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域变干净了!清出9万公尺海底覆网 再现海洋新生机
【2020年1月4日讯】
四面环海的澎湖群岛,不少岛民是以海维生,海洋更是澎湖渔业的经济命脉。但是由于过去许多争议渔法,以及保育观念不足,以致海洋生态恶化。为了维护海洋,澎湖县政府与渔业署共同推动多项海洋活化政策,希望逐步复育海洋环境、让渔业资源得以永续。
渔业资源是渔民赖以为生的生存命脉,然而澎湖海域这十几年来,内海生态恶化、渔获逐年下滑、渔业资源大受影响。澎湖县政府为复育海洋生态,日前祭出“海洋活化12箭”,宣布展开海洋活化12项新政策,一一正面迎击海洋生态各项挑战,要让澎湖海域能再现新生机。
“海洋活化12箭”方案,包括污水处理2022年完成率达60%、餐饮业装设油水分离设备、监督海上平台业者、减少箱网养殖残饵、禁用化学洗网剂、限期禁捕、刺网及定置网实名制、管理立竿网具、无籍船合法化、潜水器及空气软管搭配鱼枪打鱼改为刑事罚、清除海底覆网、栖地复育及种苗放流12项。其中清除海底覆网、刺网及定置网实名制以及栖地复育这几项政策执行更是成果显著。
海底覆网 破坏栖地影响生态
澎湖县面临的民生议题,大多与海洋有关,其中之一即是海底覆网的问题。过去,渔船出海碰到渔网破损、不堪使用时,大海便是现成的垃圾场;加上许多渔船使用底刺网与流刺网捕鱼,这些渔法容易使渔网与海底的沉船或珊瑚礁牢牢勾住,迫使渔船只有断网脱困。久而久之,澎湖县沿海周遭累积为数不少的海底覆网。
这些因为不当作业或任意弃置损坏的渔网,往往缠绕于海底并覆盖在珊瑚礁或岩礁上,导致珊瑚礁白化、死亡,影响鱼类栖息繁衍,也连带造成鱼群减少与栖地破坏。过去澎湖县政府也努力清除海底覆网,但碍于每年只有数十万的经费,能做的实在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严重破坏渔业生态的问题,渔业署近两年特别补助澎湖3亿2千万元,执行清除覆网、海洋生物复育、乌崁栽培渔业示范区等作业。有了渔业署的经费挹注与大力协助,澎湖县政府扩大产官学研键结与跨领域结盟,透过资源整合打捞礁区的覆网,期能恢复珊瑚礁区的生态功能。县府并已找出海域沉网热点,光是2019年3月至9月就清理出将近9万公尺的陈年渔网,几乎是澎湖群岛海岸线5分之1的长度,相当惊人。
澎湖县政府农渔局局长陈晶卉说明,县府与高雄科技大学合作执行覆网清除工作,预计3年清除海底覆网18万公尺,2019年已清理出近9万公尺,达清除目标的近半数。除了委托澎湖数间潜水店家、义消救难大队等所组成的海洋志工清理水底覆网,也一并进行珊瑚礁健康指数调查行动(Coral Watch),2020年将会延续计划成果,对2019年搜集的覆网热点进一步规划清除的时间排程。
覆网清除大工程 政府携手志工共同努力
陈晶卉指出,为避免渔船在海上作业时,直接将破损的渔网丢入大海,农渔局更编列了600万元经费,以每公斤10元收购渔船载回的破损渔网,并培训潜水种子会员,期望传承覆网清除经验。而为了观察海底覆网的作业状况,陈晶卉还曾跟着作业人员深潜入6米深的海域实地观察,也深切感受到清除覆网的迫切性。
在各界合作与志工的努力下,覆网清除进度已超前许多,海钓船船长陈怡铭即是贡献心力的志工之一。“从父祖辈开始,我们就是讨海过日子,在潜水打鱼时,看到海底的覆网情形,发现生态被破坏相当严重,于是我就自动加入清除覆网行列。”陈怡铭说,从2018年5月开始至今,众人合作所清理出的海底废弃渔网,估计已达40吨以上。
潜水入海底清除覆网,事实上是一个颇为危险的工作。难度在于海流不稳定,在视线不佳的环境中作业, 更具有许多难以掌控的危险性。陈怡铭说,基于安全性考量,30米内的深度是他们的底线,通常以两人为一组,一人拿海底摄影机拍摄,一人执行清除作业,并相互顾及安全与防护。在清除沉废船的覆网时,有时还会被船只的钢制品划破呼吸管,此时就必须浮出水面,上船更换装备后才能再度下水,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经验。陈怡铭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海洋志工投入,“除了覆网要清除,还要教育渔民,海洋生态的保育,需要更多人一起努力。”
消息来源
- 戴静宜,〈澎湖海域变干净了!清出9万公尺海底覆网 再现海洋新生机〉,农传媒,2020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