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变质 月饼烤肉成新宠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06年10月5日讯】 由于闰七月影响,今年中秋节迟至10月6日才登场。然而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节庆,近年来却面对逐渐变质的情况。

探讨中秋,首先应问中秋何以而来?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指出:中秋节本为祭祀节日之一。据《周礼‧春官》所载,早在周朝,已有名为“秋分夕月”的拜月活动,可视为中秋滥觞。到了唐代,中秋已成为官方、民间普遍重视的节庆。北宋时,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被明订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当季食品。

然而,中秋在两岸却同时面临商业化、失去传统的命运。中国大陆面对是“月饼化”,台湾面对的是“烤肉化”难题。

为何台湾的中秋节变成了全民烤肉节?据媒体追溯,原来是酱油商广告过度的后遗症。十年多前,知名酱油制造商“金兰”在中秋前密集推出“金兰烤肉酱”广告,而对手“万家香”酱油更将喊出经典名句“一家烤肉、万家香”的电视广告作为抗衡,造成电视一片烤肉酱广告。另外,台湾人求新求变,认为单纯在户外赏月实在太无趣,便开始兴盛在赏月时顺便烤肉。在多种因素融合下,烤肉,顺利成为中秋最热门的活动。一般民众索性戏称中秋为“烤肉节”甚至“民族烤肉节”。而传统的月饼柚子等传统食品则不幸被打入冷宫,沦为配角地位。

中国大陆方面,学者认为,现在中秋节的气氛早已商业气息掩盖文化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包括中秋在内诸多民族传统节日,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消失:例如端午成为“粽子节”,中秋成为“月饼节”。并指出“月饼越做越大,中秋节所追求的文化意义却越来越少”。

然而一般民众恐怕无暇顾及中秋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对他们而言,中秋怎么舒舒服服烤个肉可能更为重要。据台湾连锁卖场“B&Q特力屋”指出:今年中秋在未到高峰前,烤肉用品的销售量已冲破800多万元大关,预计整档可达900万元,大幅超越去年750万元业绩。而热卖款式以新台币1,000元以下的居多。一个才29元的轻便型烤肉炉,已卖出8,000多个。

面对这样的惊人的销售数字,学者的疾呼似乎未有太大的用处。就连月球上的嫦娥,恐怕都会对于地球上的我们目瞪口呆。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