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龍年譯爭:中國官媒推Loong文化正名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2月18日讯】

農曆龍年來臨之際,「龍」應譯作「dragon」或「loong」在中國網絡引發熱議,微博熱搜榜上話題沸騰。官媒報道近期以Loong代替Dragon,以求文化上的「正名」,強調中西方對於龍的神話認識迥異。

龍年譯爭:中國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近日,隨著農曆龍年來臨,中國網民對於「龍」該譯為「dragon」抑或「loong」展開熱議,話題甚至攀升至微博熱搜榜首,引發廣泛討論。中國官媒近期開始於農曆新年相關活動及報道中,將「龍」譯為「loong」,以求文化上的「正名」。

中國官媒提倡提及農曆新年時,將「龍」的英文由「dragon」改為其普通話音譯「loong」,強調中西方對於這神話生物的理解有天壤之別。

今年農曆新年,中國迎來十二生肖中的龍年──中國文化中長期受到崇敬的生物。中國官媒近期大力推廣新的命名法。中國官媒傾向於使用普通話翻譯「loong」這一稱呼,以區別於西方那種兇猛且能噴火的龍的形象,更貼近中國人所熟悉和喜愛的那種智慧與和平的傳說生物。

中國官媒稱,中國的「龍」象徵著正面、高貴和好運,應該在語言上與西方的龍有所區分。中國官媒稱,「或者更準確地說,是『loong年』。」中國官媒表示,「dragon」這詞與西方的惡龍和吐火獸形象緊密相連,不代表中國人熟悉且鐘愛的智慧和平的民間生物。

《CNN》報道,這一舉措是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年來呼籲國家展現更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進行的,這是他提升中國國際地位企圖的一部分。在民族主義情緒上升的當下,西方書籍、電影等被視為影響力的形式越來越受到質疑。

《CNN》報道,一些中國人接受了「loong」的說法,在農曆新年期間互相祝福「Loong年大吉」。《明報》報道,中國網民日益偏好將「龍」譯作「Loong」,區隔於西方「Dragon」形象。「上海文聯」調查顯示,此舉凸顯中華龍的吉祥意涵,得到超過九成網民的支持。

龍年譯爭:中國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聯合早報》報道,《CGTN》在報道義烏國際貿易城推出的新春龍元素商品時,採用「Year of the loong」來譯「龍年」,並在其他報道中將「龍舞」譯為「Loong Dance」。

今年甲辰龍年,中國官媒將「龍」英譯由「dragon」改為「loong」引發辯論,連港特首李家超亦用此新譯名,《自由亞洲電台》引述有評論指,此舉顯示中國文化自信不足,意欲通過改變翻譯奪回文化主導權。

李家超提及「Loong」代表高貴與吉祥,預示來年福氣。官媒如CCTV、CGTN都棄用「Dragon」轉用「Loong」,CGTN更推出「Long History of Loong」等內容,強調「Loong」的文化象徵。

同時,央視春晚的吉祥物「龍辰辰」亦被譯作「loong Chenchen」。「loong」這詞在過去用來描述龍時,不為大眾所之──《CNN》報道,但今年被普遍接受為對應中文詞彙的首選翻譯。中國媒體在過去一周左右的時間裡,致力於推廣這一新名稱。

中國官媒認為,中國的「loong」象徵著積極、高貴和財富,因此應與西方的龍在語言上有所區分。《CNN》報道,隨著習近平主席推動中國展現更多的「文化自信」以提升國際地位,民族主義情緒上升,西方的書籍、電影等文化產品日益受到質疑。

香港特首李家超大年初一晚活動中,用北京顯然更偏好的詞彙「loong」代替慣常的「dragon」致辭,引發是否會改變傳統稱呼的討論。

對此,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已習慣「dragon」,並未聽聞港府有改用「loong」的政策,認為或許是撰稿人的創意,暗示無需過分解讀。她又提到,不論「loong」或「dragon」,香港人引領新潮流也是好事,如「Tai Pan」一詞已被收入英語字典。

