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興亞人」為何在緬甸成為敏感詞?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16年5月7日訊】

4月28日,數百名緬甸群眾和僧侶在仰光的美國大使館前集會遊行,抗議美國在此前的一份官方聲明中使用了「羅興亞人」(Rohingya)這個稱謂。示威人群手持的標語上寫着:「停止使用『羅興亞人』這個詞」,「如果美國大使館繼續使用這個詞,就請滾出(緬甸)去」。

這是緬甸自2011年開啟改革之旅以來,第一次發生針對美國政府機構的抗議活動。5月4日,緬甸外事部常任秘書昂林(Aung Lin)對美國之音記者表示:「如果美國大使館能夠避免使用這個稱謂,我們會很高興,」而繼續使用這個詞,將「不會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昂林所謂的「我們」,指的是以昂山素季為領袖的民盟於今年4月組建的緬甸新政府。儘管他同時表示,緬甸外交部不會就此事向美國大使館發出正式請求,但其私下對媒體透露的「心聲」,恰恰顯示出在「羅興亞人」這個問題上,新政府面臨着與往屆政府同樣的尷尬和壓力。而西方媒體所使用的「羅興亞人」,在緬甸政府和民眾的語境裡,被稱作「班加里」(Bangali,Bangalee),或譯「賓格力」、「孟加拉」 ---- 緬甸視「班加里」為外國人,一群「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或者是「孟加拉穆斯林」。

誰是「羅興亞人」?

要想了解所謂的「羅興亞人」,需要先從若開邦說起。

若開邦位於緬甸西部,曾經是一個強大富有的獨立王國,古稱「阿拉干王國」(Arakan),1785年才被緬甸貢榜王朝所兼併。40年後,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結束,緬甸戰敗,阿拉干被割讓給英屬印度。1948年緬甸獨立時,阿拉干又劃回緬甸,成為現在緬甸14個省邦之一的若開邦。

阿拉干王國自古以佛教立國,在文化上與緬甸更為接近,與西邊的孟加拉地區也長期和睦相處。在阿拉干王國的古都妙烏(Mrauk U),至今仍保留着一座幾百年前的清真寺。不過,那個時候,定居在阿拉干的穆斯林人數很少,主要是從事貿易的商人。

英國人佔領該地後,實施了沿海農業開發政策,並將一批孟加拉人帶到了阿拉干,以99年為租期,把阿拉干的土地租給這些孟加拉人耕種。隨着農田的大量開發,需要越來越多的田間勞力。然而,這些租賃了土地的孟加拉人不僅沒有僱傭當地的若開人,反而把他們趕出自己的家園,代之以大量雇用孟加拉的農民。99年租期到期時,阿拉干的孟加拉人已經從1826年的3萬人增長到1925年的22萬人,數量幾乎與當地的若開人相等,而族裔間的衝突也開始增多起來。

當時的英國駐阿拉干移民官司馬特(R.B.Smart)曾經記錄道:「阿拉干人正在被來自西邊吉大港(Chittagong,現孟加拉國靠近緬甸的港口城市)的移民擠出他們的原住地,不得不向東部遷徙。」

二戰時期,為了阻斷日軍通過阿拉干向印度推進,英軍組建了一支由孟加拉穆斯林組成的部隊 ---- 「孟加拉V支隊」。但是,當英國人撤進印度之後,這支已經被武裝起來的隊伍並沒有將注意力投向日軍,而是用來驅趕阿拉干的佛教徒(若開族)。根據緬甸人和英國人的記錄,成百的村莊被V支隊燒毀,超過10萬名佛教徒被殺害,僅邊境小鎮磨豆(Maungdaw)就殺掉了3萬多佛教徒。說到當年V支隊欠下的血債,若開人甚至用上了「種族清洗」這個詞。

二戰結束後,英國人回到緬甸,並要求V支隊將搶佔的土地歸還給若開人。但是,這些孟加拉人沒有把土地歸還原主,而是組建了「穆斯林解放組織(MLO,後改名為「穆斯林聖戰黨」,Mujahid)」,並聯絡印度穆斯林的領袖真納(巴基斯坦國父),試圖「攜」地加入不久後就要從英屬印度分離出去的巴基斯坦。這一企圖遭到英國殖民政府的反對,殖民政府的阿拉干行政長官說服了穆斯林領袖,希望他們與緬族、撣族、克欽等緬甸其他民族一起組成緬甸聯邦。

大量難民湧入

緬甸獨立後,「穆斯林聖戰黨」曾要求成立自治的穆斯林邦,遭到緬甸聯邦政府的拒絕。聖戰黨隨即發動了針對聯邦政府的聖戰,搗毀了若開邦北部倖存的佛教徒村莊,控制了整個若開邦北部和緬巴邊境(當時孟加拉國尚未獨立,屬於東巴基斯坦),使得更多的孟加拉貧民得以湧入若開邦。緬甸政府軍曾數次與穆斯林聖戰黨武裝交火,聖戰士們數度投降或被消滅,但總是會在不久之後死灰復燃、東山再起。

隨着印巴分裂和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等事件的發生,孟加拉地區的經濟長期處於欲振乏力的的狀態,越來越多的孟加拉難民逃進若開邦,進而蔓延到緬甸內陸。據法國遠東學院學者雷德(Jacques P. Leider)在其2013年發表的研究論文《若開邦的穆斯林以及羅興亞人的政治工程》中披露,1975年(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離後不久),時任英國駐緬甸大使館官員奧布萊恩(T.J. O』Brien)在使館的內部檔案中記錄道:「他承認,超過50萬的孟加拉越境者進入了若開邦,而緬甸政府有權拒絕他們。」這裡的他,指的是時任孟加拉駐緬甸大使凱瑟(K.M. Kaiser)。

奧布萊恩還寫道:在孟加拉當時的困境下,凱瑟懇求緬甸當局,不要對這件事施加壓力,並對緬甸政府沒有在自己國家不幸之際驅趕難民而表達了感激。

從聖戰士到難民

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緬甸總理吳努為了獲得更多的選票,曾許諾要給予這些孟加拉穆斯林公民權,結果招致軍方的強烈不滿,也成為後來吳奈溫發動政變把吳努趕下台的原因之一。軍政府上台後,奈溫發動了幾場平息穆斯林聖戰的清剿行動,其中以1978年和1991年的兩次戰爭最為猛烈。緬甸軍隊以奈溫特有的鐵血無情,將若開邦境內的穆斯林武裝基本上剿滅乾淨,收回了大片土地,許多穆斯林農民也因失去土地而淪為貧民。所謂的「羅興亞難民」一詞,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才越來越多地見諸於穆斯林的媒體、進而逐漸被國際社會所使用的。

不過,不管是「羅興亞人」一詞,還是「羅興亞難民」一詞,緬甸人都覺得有傷他們的民族感情。在緬甸人看來,一旦承認了所謂的「羅興亞人」,就等於承認了這些「非法入侵」的孟加拉穆斯林在緬甸的居留權和公民權,而這無異於對緬甸國家和人民的背叛,所以是萬萬不能含糊的原則和立場問題。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