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资尼加拉瓜运河梦碎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10日讯】

尼加拉瓜撤销中资港企五百亿美元投资的跨洋运河特许权。2010年代初,自称要在尼加拉瓜兴建“世纪工程”的中企信威集团轰动全球,惟迄今工程杳无音讯。

中资尼加拉瓜运河梦碎

十年前,一家中国企业在尼加拉瓜获得修建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的运河特许权,承诺2019年完工通航。时到今日,这项“世纪工程”仍未有实质进展,最终在总统奥尔特加的主导下,尼加拉瓜国会决定收回特许权。

2013年,尼国国会批准香港注册中企——信威集团旗下“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HKND Group)取得为期50年的运河特许权。

HKND董事长王靖当时宣布将投资500亿美元修建贯通中美洲的大运河。王靖个人财富亦由2015年的69亿美元,急跌至2019年不足10亿美元,HKND更于2020年被裁定破产,多达15万中国股民血本无归。

2014年12月22日,HKND集团高层与尼加拉瓜政府官员在太平洋沿岸举行象征性的首次动工仪式。王靖在仪式上表示,这个“幸福之河”将成为历史性工程,宣言于2019年完工,与兴建于十九世纪的巴拿马运河竞争。

然而,运河实际一直未有正式开挖,工程迟迟未有进展,反倒激起当地农民、原住民、环保人士严重担忧,指将破坏土地和生态,发起数次大规模示威酿成警民冲突。尼政府承诺会在2015年4月完成环评报告。政府最终在2019年指控农民领袖参与政变,判囚二百年重刑。

在亲中总统奥德嘉强力控制下的国会,于本周通过撤回该特许权的决议。被奥德嘉打击的反对派形容此举让政府陷入尴尬。2021年12月,奥德嘉连任后一个月,尼加拉瓜宣布与台湾断交,改与北京建交。

运河计划成圈钱骗局。信威集团在A股上市后,凭借运河项目操纵股价,最高市值达2 00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企业之一。但2016年被揭发财务造假,董事长王靖疯狂套现后已人间蒸发。

尽管尼加拉瓜政府仍未放弃征用土地的权利,但运河工程至今仍陷入停滞状态,仅修建短短10公里小路。

信威集团早于2021年内地资本市场整顿期间被摘牌退市,多次爆发信用债违约。BBC记者前往其香港总部大楼,发现大楼早已人去楼空,公司无法再联系。原来大楼已被债权人和法院拍卖还债。

尽管“尼加拉瓜运河”计划已悄然破灭,但信威集团的中英文网站仍在声称公司继续营运全球通讯业务。与此同时,尼加拉瓜政府亦未放弃当年征用的土地,令这宗丑闻余波荡漾。

BBC引述专家指出,这家中国民企竟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制造数百亿元骗局,反映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欺诈行为。这不仅令无数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也严重打击中国企业的整体信誉。

信威集团于1995年由中国央企大唐电信与几名海外留学生共同成立,初衷是要在电信领域与华为、中兴竞争。2011年,一名28岁的年轻人王靖接任董事长。他领导信威集团大量对外宣称在境外进行大型投资,如尼加拉瓜运河项目、购买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公司等。

期间信威集团曾一度市值高达千亿元人民币。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大型投资项目大多是虚假的,王靖旗下公司均为皮包公司,目的是吸引中国各大金融机构投资。2021年中国媒体调查发现,王靖实际控制达65家公司,大量财务造假。

2016年网易调查报告揭露信威存在巨额债务,王靖早已套现逃离,留下众多投资者承担损失。光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家,就向信威集团提供了至少280亿元人民币融资,即便王靖诈骗行为败露,国有银行仍在持续投资。

参与尼加拉瓜运河工程的中企引起关注,包括曾在墨西哥被取消高铁项目的中国铁建,以及承建巴拿马港口的中国港湾。

这宗丑闻不仅令尼加拉瓜政权陷入危机,也使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际评誉蒙上阴影。BBC引述有评论指,这类述案件凸显中国政府对涉及外交利益的海外工程缺乏有效监管;若运河如期落成,涉及改变国际贸易航道,必引发地缘政治角力,包括中美角遂。

自2017年中巴建交后,中国与巴拿马关系日益密切。但中国企业参与尼加拉瓜跨洋运河项目,引发巴拿马担忧。2016年巴拿马与中国就建交事宜展开磋商时,担心若中企参与尼运河,将大大削弱巴拿马运河的垄断地位,成为巴拿马做出建交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驻巴拿马大使2018年出席双边关系座谈会时,被问及中国是否投资尼加拉瓜运河时,大表惊讶。他强调,中国政府从未介入此运河项目,这是纯属中国企业的私人投资。最终,尼国在2024年宣布收回中企特许权,划上句号。

尼加拉瓜政府一直强推运河计划,借此获取可观利益,惟令当地政府陷贪腐丑闻。大量原住民遭强制迁徙,不少人因反抗政府和警察而死伤,引发民众强烈愤怒。部分抗议人士更遭到当局逮捕入狱。BBC引述有关报道在国际社会上令“中国人”一词带有负面意味,备受指责。

消息来源

突发新闻
突发新闻
这是一篇突发新闻报导。
文章内容可能随时修改。请引用可以用到的所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