至於龍舟賽事的稱呼,葉劉淑儀未有明確表態,但《香港01》報道,其言論似乎顯示香港無需追隨內地將「dragon」改為「loong」。《CNN》報道,儘管專家指出「龍」的正確羅馬字拼寫應為「Long」,但官方推廣「loong」似乎更多帶有政治而非語言學的動機。

關於「龍」英譯,中港網民熱議紛紛。港網民諷刺廣東話中的「Loong」讓「龍年」變「燶年」,暗指「借貸之年」。微博有聲音稱中國龍吉祥,不同於西方邪惡龍,主張「loong」為佳,期待更佳譯名。

特斯拉CEO馬斯克「The Year of the Dragon」祝賀遭中國網友糾正為「The Year of the LOONG」。中國官媒近來提倡使用「loong」來描繪傳統中華文化中的龍,代表着智慧、和平,並與好運、高貴和財富相關聯,代強調其與西方傳統中邪惡、吐火的龍不同。

這種語言變化反映中國對於文化自信的推動和對西方影響的重新審視。中國龍擁有銳利的爪牙和長身金鱗,背部有長長的絲質鬃毛,儘管無翼卻能在天空中自如飛翔。其圓形慈眼被視為靈魂之窗,常言「畫龍點睛」,指畫龍需以眼睛完成。

《CNN》報道,相對於西方龍的多樣化形象,東方龍通常被視為更深思熟慮、有益且吉祥的象徵。在中國文化中,龍不僅是皇帝的守護神,更是漢族人自我認同的象徵。

《人民日報》及提議與《新華社》等中國官媒強調,中國龍象徵智慧、力量、好運同掌控風水,而西方龍則常見作為帶翼的巨型爬行動物,具有負面含義。《CNN》報道,一些中國狂歡者(revelers)接受了「loong」這一用法,在農曆新年期間互相祝福「loong」。

龍年譯爭:中國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南華早報》報道,這項推動文化自信同拒絕過於西化命名相關,旨在強化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和積極形象。中國官媒強調,「loong」呈現的是中國傳統中龍的正面特質,同西方傳統中的龍形象──通常作為貪婪、破壞性強大的生物——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官媒提議將農曆新年中「龍」的英文從「dragon」改為「loong」,強調中國龍與西方的巨型有翅膀的爬行動物差異甚大。《新華社》評論稱,「loong」一詞在華人中越來越流行,因為它與中國文化中神聖及神話生物的形象更匹配,而非西方文化中的恐怖怪獸。

《南華早報》報道,這一提議符合習近平主席對文化自信的倡導,反對過於西化的名稱和翻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微博上祝福「龍年」大吉(Year of the dragon)後,有評論者建議「loong年」更為合適。

《南華早報》報道,這與《人民日報》一文相呼應,《人民日報》指西方將龍描述為如《貝奧武夫》中的火吐守寶怪獸,與中國龍的形象大相徑庭。

《聯合早報》報道,這項提倡不單是語言上的變化,亦反映出中國對於文化認同和國際形象塑造的深思熟慮。2005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揭曉時,龍意外未被選中,這件事讓內地民眾對於如何正確翻譯「龍」這一符號產生廣泛討論。

龍年譯爭:中國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2005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未選用龍,凸顯翻譯上的文化差異和誤解,將「龍」翻譯問題推至公眾視野。到2015年中國兩會期間,更有政協委員建議將「龍」譯為「loong」,以期在國際上更準確地傳達中國龍的文化意涵。

奧運會組織委員會認為,由於龍在西方可能有負面含義,與中國人的自豪感不符,因此不適合作為奧運吉祥物,反映出文化差異對國際交流的重要影響。龍作為中國文化的核心象徵,在奧運這種國際舞台上的缺席,突顯翻譯上的巨大差異引發關注。

上海文聯發表文章指出,「loong」與「long」讀音相近,兩個「o」宛如龍的雙眼,既展現漢字的象形特色,也在形態上描繪龍或龍舟的纖長外形。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纂《華英字典》,用「loong」音註中國龍──但「dragon」一詞卻廣為流傳。

