否封闭公路。

事故发生于五一黄金周首日,适值返乡及游客高峰。目击者称,路面突然崩塌,致行车车辆坠落并引发爆炸声。网民普遍悼念遇难者,认为他们大多为外地返乡打工者,此劫剥夺他们与家人团聚良机。

梅州虽位处广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GDP不足1 500亿元,排名倒数。连接三省交界的梅大高速建设,对促进地区发展至关重要。

梅大高速营运由广东大潮高速公司负责,该公司近年牵涉多诉讼纠纷案。建设单位有两家之说,分别为省属国企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公司,及其前身关系企业广东博大高速公司。

梅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温勇指,涉事车辆及人员众多,已发现23辆汽车陷落,78人确认受困。部分车辆被泥土掩埋,难以第一时间发现。部分车辆起火,大部分车辆被深厚泥土掩埋。车辆陷落时有起火情况,增添救援难度。现场集结577名救援力量和84台装备。

他续指,救援区域狭窄,大型装备难以派上用场。灾难现场狭长,大部分车辆集中在塌方附近,加上近期暴雨,现场土质松软,大型机械难以进入核心区域,现场地质复杂多变,持续暴雨令现场土壤饱和,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事故凌晨发生,夜间抢险更添难度。

梅州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哀悼遇难者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及救援人员,在记者会一同向遇难者三鞠躬,表达深切哀悼。习近平对梅大高速塌方灾害下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援伤者,及时排查风险,确保民众安全,当前正逢五一假期,各地须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排查各类隐患,全力防范事故发生。

今年4月,广东省遭遇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及龙卷风灾害。灾难从4月18日开始,持续数日,造成严重损失。

4月18日凌晨,一条长约600公里的超长飑线在广西形成,以时速约60公里急速横扫而过,为灾难埋下伏笔。其后数日,广东多地连降暴雨,部分地区更录得300至488毫米的特大降雨量。暴雨导致10人失踪,肇庆市3人死亡,韶关市1名救援人员牺牲。

超过11万人需要疏散,数千万人受到影响,韶关市更录得约1.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4月27日广州最为惨重,至少出现EF2级龙卷风侵袭白云区一带,蹂躏当地,造成5死33伤。龙卷移动路径长达1.7公里,宽280米,影响时间约4分钟。

同时该区亦遭遇暴雨和罕见大冰雹袭击,部分地区更出现冰雹直径超过5厘米。多处建筑物严重损毁,不少商铺和工厂惨遭破坏,损失数以千万计。其后,4月30日潮州亦录得EF0级龙卷风,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仍肇致部分建筑物及树木受损。

灾难的成因在于,近期南海暖湿气流强劲,加上低空急流,造就极度不稳定的天气条件,再加上中尺度辐合线和高空波动的触发,导致局部出现极端对流天气事件,酿成惨剧。

所有时区、币值为北京时间及人民币
您可以在维基百科中浏览更多资讯: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