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译争:中国官媒推Loong文化正名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2月18日讯】

农历龙年来临之际,“龙”应译作“dragon”或“loong”在中国网络引发热议,微博热搜榜上话题沸腾。官媒报道近期以Loong代替Dragon,以求文化上的“正名”,强调中西方对于龙的神话认识迥异。

龙年译争:中国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近日,随着农历龙年来临,中国网民对于“龙”该译为“dragon”抑或“loong”展开热议,话题甚至攀升至微博热搜榜首,引发广泛讨论。中国官媒近期开始于农历新年相关活动及报道中,将“龙”译为“loong”,以求文化上的“正名”。

中国官媒提倡提及农历新年时,将“龙”的英文由“dragon”改为其普通话音译“loong”,强调中西方对于这神话生物的理解有天壤之别。

今年农历新年,中国迎来十二生肖中的龙年──中国文化中长期受到崇敬的生物。中国官媒近期大力推广新的命名法。中国官媒倾向于使用普通话翻译“loong”这一称呼,以区别于西方那种凶猛且能喷火的龙的形象,更贴近中国人所熟悉和喜爱的那种智慧与和平的传说生物。

中国官媒称,中国的“龙”象征著正面、高贵和好运,应该在语言上与西方的龙有所区分。中国官媒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loong年’。”中国官媒表示,“dragon”这词与西方的恶龙和吐火兽形象紧密相连,不代表中国人熟悉且钟爱的智慧和平的民间生物。

《CNN》报道,这一举措是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近年来呼吁国家展现更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是他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企图的一部分。在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当下,西方书籍、电影等被视为影响力的形式越来越受到质疑。

《CNN》报道,一些中国人接受了“loong”的说法,在农历新年期间互相祝福“Loong年大吉”。《明报》报道,中国网民日益偏好将“龙”译作“Loong”,区隔于西方“Dragon”形象。“上海文联”调查显示,此举凸显中华龙的吉祥意涵,得到超过九成网民的支持。

龙年译争:中国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联合早报》报道,《CGTN》在报道义乌国际贸易城推出的新春龙元素商品时,采用“Year of the loong”来译“龙年”,并在其他报道中将“龙舞”译为“Loong Dance”。

今年甲辰龙年,中国官媒将“龙”英译由“dragon”改为“loong”引发辩论,连港特首李家超亦用此新译名,《自由亚洲电台》引述有评论指,此举显示中国文化自信不足,意欲通过改变翻译夺回文化主导权。

李家超提及“Loong”代表高贵与吉祥,预示来年福气。官媒如CCTV、CGTN都弃用“Dragon”转用“Loong”,CGTN更推出“Long History of Loong”等内容,强调“Loong”的文化象征。

同时,央视春晚的吉祥物“龙辰辰”亦被译作“loong Chenchen”。“loong”这词在过去用来描述龙时,不为大众所之──《CNN》报道,但今年被普遍接受为对应中文词汇的首选翻译。中国媒体在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里,致力于推广这一新名称。

中国官媒认为,中国的“loong”象征著积极、高贵和财富,因此应与西方的龙在语言上有所区分。《CNN》报道,随着习近平主席推动中国展现更多的“文化自信”以提升国际地位,民族主义情绪上升,西方的书籍、电影等文化产品日益受到质疑。

香港特首李家超大年初一晚活动中,用北京显然更偏好的词汇“loong”代替惯常的“dragon”致辞,引发是否会改变传统称呼的讨论。

对此,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表示已习惯“dragon”,并未听闻港府有改用“loong”的政策,认为或许是撰稿人的创意,暗示无需过分解读。她又提到,不论“loong”或“dragon”,香港人引领新潮流也是好事,如“Tai Pan”一词已被收入英语字典。

至于龙舟赛事的称呼,叶刘淑仪未有明确表态,但《香港01》报道,其言论似乎显示香港无需追随内地将“dragon”改为“loong”。《CNN》报道,尽管专家指出“龙”的正确罗马字拼写应为“Long”,但官方推广“loong”似乎更多带有政治而非语言学的动机。

关于“龙”英译,中港网民热议纷纷。港网民讽刺广东话中的“Loong”让“龙年”变“㶶年”,暗指“借贷之年”。微博有声音称中国龙吉祥,不同于西方邪恶龙,主张“loong”为佳,期待更佳译名。

特斯拉CEO马斯克“The Year of the Dragon”祝贺遭中国网友纠正为“The Year of the LOONG”。中国官媒近来提倡使用“loong”来描绘传统中华文化中的龙,代表着智慧、和平,并与好运、高贵和财富相关联,代强调其与西方传统中邪恶、吐火的龙不同。

