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簽署鋼鋁關稅宣言 加拿大墨西哥受豁免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18年3月9日訊】

美國總統川普星期四簽署兩項並行的宣言,對進口鋼鐵徵收25%的關稅,對進口鋁徵收10%的關稅。

這兩項全面關稅將在15天後生效。

面對他的行動會引發貿易戰的擔心,川普宣布,向美國傾銷鋼鋁是「對我們國家的攻擊」,他示意外國生產商把設施轉移到美國。

他說:「如果你不想交稅,那就把你的廠子搬到美國來。」

川普在白宮羅斯福室簽署了文件,他的身後簇擁着美國鋼鋁行業的工人,有的人手中拿着安全帽。副總統彭斯、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貿易與產業政策主任納瓦羅也參加了簽字儀式。

在國會議員、一些業界高管和外國政府高聲抗議後,這項關稅計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予以無限期豁免,同時三國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繼續重新談判。

美國行政當局的一位高級官員說:「我們在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的要求下給予加墨充分的時間來解決這些問題,但這不是沒有止境的。焦點是我們可以解決的邊境安全關係,以確保國家安全並取消一切障礙。」

這位官員說,其它被認為是美國盟友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將被給予「令人滿意的替代方式」,來解決川普政府所認為的美國鋼鋁製造商面臨的「威脅」。

這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官員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堅持說,「這絕不是軟化我們的立場。」

「貿易最自由的國家」

反對總統行動的人士認為,這是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並且用國家安全為幌子來實行保護主義,並將鼓勵其它國家也用同樣的理由來保護他們的國內市場。

星期四,這位白宮官員拒絕接受這樣的說法。這位官員爭辯說,美國「是世界上貿易最自由的國家」,並說,在成立了23年的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下的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對美國人民來說,運轉得並不是很好」。

在川普簽署宣言的幾個小時前,11個其它國家在智利正式簽署了一項修訂後的貿易協定,減少成員國的關稅和貿易壁壘。

這項協定被稱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取代川普讓美國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加入修改後的TPP協定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日本、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

上星期,川普在出人意外地宣布要對鋼鋁徵收關稅後,曾誇口說,貿易戰是好事,「容易打贏」。

星期四,那名白宮高級官員說:「這是許下了諾言並且信守了諾言。沒有人應該表示吃驚。」

國家安全理由

川普政府說,維持鋼鋁製造能力事關國家安全,因為坦克、火箭以及水處理廠等關鍵基礎設施都需要這兩種金屬。

這名行政當局的官員說:「這類行動將維持由技術工人組成的勞動力。國家安全方面的理由是無懈可擊的。」

這位官員說,美國的「鋁和鋼產業受到嚴重威脅,受到削弱,在鋁方面,正在驅向滅絕。」

反對者說,關稅將提高美國消費者的物價,由於鋼鋁成本增高,一些工廠將會解僱工人。白宮拒絕認同這種說法。

那位美國官員說,這類報道是「頭髮着火了式的嚇人論調」,來自「遊說人員、政治人物和沼澤生物」。

照白宮的說法,這些關稅將只會為六罐裝的汽水或啤酒增加兩美分,把一架成本3億3000萬美元的波音777客機漲價2萬5000美元而已。

照這位白宮官員的說法,有了鋼鋁關稅之後,鋼鋁生產商將會重新開辦工廠,大力提高產量,並僱傭成百上千的工人。

中國問題

據那位美國政府官員說,就中國而言,中國「此刻並不是對美國的重要出口國」,「中國的問題只是在鋁和鋼方面積聚了巨大的過剩產能。」

這位官員說,在美國計劃與加拿大、墨西哥和所有其它產鋼國的討論中,「我們需要處理全球產能過剩問題。這將是總統的長期目標之一的一個關鍵部分。」

川普說,與北京的貿易討論正在進行之中,但是「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任何結果」。

在簽字儀式結束時,一名記者問川普有關來自中國的轉運鋼材問題。他回答說:「我們將制止轉運,」但很快補充說,如果轉運現象還在繼續,「成本會更高。」

來自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民主黨籍參議員謝羅德·布朗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繼續通過對土地、能源、水和資本的補貼來作弊,如果我們不劃一道底線,他們將會繼續這樣做。」

布朗還說,川普應當「更多聚焦中國而不是加拿大和那些做法比較公平的貿易夥伴」。

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科寧對美國之音說,他相信川普已經聽到了反對意見,「但是總統在貿易問題上有一些相當固定的想法,顯然,我覺得,他靠着這些想法競選,覺得自己有義務要兌現他的競選諾言。」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傑夫·弗萊克說,他正在推出一項法案,廢除川普宣布的關稅。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來自猶他州的共和黨人奧林·哈奇也批評了總統的行動,但是他對與川普行政當局合作以「減輕損失」表達了希望。

眾議院議長、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共和黨人保羅·瑞安說,他擔心關稅造成的「意外後果」,也就是受到關稅打擊的國家會採取報復措施。

(美國之音駐白宮記者張佩芝和駐國會記者鮑曼對本報道亦有貢獻。)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