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不丹變天?親印度執政黨首輪遭淘汰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18年9月19日訊】

在上個周末舉行的不丹大選第一輪投票之後,親印度的執政黨 —— 「人民民主黨」(PDT)意外被淘汰,不丹首相策林·托傑(Tshering Tobgay)已於9月16日通過社交媒體承認敗選。印度媒體紛紛表示擔憂,認為「又一個鄰國將倒向中國」。而在不丹國內的社交媒體上,人們討論得更多的是,印度會不會像上次不丹大選前那樣,干預不丹最終的選舉結果?

2012年,時任不丹首相、「繁榮進步黨」領導人吉格梅·廷里(Jigme Thinley)在巴西與中國總理溫家寶秘密會面,引起印度的強烈不滿。2013年大選前夕,印度突然中斷了對不丹的煤油和燃氣供應,導致不丹國內燃料價格飆升,引發民眾對政府的不滿。當時的反對黨人民民主黨抓住時機,向不丹民眾宣傳稱:一旦失去印度這個盟友,其結果將是國家經濟的崩潰。

儘管人民民主黨在隨後的選舉中勝出,但印度的所作所為被很多不丹人視為「直接干涉鄰國內政」的舉動。去年,在長達73天的中印洞朗對峙期間,不丹政府表現得十分低調,他們一方面謹慎附和印度的立場,另一方面又不願過多指責中國。不丹對洞朗地區歸屬的態度並不強硬,國內不少精英人士都希望通過解決邊界問題,早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從而擺脫不丹在外交上和經濟上完全受控於印度的局面。

國內政策大同小異

不丹是世界上最年輕的民主國家之一。2001年,老國王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下令起草憲法,結束世襲君主制,建立議會民主制。2008年3月,在英國留學歸來的新國王凱薩爾·旺楚克(Khesar Namgyel Wangchuck)登基之前,不丹舉行了第一屆國民議會(下院)選舉,並產生了首個議會民主制下的政府。今年的大選是不丹第三次全國性選舉。

根據不丹的憲法規定,任何註冊的政黨都可以參加首輪選舉,但只有在首輪中得票最多的兩個政黨獲得角逐第二輪選舉的資格。今年,共有四個主要政黨參加了9月15日的首輪選舉,據《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道,得票前兩位的是「繁榮進步黨」(DPT)和「協同黨」(DNT),這兩個政黨將於10月18日進行第二輪的終選,而執政黨「人民民主黨」則失去了進入下一輪的機會。

從首輪選舉前的競選活動中可以看出,所有四個政黨的競選綱領在國內政策方面都沒有明顯差異。印度媒體《滾動》(Scroll.in)評論道:「這些黨派都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與以往兩屆選舉類似,他們只給出短期的承諾,包括改善道路交通、學校、飲水、電力等服務。他們都表示要打擊腐敗,但沒人對如何反腐的具體措施給出解釋。他們也沒有解釋怎樣解決國家面臨的更重要問題,比如外債和貿易逆差、年輕人失業、犯罪、氣候變化、農村貧困現象等。沒有人就這些緊迫問題給出一個全面的綜合性解決方案。」

鄰國關係舉足輕重

正是由於各政黨的國內政策沒有明顯差異,他們的對外關係方針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現任首相、人民民主黨主席策林·托傑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了公共政策碩士學位,被印度官方視為「可以信賴的政治家」。人民民主黨在此次選舉中首輪落敗,並不意味着親印勢力的全面敗退,獲得下一輪競選資格的協同黨在外交政策方面也是比較親印度的。

協同黨的領導人洛鐵·策林(Lotey Tshering)是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他將「改善不丹民眾的醫療條件、縮小貧富差距」做為競選的主要綱領。協同黨與人民民主黨有着較為親密的關係,實際上,在2013年首輪選舉失敗後,時任協同黨的主席和副主席都加入了人民民主黨,並幫助後者擊敗繁榮進步黨而取得最終勝利。此次人民民主黨首輪出局,協同黨是否會吸納部分人民民主黨中有影響力的人士,以期在今年10月的第二輪選舉中有所作為,尚有待觀察。

繁榮進步黨在2008年的第一次選舉中獲勝,並在執政期間開啟了尋求與中國加強關係的外交政策。該黨現任主席是前農業和森林部長佩瑪·嘉措(Pema Gyamtsho),其競選綱領是「在2015年實現全民族的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從這個口號中就可以看出,他代表着不丹國內希望擺脫依賴別國的那些人士。

印度是否會再次干涉

今年是印度與不丹締結友好關係的50周年,兩國都為此舉行了慶祝活動。長期以來,不丹一直在經濟、外交、國防等領域嚴重依賴印度的援助,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不丹79%的進口商品來自印度,95%的出口商品銷往印度。印度不願不丹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尤其是與中國。

在中印洞朗對峙一周年之際,《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洞朗一年:不丹擔心印度甚於擔心中國」的文章,指出:「隨着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全面超過印度,並通過類似洞朗事件來展示其力量,無論是不丹的老牌精英階層還是新晉的民粹主義政客,都越來越擔心,是否『將國家的馬車栓在了錯誤的馬匹上』。越來越多的不丹人希望從印度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切實地伸張主權。而新德里尚未對不丹人的這一願望做出敏銳的應對。」

今年7月,中國副外長孔鉉佑對不丹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引發印度媒體的熱議。一些印度智庫人士發表了說三道四的指責文章,讓很多不丹人感到氣憤。《南華早報》援引了《不丹人報》(The Bhutanese)主編丹增藍桑(Tenzing Lamsang)的話說:「我想建議印度的媒體、評論員、智庫人士、甚至政策制定者們,不要採取這種過度的偏執和猜測。這就是不丹人感到惱火、甚至感到窒息的原因。你們稱我們是最親密的朋友,所以,至少應該相信我們,給我們一些空間。」

與2013年不同的是,大多數印度媒體和分析人士都認為,今年這次大選,無論哪個政黨上台,印度都不應加以干涉。印度媒體《滾動》認為:「不丹新的夢想基於他們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公民的信念,認為他們自己的國家已經成熟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已經做好了自決自主的準備。很多不丹人認為,國家應該在保持與印度牢固關係的同時,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實際上,不丹各個政黨在選舉期間都十分謹慎,很少明確提及對「印度」或「中國」的政策。這表明,不丹並不想站在任何一個大國的立場,或成為任何其他國家的附庸。印度《德干先驅報》(Deccan Herald)提醒道:「無論不丹哪個政黨上台,印度都應與之建立牢固的關係,印度需要明確表態,尊重不丹人民的選擇。」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