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作家獲赫爾曼/哈米特獎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05年7月21日訊】

總部設在紐約的人權組織「人權觀察」宣布,來自亞非拉美歐17個國家的27位記者、作家以及網上出版物作家獲得今年的赫爾曼/哈米特獎,以獎勵他們在面臨政治迫害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勇氣。來自中國大陸的三位作家包遵信、 余世存和郭青海獲獎。

包遵信曾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歷史學家,在1980年代曾經編輯《走向未來》叢書,在中國青年人當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1989年6月,北京當局鎮壓了以學生為先導的民主運動之後,包遵信一度被捕入獄,並被開除公職。

這些年來,包遵信不改初衷,繼續進行中國歷史真實的探索和追求。包遵信對被授予今年的赫爾曼/哈米特獎表示感到榮幸,他感謝中國民間的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對他的推薦。

  • 體制外作家爭取輿論空間*

包遵信說,這些年來,他依然歷史書讀的比較多。他驚訝地發現,1949年以來,在中國官方嚴密的政治控制下,歷史教科書對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事實沒有提及。比如說,中國的抗日戰爭歷史就是支離破碎的,對抗日戰爭許多重大的戰役,甚至對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歷史事實,先前的歷史課本都省略不提。

在談到現今的中國獨立作家、也就是不受政府控制的體制外作家在寫作時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的時候,包遵信說:「體制外的作家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爭取輿論空間,這還是很重要的。官方現在把輿論空間越壓越小,越壓越小,是不是?」

在北京的作家余世存是中國近年來最活躍的社會評論家、政論家之一。他先前是有中國軍方背景的雜誌《戰略與管理》雜誌主編。2004年9月,雜誌戰略與管理雜誌因為發表了批評北韓政權的文章被勒令關閉。

余世存也對自己被授予赫爾曼/哈米特獎表示榮幸。他認為,在當今中國,體制外作家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寫作者是否有敢於獨立於體制的自信心,是否有獨立的人格,敢於進行獨立的追求。

近年來,余世存在北京創辦了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試圖開創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新途徑,並每年評獎,對那些該研究所認為對當代漢語表達方式做出傑出貢獻的作家進行獎勵。

  • 社會「道統」崩潰*

余世存認為,1949年共產黨政權在中國大陸建立以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語言趨向貧乏,社會獨立的價值判斷和判斷標準,也就是中國經典文化當中的所謂「道統」崩潰,人們在精神上感到無所依從,失去精神獨立,思想資源,人生價值資源趨向貧乏。

余世存說:「我辦這個研究所的目的,可能還是想建立某種中國人的價值評判系統。因為我們常說,中國人的道統這麼多年來已經失掉了,人們的行為方式立身處世原則失掉了,更依附於意識形態,更依附於主流。」

與此同時,獲得今年赫爾曼/哈米特獎的余世存身體力行,在中國國內外發表大量文章,對當前中國文化當中的金錢、消費、文化、文人阿諛權勢等他所認為的醜惡現象進行批判。

余世存也對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近來的電影提出了激烈的批評,認為張藝謀的《英雄》等影片具有鼓吹國家至上、無視民眾個人尊嚴的「次法西斯主義」的觀念特徵。

  • 郭青海呼籲改革被捕判刑*

獲得今年人權觀察頒發的赫爾曼/哈米特獎的另一位中國作家是自由撰稿人郭青海。據人權觀察介紹,郭青海在網上帖了約40篇文章,並在香港的《開放》雜誌撰文呼籲政治改革,他在2000年9月15日被捕。2001年4月3日,湖北省倉州市的一個法院判處他4年監禁,罪名是「煽動顛覆政權」罪。

赫爾曼/哈米特獎是1989年根據美國劇作家莉蓮.赫爾曼的遺囑設立的,其宗旨是為那些因為表達自己觀點而受到政治迫害或面臨經濟困境的作家提供幫助。赫爾曼在50年代美國的反共歇斯底里時期跟她的長期伴侶、作家達舍爾.哈米特因為政治信仰和聯繫而受到了美國國會委員會的訊問。

赫爾曼/哈米特獎每年由人權組織人權觀察評選頒發。在今年的27獲獎者當中,有8位因為擔心本人或家人遭遇危險,而要求不要公布他們的名字。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