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弱勢團體不滿兩岸服貿協議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13年7月24日訊】 台灣弱勢團體不滿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並認為開放陸資投資將影響照顧機構的服務品質,對此相關官員則強調會做好把關的工作。

服務品質如何保障

台灣殘障聯盟秘書長王榮璋星期二在立法院表示,台灣的身心障礙機構都是非營利的單位,可是,兩岸服貿協議卻將開放陸資投資,這樣的安排令人非常不解。他說:「未來開放營利之後,服務的品質要如何保障?服務的品質會做什麼樣子的改變?我們有相關的配套措施、管理辦法?告訴我們的是,簽了再說,之後再研議。」王榮璋還指出,在身心障礙機構的投資上,台灣對中國全面開放,中國則只開放福建和廣東省,這不僅不對等,也有矮化台灣為一個省的嫌疑。

台灣多個身障團體、老人團體、醫療團體出席了由在野黨民進黨於立法院舉辦的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照顧服務與健康醫療的衝擊影響公聽會。

服務質量嚴格把關

台灣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副司長陳素春表示,針對照顧機構,陸資的投資不得超過50%,主管機關在服務質量上也會嚴格把關。陳素春副司長還說,陸資投資台灣的照顧機構,也將屬於非營利機構,同時只能資金進來,不能派人員來台。

大陸開放幅度較大

與會的台灣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則再次強調兩岸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好處,他表示,雙方是在對等的基礎上開放市場,大陸開放的幅度比台灣要大。他說:「從已經簽署的雙方承諾表來看,我方開放的64項當中,低於我WTO(世貿組織)承諾的有23項,相同者有22項,超過WTO有19項,反觀陸方,開放的80項裡頭,都是高於WTO待遇。」卓士昭次長還指出,開放陸資來台投資4年來,核准投資件數413件,金額7.2億美元,創造了6771個工作機會。

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則表示,儘管簽署了協議,中國大陸的潛規則文化,以及地方審批制度等問題,根本不可能讓雙方的投資處於對等狀態。

任何投資政治意涵

此外,中國對台的任何投資都具有政治意涵,最終目的就是要併吞台灣,台灣不要為了追求經貿自由化,結果卻成了中國化。

民進黨立委陳節如表示,在台灣沒有經過廣泛的討論,沒有出台完整配套措施之前,兩岸服貿協議就於6月20號簽署了,這種情況令人憤慨。陳節如委員還指出,開放陸資投資台灣的醫院,是否將使得台灣的醫療品質出現倒退,這個現象民眾都感到憂心。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律師表示,依照正常民主國家的做法,這場公聽會應該在兩岸服貿協議簽署之前召開,政府黑箱作業,只會引來更多的爭議。賴中強還說,行政部門簽署協議之後,國會絕對有權審查,對於不合理的法條,可以提出附帶條件。 此外,為了讓業者有合理的調適期,應該可以推遲開放。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