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觀察:展「初心」內外兼修,習近平肩膀有多硬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17年3月21日訊】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華之際,中國央視推出了幾個有關習近平工作和生活的微視頻,談他在陝西延安、河北正定、福建寧德的生涯,獲得廣泛轉載。中國媒體說,永遠紮根群眾當中,這就是習近平的「初心」。央視再度提到習近平插隊時可以扛兩百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

黃土高原一個農村壯勞力,到底可以肩扛人挑多重的東西不換肩走多遠?習近平在央視周末播出的原創名為《初心》(梁家河篇)的微視頻中回憶在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的生活經歷,說他「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我不換肩的」 ,這個描述引來諸多質疑。

其實,這已不是中國媒體首次談到習近平這個描述了。2012年中共18大之後,就有重要媒體如《人民日報》將這段話見諸報端,當時這句話就引起很多的質疑和調侃。

旅居美國的媒體人溫雲超周末在其「推特」上說,農村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大的包,而且這麼重的包,一般用扁擔挑,而不是直接扛。關於「不換肩」的說法,他說習近平沒有說是一口氣走完山路,所以應該是每隔一會放下休息一下。

旅居美國的經濟學者夏業良在「推特」上批評習近平「吹牛都不打草稿」。還有網友在推特上說,標準麻袋裝滿小麥185斤左右,永遠達不到200斤;裝滿的麻袋根本沒法扛;人在上樑下坡的山路上根本無法扛麻袋前行;毛驢馱200斤麻袋連續走十里山路基本上累半死。

在一個名為「未名觀察」的論壇上,網友聚集討論「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是否是在造謠。(undefined)其中一名網友說提供信息說,農村裝麥子的麻袋大的180斤,小一點的100斤,而且能夠扛着走十里路的說法不可信。

但另一名網友也說,成年人的脊柱可以承受450公斤的壓力,要利用扁擔的彈性,有技巧地行走。

據一位曾在黃土高原插隊的知情回憶,那個時代農民本來就苦,而夏收秋收農民之苦,更是苦不堪言。一般來說,黃土高原的農民,收穫季節並不需要挑擔子走如此遠的路。從生產隊地里往村里收莊稼,一般是挑擔子,路程在二、三里路之內。往公社送公糧,也許要走十里,但一定要換肩或休息。還有就是曬糧食,需要扛麻袋上房,這是又一個概念和範疇。

北京的近代史學者章立凡在「推特」(Twitter)圍繞「200斤麥子」出了一幅對聯,並邀請「推特」用戶撰寫橫批。(undefined)

上聯:讀書眼覽五千載;下聯:插隊肩扛二百斤。

網友的回應五花八門,例如, 「強驢五倍」、「文武雙全」、「豬肉餡的」、「童叟莫欺」和「比川普好五倍」。

也有網友說,習近平當年到陝西當知青,正是他17到23歲最好年華,也是其最年富力強之時,和村里其他壯勞力拼體力,也許並不處於下風。但是,將這種「十里不換肩 」捧為插隊「佳話」或「大力神」,也有參與造神之嫌。

也有網友說,中國媒體或輿論可能認為,一個領導能力超群,或身材高大,正說明其人「高大全」,是英明領袖。比如毛澤東的實際身高到底多少,中國官方從不予以證實。就毛身高問題,北京學者章立凡告訴美國之音,他的父親(被打成大右派的章乃器)回憶毛澤東的身高大約在1米75左右。

章立凡根據他自己通過對比照片進行的調查發現,毛澤東的實際身高也不可能有1米8。而章立凡對於毛澤東身高的調查及其撰寫的文章招致了官方的批評,並被控訴他實際上是想要貶低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貢獻,和貶低毛澤東的形象。

章立凡說,1米75在五十年代是高個子,並沒有貶低毛澤東。而且毛澤東的是非功過,不會因為其身體高低而有任何增減。他還說,以客觀、科學的態度研究歷史人物和各種歷史細節,比戴着個人崇拜或〝政治正確〞的有色眼鏡臆斷,要靠譜得多;至於〝陰謀論〞一類的〝文革〞式思維,在實證和常識面前都顯得毫無意義。

也有網友評論說,一個人能扛多重走多遠,或身高如何,其實都是小事,不值得多談。但是,當一個領袖具有這樣的素質時,恐怕就不是小事了,起碼在負責宣傳的官員眼裏或心裏,是這樣認為的。

關於習近平「扛200斤麥子,十里山路不換肩」的議論,在中國境內的網絡平台上,如微博、微信、百度貼吧等,除了官方說法外,異議寥寥無幾。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