至於為何早前「龍」會譯作「dragon」,中國官媒《新華社》引述專家分析,自馬可波羅時期起,西方因形狀相似便將其譯為「dragon」,此後馬禮遜編纂的《華英字典》進一步普及這一翻譯。

《新華社》報道,然而,「loong」的使用卻有悠久歷史,19世紀初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在其著作《中國言法》中,雖然用「dragon」,但注音為「loong」,顯示「loong」非近期創新,而音譯外國特有事物也非新鮮之事。

《新華社》報道,西方的龍常被塑造成喷火、擁有巨翼的恐怖生物,性情兇猛,形象多半帶負面色彩;相對之下,中國的龍則結合馬頭、鷹爪、魚鱗、鹿角以及蛇身等多種動物特徵,沒有翅膀,傳統上象徵著吉祥和好運。

因應兩者間的顯著文化差異,《新華社》引述卢森堡大學學者卢卡·努尔米奥和英國漢學家吳芳思提出,將中國的「龍」翻譯為「loong」,以更準確地傳達其在中國文化中的正面意涵,而非用西方的「dragon」一詞。

龍年譯爭:中國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新華社》指,中國龍難以與任何現存動物相似。《新華社》引述瓦爾帕萊索大學學者卢卡·努尔米奥表明,東方龍通常被視為更富有思考、助人及吉祥,而西方龍則以攻擊性、貪婪、熱愛金銀財寶、破壞性和通常與人類為敵著稱。

《新華社》報道,這項提議也得到《牛津英語詞典》的認同,詞典中已經收錄「Chinese dragon」並附上關於龍在中國文化正面意義的註解,顯示「loong」一詞在學術和詞典記載上已有一定的依據。

中國學界對於「龍」的英譯問題辯論已久。人類學家閻雲翔和英語專家葛傳槼等人認為,將中文的「龍」直譯為英文的「dragon」是不恰當的。

早在20多年前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黃佶的研究中提到,學者吕炳洪教授於1987年首提不應將「龍」譯作「dragon」,因其在中文裡代表皇權、高貴和吉祥,如龍船、龍燈和「龍的傳人」等,而英文中的「dragon」則帶有凶暴的含義。

呂炳洪1987年文章中提到,龍在中華文化裡是尊貴和吉祥的象徵,如龍船、龍燈及「龍的傳人」等,而在地方上的威望可以用「縣裡的龍,省裡的蟲」來形容。相對於中文裡的正面意象,英文中的「dragon」常指凶猛和有害的事物。

近年,隨着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龍」逐漸被音譯為「loong」,如龍芯CPU英文名為loongson,長龍航空英譯為Zhejiang loong Airlines,電影《龍之戰》亦以The War of loong示人。

此波音譯風潮延伸至其他文化詞彙,國家體育總局亦將中國象棋,英譯從「Chinese chess」改為為xiangqi;粽子則改為zongzi。

南京財經大學的程水英指出,音譯能傳遞源語文化,如kungfu、tofu,而將龍譯為loong亦越來越被接受。胡錫進認為,隨着中國的全球化進程,世界對「loong」的了解需求增加,而劉銳紹則持保留意見,認為loong難以成為主流。

中國近日提出將英文中的「dragon」改為「loong」以貼切表達中國龍的獨特形象與文化含義,引起熱議。

浙江省委宣傳部認為,隨國際影響力提升,應強化文化自信,「龍」譯作「loong」涉及文化定義權,不可馬虎。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表示,隨著中國走向世界,「loong」的形象重塑是長期且充滿挑戰的過程。

他提到,「全球包括西方都需瞭解中國文化中的『loong』,儘管有人將中國崛起視作『dragon』的威脅,」但他們終將不得不適應與中國共存的全球化新局,並會從中國發展中認識到「loong」與「dragon」的區別。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於將「dragon」改為「loong」持保留態度,認為這主要是中國想增強話語權的表現,但這種做法與國際慣例不合,他認為「loong」難以普及成為主流,並指出語言應隨時代進步,不宜拘泥於追溯到原文形態。