这种语言变化反映中国对于文化自信的推动和对西方影响的重新审视。中国龙拥有锐利的爪牙和长身金鳞,背部有长长的丝质鬃毛,尽管无翼却能在天空中自如飞翔。其圆形慈眼被视为灵魂之窗,常言“画龙点睛”,指画龙需以眼睛完成。

《CNN》报道,相对于西方龙的多样化形象,东方龙通常被视为更深思熟虑、有益且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龙不仅是皇帝的守护神,更是汉族人自我认同的象征。

《人民日报》及提议与《新华社》等中国官媒强调,中国龙象征智慧、力量、好运同掌控风水,而西方龙则常见作为带翼的巨型爬行动物,具有负面含义。《CNN》报道,一些中国狂欢者(revelers)接受了“loong”这一用法,在农历新年期间互相祝福“loong”。

龙年译争:中国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南华早报》报道,这项推动文化自信同拒绝过于西化命名相关,旨在强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积极形象。中国官媒强调,“loong”呈现的是中国传统中龙的正面特质,同西方传统中的龙形象──通常作为贪婪、破坏性强大的生物——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官媒提议将农历新年中“龙”的英文从“dragon”改为“loong”,强调中国龙与西方的巨型有翅膀的爬行动物差异甚大。《新华社》评论称,“loong”一词在华人中越来越流行,因为它与中国文化中神圣及神话生物的形象更匹配,而非西方文化中的恐怖怪兽。

《南华早报》报道,这一提议符合习近平主席对文化自信的倡导,反对过于西化的名称和翻译。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在微博上祝福“龙年”大吉(Year of the dragon)后,有评论者建议“loong年”更为合适。

《南华早报》报道,这与《人民日报》一文相呼应,《人民日报》指西方将龙描述为如《贝奥武夫》中的火吐守宝怪兽,与中国龙的形象大相径庭。

《联合早报》报道,这项提倡不单是语言上的变化,亦反映出中国对于文化认同和国际形象塑造的深思熟虑。2005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揭晓时,龙意外未被选中,这件事让内地民众对于如何正确翻译“龙”这一符号产生广泛讨论。

龙年译争:中国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2005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未选用龙,凸显翻译上的文化差异和误解,将“龙”翻译问题推至公众视野。到2015年中国两会期间,更有政协委员建议将“龙”译为“loong”,以期在国际上更准确地传达中国龙的文化意涵。

奥运会组织委员会认为,由于龙在西方可能有负面含义,与中国人的自豪感不符,因此不适合作为奥运吉祥物,反映出文化差异对国际交流的重要影响。龙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象征,在奥运这种国际舞台上的缺席,突显翻译上的巨大差异引发关注。

上海文联发表文章指出,“loong”与“long”读音相近,两个“o”宛如龙的双眼,既展现汉字的象形特色,也在形态上描绘龙或龙舟的纤长外形。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纂《华英字典》,用“loong”音注中国龙──但“dragon”一词却广为流传。

至于为何早前“龙”会译作“dragon”,中国官媒《新华社》引述专家分析,自马可波罗时期起,西方因形状相似便将其译为“dragon”,此后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进一步普及这一翻译。

《新华社》报道,然而,“loong”的使用却有悠久历史,19世纪初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其著作《中国言法》中,虽然用“dragon”,但注音为“loong”,显示“loong”非近期创新,而音译外国特有事物也非新鲜之事。

《新华社》报道,西方的龙常被塑造成喷火、拥有巨翼的恐怖生物,性情凶猛,形象多半带负面色彩;相对之下,中国的龙则结合马头、鹰爪、鱼鳞、鹿角以及蛇身等多种动物特征,没有翅膀,传统上象征著吉祥和好运。

因应两者间的显著文化差异,《新华社》引述卢森堡大学学者卢卡·努尔米奥和英国汉学家吴芳思提出,将中国的“龙”翻译为“loong”,以更准确地传达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正面意涵,而非用西方的“dragon”一词。

龙年译争:中国官媒推Loong作文化正名

《新华社》指,中国龙难以与任何现存动物相似。《新华社》引述瓦尔帕莱索大学学者卢卡·努尔米奥表明,东方龙通常被视为更富有思考、助人及吉祥,而西方龙则以攻击性、贪婪、热爱金银财宝、破坏性和通常与人类为敌著称。

《新华社》报道,这项提议也得到《牛津英语词典》的认同,词典中已经收录“Chinese dragon”并附上关于龙在中国文化正面意义的注解,显示“loong”一词在学术和词典记载上已有一定的依据。

中国学界对于“龙”的英译问题辩论已久。人类学家阎云翔和英语专家葛传規等人认为,将中文的“龙”直译为英文的“dragon”是不恰当的。

早在20多年前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黄佶的研究中提到,学者吕炳洪教授于1987年首提不应将“龙”译作“dragon”,因其在中文里代表皇权、高贵和吉祥,如龙船、龙灯和“龙的传人”等,而英文中的“dragon”则带有凶暴的含义。

