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賀錦麗副手的中國淵源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8月7日讯】

美國明尼蘇達州長華仕(Tim Walz,華茲,沃爾茲)被副總統賀錦麗選為副手。因「想選永不遺忘的日子」而在六四紀念日結婚、赴華渡蜜月的他屢批中國人權,惟認為在氣候變化等方面需合作。

華仕(Tim Walz),2020年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華仕因與中國的淵源成為焦點。這位明尼蘇達州州長1989年赴中國教書,多次訪華並在中國度蜜月,引發共和黨批評。然而,他也多次譴責中國在人權、西藏和香港的議題。

1989年,華仕大學畢業後,透過哈佛項目到佛山的高中教英語和美國歷史文化。同年6月,中國政府在天安門鎮壓民主抗議,中美關係緊張。華仕回憶,儘管許多美國教師選擇離開,他認為留下來更重要,以確保中國人民知道美國人與他們站在一起。

離開中國後,華仕在內布拉斯加州和明尼蘇達州任教。1994年,他與妻子格溫(Gwen Whipple,Gwen Walz)在天安門事件五週年紀念日結婚,格溫解釋說,華仕「想選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

直到2003年,他們每年夏天都會通過創辦的教育旅行公司帶領美國高中生前往中國。1990年,華仕表示,他在中國遇到的人「善良、慷慨、有能力」,只是缺乏「合適的領導人」。

陳光誠,2012年

自2006年從政以來,華仕批評中國人權狀況,任美國國會及中國委員會成員12年,關注中國政治迫害,悼念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並發起決議譴責中國迫害維權律師陳光誠,及支持因調查汶川地震校舍倒塌而被囚的維權人士黃琦和譚作仁。

2015年,華仕共同提出決議,關注報道指中國批准的良心犯器官採摘問題,至今仍是中國委員會(CECC)的關切。

澳門示威,2012年
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0年
劉曉波肖像(2017)

2016年,華仕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隨著中國自由市場經濟發展,外界期待中國在社會生活和人權方面更開放,但未如願。他呼籲中國停止南海軍事擴張,稱美國有責任捍衛航行自由,以保障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

他在2001年獲得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教育領導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種族滅絕。《紐約時報》2008年報道,他鼓勵學生分析民族清洗的因素;《時代》雜誌指,華仕作為教師,重視極權主義的理解,這與中國對少數民族(如藏族)的指控相關。

華仕在西藏問題上,追蹤中國關押的西藏政治犯數量。他2015年隨美國國會代表團訪問西藏,與中國高層官員就達賴喇嘛問題辯論,形容這場對話「健康且必要」。他在國會呼籲釋放西藏政治犯,2016年會見藏人行政中央司政洛桑森格(བློ་བཟང་སེང་གེ་),並稱與達賴喇嘛見面是「改變人生」的經歷。

洛桑森格(བློ་བཟང་སེང་གེ་)與達賴喇嘛,2012年

華仕支持香港民主運動,2016年國會聽證會上警告《中英聯合聲明》承諾的法治被侵蝕。2017年,他在社交媒體發布與黃之鋒合影,讚揚其民主貢獻。

已解散的「香港眾志」成員羅冠聰透露,華仕在2017至2018年間,作為唯一的民主黨眾議員,與共和黨新澤西州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共同發起《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為法案在低潮期注入動力。羅冠聰對華仕協助「為香港奮鬥」充滿熱情與樂觀。

羅冠聰,2019年
羅冠聰,2020年

華仕主張在規則下維持健康的中美經貿關係,並表示美國應關注並反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以維護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他曾呼籲特朗普結束對華貿易戰,因其損害明尼蘇達州的農業出口。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范斯(J.D. Vance)則指責華仕的進步能源政策和氣候目標會導致製造業工作流向中國。

中國官方和社交媒體對華仕被任命為副總統候選人反應不一。部分官媒和網民認為他豐富的訪華經歷有助緩和中美關係,但也有網民質疑他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時來華的動機,認為在華外國人常持強烈反華情緒,有人則認為其經歷不代表對華態度會轉軟。

美國前CIA和國家安全局局長海登(Michael Hayden)則認為,華仕對中國的全面了解是一項優勢。

台灣政大社科院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也指出,華仕豐富的中國經驗,意味着他更有可能以更加細緻入微的視角看待中美關係,人性化地看待中國人民,而非將他們等同於中國政府。

專家普遍認為華仕在中國的經歷有利有弊,體現了他對中國的複雜心態:一方面欣賞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另一方面批評中國政治制度。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華仕能否在對華問題上取得平衡,將成為總統大選的關鍵議題之一,備受關注。

賀錦麗(Kamala Harris),2019年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