不過,學界對此議題的討論日益增多,顯示中國文化影響力擴大,如果「龍」最終被普遍接受為loong,西方的dragon將面臨新的翻譯挑戰。《聯合早報》指,若「龍」終被普遍接受為「loong」,西方的「dragon」可能會尋找新的中譯詞。

《上報》引述批評人士則認為,若追求文化自信,應從國名、人名到語言本身全面中國化,否則僅改「龍」譯法無異於表面功夫。他們質疑,「loong」非標準拼音且不為西方所熟知,反映的是殖民遺風,非現代中國文化自信。

文章指,面對文化象徵與實際國際話語權的辯論,結論是話語權源於實力與尊重,非單一詞彙可定義。即使「龍」的譯法引發爭議,中西方對「龍」的解釋本就迥異,無需為專有名詞而糾結。

文章指,話語權源於實力和尊重,而非單一詞彙。論及「loong」與「dragon」之爭,非共用所致,而是誤用引發。猶如熊貓之於Panda,別於熊與貓,卻能被歪曲成阿拉斯加熊般的惡獸。故此,龍是善是惡,取決於中國的國家形象,而非形象賦予龍的品性。

《上報》稱,正名重要否?其實,若心思不正,即使可愛的大熊貓亦可能變形為可怖之相。與其糾結於「loong」抑或「dragon」……鷹的形象好壞取決於它的象徵意義,獅子也並非天生尊貴,它們的形象在文化中被賦予不同的意涵。

《BBC》報道,近年來,中國各地將英文標誌更換為漢語拼音,如北京地鐵的「Station」變成「Zhan」,街道的「Road」變成「Lu」。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更有政協委員建議取消或降低中學英語主科地位和高考分值。

《BBC》指,官媒CGTN稱龍年為「Loong Year」,並用「Loong Dance」代替龍舞,顯示出中國對於文化自信與話語權的追求。這一變化被解讀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的民族主義與文化自信表現,也與近年「去英語化」的趨勢相符。

《BBC》引述學者指出,雖然中國有權更改自己的譯名,但推廣至全球可能有所困難,語言習慣難以迅速改變。同時,這也反映了中國對於強化國內英語學習的態度轉變,英語在中國的地位正逐漸降低。

《BBC》報道,農曆甲辰龍年踏臨之際,中國網上爭論「龍」的英譯詞。今年,官媒避棄「dragon」,轉用「loong」,CGTN以「Loong Year」和「Loong Dance」報道慶典活動,央視春晚吉祥物名為「Loong Chenchen」。

《BBC》報道,相比2012年龍年官媒《環球時報》和英文報紙《中國日報》的「Year of the Dragon」,此舉顯示中國官方意欲主導話語權並彰顯文化自信,學者對此認為,此翻譯未必獲國際認同。

《BBC》指,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將英語教育提前至小學三年級,然而習近平強調「四個自信」後,英語地位在中國遭遇明顯降級。新加坡國大副教授莊嘉穎向《BBC中文》談到,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正變得更民族主義,強調「文化自信」。

他比較美國將本土體育稱為「世界大賽」的情況,認為中國的「去英語化」顯示出想要留下文化印記,但在追求「民族自信」與「國際化」間顯得矛盾,並提問若一切英譯均用拼音,那是否春節應改為「Chun Festival」,甚至將PRC譯為「ZHRMGHG」。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BBC中文》表示,中共將語言視為思想及教育工具,並不希望英語在中國流行,將「dragon」改成「loong」體現了中國對話語權的渴望,但此舉被視為自我陶醉,且違反語言慣例,「loong」不太可能成為國際主流用語。

莊嘉穎學者則說,雖然中國可自行更改譯名,但不應強加於他國或文化。他亦提到「Lunar New Year」與「Chinese New Year」的辯論,指出農曆新年是多個亞洲地區的節日,如果要用本地化譯名,那麼星馬印尼可能會用「Year of the Naga(那伽)」來稱呼。