吕炳洪1987年文章中提到,龙在中华文化里是尊贵和吉祥的象征,如龙船、龙灯及“龙的传人”等,而在地方上的威望可以用“县里的龙,省里的虫”来形容。相对于中文里的正面意象,英文中的“dragon”常指凶猛和有害的事物。

近年,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龙”逐渐被音译为“loong”,如龙芯CPU英文名为loongson,长龙航空英译为Zhejiang loong Airlines,电影《龙之战》亦以The War of loong示人。

此波音译风潮延伸至其他文化词汇,国家体育总局亦将中国象棋,英译从“Chinese chess”改为为xiangqi;粽子则改为zongzi。

南京财经大学的程水英指出,音译能传递源语文化,如kungfu、tofu,而将龙译为loong亦越来越被接受。胡锡进认为,随着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对“loong”的了解需求增加,而刘锐绍则持保留意见,认为loong难以成为主流。

中国近日提出将英文中的“dragon”改为“loong”以贴切表达中国龙的独特形象与文化含义,引起热议。

浙江省委宣传部认为,随国际影响力提升,应强化文化自信,“龙”译作“loong”涉及文化定义权,不可马虎。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表示,随着中国走向世界,“loong”的形象重塑是长期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他提到,“全球包括西方都需了解中国文化中的‘loong’,尽管有人将中国崛起视作‘dragon’的威胁,”但他们终将不得不适应与中国共存的全球化新局,并会从中国发展中认识到“loong”与“dragon”的区别。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于将“dragon”改为“loong”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主要是中国想增强话语权的表现,但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不合,他认为“loong”难以普及成为主流,并指出语言应随时代进步,不宜拘泥于追溯到原文形态。

不过,学界对此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显示中国文化影响力扩大,如果“龙”最终被普遍接受为loong,西方的dragon将面临新的翻译挑战。《联合早报》指,若“龙”终被普遍接受为“loong”,西方的“dragon”可能会寻找新的中译词。

《上报》引述批评人士则认为,若追求文化自信,应从国名、人名到语言本身全面中国化,否则仅改“龙”译法无异于表面功夫。他们质疑,“loong”非标准拼音且不为西方所熟知,反映的是殖民遗风,非现代中国文化自信。

文章指,面对文化象征与实际国际话语权的辩论,结论是话语权源于实力与尊重,非单一词汇可定义。即使“龙”的译法引发争议,中西方对“龙”的解释本就迥异,无需为专有名词而纠结。

文章指,话语权源于实力和尊重,而非单一词汇。论及“loong”与“dragon”之争,非共用所致,而是误用引发。犹如熊猫之于Panda,别于熊与猫,却能被歪曲成阿拉斯加熊般的恶兽。故此,龙是善是恶,取决于中国的国家形象,而非形象赋予龙的品性。

《上报》称,正名重要否?其实,若心思不正,即使可爱的大熊猫亦可能变形为可怖之相。与其纠结于“loong”抑或“dragon”……鹰的形象好坏取决于它的象征意义,狮子也并非天生尊贵,它们的形象在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意涵。

《BBC》报道,近年来,中国各地将英文标志更换为汉语拼音,如北京地铁的“Station”变成“Zhan”,街道的“Road”变成“Lu”。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更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或降低中学英语主科地位和高考分值。

《BBC》指,官媒CGTN称龙年为“Loong Year”,并用“Loong Dance”代替龙舞,显示出中国对于文化自信与话语权的追求。这一变化被解读为中国在习近平领导下的民族主义与文化自信表现,也与近年“去英语化”的趋势相符。

《BBC》引述学者指出,虽然中国有权更改自己的译名,但推广至全球可能有所困难,语言习惯难以迅速改变。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国对于强化国内英语学习的态度转变,英语在中国的地位正逐渐降低。

《BBC》报道,农历甲辰龙年踏临之际,中国网上争论“龙”的英译词。今年,官媒避弃“dragon”,转用“loong”,CGTN以“Loong Year”和“Loong Dance”报道庆典活动,央视春晚吉祥物名为“Loong Chenchen”。

《BBC》报道,相比2012年龙年官媒《环球时报》和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的“Year of the Dragon”,此举显示中国官方意欲主导话语权并彰显文化自信,学者对此认为,此翻译未必获国际认同。

《BBC》指,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将英语教育提前至小学三年级,然而习近平强调“四个自信”后,英语地位在中国遭遇明显降级。新加坡国大副教授庄嘉颖向《BBC中文》谈到,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正变得更民族主义,强调“文化自信”。

