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國自然期刊刊載人類首次觀測超新星誕生完整過程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06年9月1日訊】

2006年2月18日Swift衛星天文探測器觀測前後情景

今年2月18日,美國NASA所發射的Swift(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衛星天文探測器在白羊座方向(距離地球約4.4億光年)發現了一次不尋常的伽碼射線爆發,這次的伽碼射線爆發維持了將近四十分鐘,能量也較微弱(近於射線爆發後期微弱的X光),而在伽碼射線消失後,恆星爆炸形成亮度極高的超新星SN 2006aj,這是人類首次完整觀測到恆星爆炸至形成超新星的完整過程。而此次的完整觀測過程被英國在8月30日所出版的《自然》期刊刊載出來。

巨形恆星演化到最後,會在產生一次大爆炸後死亡,並在之後形成超新星,過去天文學家往往要在爆炸數天後才觀測到,而在今年2月18日時,天文學家們透過軌道衛星和大功率天文望遠鏡觀測到自1998年以來距離最近的一次長伽瑪射線爆發,這次的伽瑪射線爆發的時間長度是一般爆發的100倍,並在爆炸後形成一顆名為SN 2006aj的超新星。對於此次觀測,英國粒子物理及天文研究委員會(Particle Physics and Astronomy Research Council)主席梅森(Prof Keith Mason)表示:「我們從光譜波長觀測到超新星,通常都是爆炸後好幾天的事了。這次我們可是從頭到尾,一刻也沒錯過。」亦即這是人類首次觀測到恆星死亡至超新星誕生的過程。

超新星從過去就一直充滿著神祕的色彩,1572年時,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曾藉由觀測超新星持續將近一年半的活動來推翻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宇宙恆常不變」的理論,而這次天文學家的觀測又證實了長伽瑪射線爆發的主流理論,亦即長伽瑪射線是在巨形恆星爆炸時所產生的,而長伽瑪射線爆發與超新星的誕生有直接的關係。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