對於將「dragon」改為「loong」以區分中西方龍的形象,中國有份子支持,認為西方的龍形象負面,與中國代表吉祥的龍不同,支持漢語走向世界。《央視》報道提到西方龍形象多為負面,而中國龍則象徵吉祥,因此「Loong」一詞更貼切地表達了中國龍的獨特意涵。

《央視》引述北京外國語大學彭萍教授的話指出,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首次將中國龍的注音定為loong並用dragon來解釋,馬禮遜後來在《華英字典》中也將龍譯作dragon,這一翻譯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日報》則指出西方對中國文化的翻譯帶有居高臨下的視角,強調中國強大後要解決形象認知問題。然而,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過於民族主義,甚至戲稱應將英文拼音取代。

《北京日報》文章表示,西方對中國文化的翻譯和看法往往帶有優越感,例如將中國稱為「黃禍」或「東亞病夫」。文章強調中國在克服了「挨打」和「挨餓」的問題後,應對外界的負面標籤進行自我宣介,改善國家形象,並指出翻譯工作影響深遠,不應被忽視。

《人民日報》稱,中國人自豪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後裔。《CGTN》也製作了介紹東西方對龍認知差異的短片。《南華早報》指,儘管西方媒體近年來也呈現更多樣化的龍形象,如迪士尼的《花木蘭》中的戰士花木蘭。

《CNN》報道,龍在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源於其作為帝王守護神的象徵,皇帝穿著龍袍、坐龍座,皇宮和廟宇裝飾以龍。中國人自視為龍的後裔,這一觀念在一首七十年代流行歌曲中得到體現,至今仍是漢族的愛國賦詩。

《CNN》報道,龍年出生被視為吉祥,常導致出生率上升。在語言中,「龍馬精神」代表活力,是新年祝福語。相比之下,西方龍形態多樣,從《哈比人》中可怕的史矛革到迪士尼《彼得與龍》中的可愛龍艾略特,通常被描繪為有翅巨型爬行動物。

香港歷史學家楊穎宇指中共以「Loong」代替「Dragon」試圖重奪文化主導權,認為中國意欲正面塑造龍形象。作家陶傑則視此為缺乏文化自信之舉,指改譯無助溝通,且中國龍蘊含複雜意象。

在中國歷史中,龍象徵皇權,皇帝稱「真龍天子」,龍飾亦見於皇宮。然而,龍亦代表暴政,如陶傑所言,秦始皇即為「祖龍」,並非僅和平象徵。「龍戰」則指奪權之戰。西方亦有國旗用龍,如威爾斯紅龍旗,源自戰事。

今年農曆新年,「龍行龘龘」成為中國熱門祝福語,連外國使者胡建誼也效仿,祝福「前程朤朤」。新春之際,駐華大使紛紛拍片用生僻字如「龘」、「朤」、「䲜」等向中國人拜年,反映了今年春節的流行祝福語潮流。

這些字從央視春晚到國家博物館展覽都有出現,「龍行龘龘」描述的是龍飛騰的生動景象,寓意大吉大利,與過年氣氛相融。中國網民自嘲言「無文化難領祝福」。《自由亞洲電台》引述分析指出,這反映中國提升民族自信,減少西方文化影響,有助巩固政權。

中國新春流行祝福語採用生僻字如「龘」、「朤」、「䲜」,旨在展現文化自信與傳承,被詮釋為加倍的祝福。然而,這些字的普及也引發網民戲謔,認為需要文化底蘊才能領會。對此,學者王立軍呼籲關注常用字學習,警惕過度炒作生僻字的風潮。

香港學者楊穎宇認為,中國利用生僻字流行現象強調文化自信,以此凸顯與西方的差異,培養民族文化認同。但他指出,這與中國長期推廣簡體字的文化政策不符,並提議若恢復繁體字將更具意義,而非僅在節慶時刻追求生僻字的熱潮。

台灣學者吳建忠評論,中國近期使用古字試圖塑造文化深度,實為裝作有文化之舉。他認為這反映了官媒對領導的迎合,類似於習近平推廣閱讀名單的行為,更多是一種表面的吹捧。關於外國使節使用這些字,他視之為春節期間的慣例性好言相向。

圖片集輯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