他比较美国将本土体育称为“世界大赛”的情况,认为中国的“去英语化”显示出想要留下文化印记,但在追求“民族自信”与“国际化”间显得矛盾,并提问若一切英译均用拼音,那是否春节应改为“Chun Festival”,甚至将PRC译为“ZHRMGHG”。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BBC中文》表示,中共将语言视为思想及教育工具,并不希望英语在中国流行,将“dragon”改成“loong”体现了中国对话语权的渴望,但此举被视为自我陶醉,且违反语言惯例,“loong”不太可能成为国际主流用语。

庄嘉颖学者则说,虽然中国可自行更改译名,但不应强加于他国或文化。他亦提到“Lunar New Year”与“Chinese New Year”的辩论,指出农历新年是多个亚洲地区的节日,如果要用本地化译名,那么星马印尼可能会用“Year of the Naga(那伽)”来称呼。

对于将“dragon”改为“loong”以区分中西方龙的形象,中国有份子支持,认为西方的龙形象负面,与中国代表吉祥的龙不同,支持汉语走向世界。《央视》报道提到西方龙形象多为负面,而中国龙则象征吉祥,因此“Loong”一词更贴切地表达了中国龙的独特意涵。

《央视》引述北京外国语大学彭萍教授的话指出,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首次将中国龙的注音定为loong并用dragon来解释,马礼逊后来在《华英字典》中也将龙译作dragon,这一翻译一直沿用至今。

《北京日报》则指出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翻译带有居高临下的视角,强调中国强大后要解决形象认知问题。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过于民族主义,甚至戏称应将英文拼音取代。

《北京日报》文章表示,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翻译和看法往往带有优越感,例如将中国称为“黄祸”或“东亚病夫”。文章强调中国在克服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后,应对外界的负面标签进行自我宣介,改善国家形象,并指出翻译工作影响深远,不应被忽视。

《人民日报》称,中国人自豪地认为自己是龙的后裔。《CGTN》也制作了介绍东西方对龙认知差异的短片。《南华早报》指,尽管西方媒体近年来也呈现更多样化的龙形象,如迪士尼的《花木兰》中的战士花木兰。

《CNN》报道,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源于其作为帝王守护神的象征,皇帝穿着龙袍、坐龙座,皇宫和庙宇装饰以龙。中国人自视为龙的后裔,这一观念在一首七十年代流行歌曲中得到体现,至今仍是汉族的爱国赋诗。

《CNN》报道,龙年出生被视为吉祥,常导致出生率上升。在语言中,“龙马精神”代表活力,是新年祝福语。相比之下,西方龙形态多样,从《哈比人》中可怕的史矛革到迪士尼《彼得与龙》中的可爱龙艾略特,通常被描绘为有翅巨型爬行动物。

香港历史学家杨颖宇指中共以“Loong”代替“Dragon”试图重夺文化主导权,认为中国意欲正面塑造龙形象。作家陶杰则视此为缺乏文化自信之举,指改译无助沟通,且中国龙蕴含复杂意象。

在中国历史中,龙象征皇权,皇帝称“真龙天子”,龙饰亦见于皇宫。然而,龙亦代表暴政,如陶杰所言,秦始皇即为“祖龙”,并非仅和平象征。“龙战”则指夺权之战。西方亦有国旗用龙,如威尔斯红龙旗,源自战事。

今年农历新年,“龙行龘龘”成为中国热门祝福语,连外国使者胡建谊也效仿,祝福“前程朤朤”。新春之际,驻华大使纷纷拍片用生僻字如“龘”、“朤”、“䲜”等向中国人拜年,反映了今年春节的流行祝福语潮流。

这些字从央视春晚到国家博物馆展览都有出现,“龙行龘龘”描述的是龙飞腾的生动景象,寓意大吉大利,与过年气氛相融。中国网民自嘲言“无文化难领祝福”。《自由亚洲电台》引述分析指出,这反映中国提升民族自信,减少西方文化影响,有助巩固政权。

中国新春流行祝福语采用生僻字如“龘”、“朤”、“䲜”,旨在展现文化自信与传承,被诠释为加倍的祝福。然而,这些字的普及也引发网民戏谑,认为需要文化底蕴才能领会。对此,学者王立军呼吁关注常用字学习,警惕过度炒作生僻字的风潮。

香港学者杨颖宇认为,中国利用生僻字流行现象强调文化自信,以此凸显与西方的差异,培养民族文化认同。但他指出,这与中国长期推广简体字的文化政策不符,并提议若恢复繁体字将更具意义,而非仅在节庆时刻追求生僻字的热潮。

台湾学者吴建忠评论,中国近期使用古字试图塑造文化深度,实为装作有文化之举。他认为这反映了官媒对领导的迎合,类似于习近平推广阅读名单的行为,更多是一种表面的吹捧。关于外国使节使用这些字,他视之为春节期间的惯例性好言相向。

图片集辑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