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展陈秋实李泽华 公民记者武汉疫下揭真相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26日讯】

中国网络审查环境下,一群公民记者冒险深入武汉疫情前线,揭露政府隐瞒资讯及市民困境,遭严厉打压,反映中国对言论自由的严控及公民新闻工作的险境。

公民记者张展在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区第一线进行报道,记录疫情下的人间悲歌。她因此被中国当局以“寻衅滋事罪”判刑四年。尽管张展已于本月刑满出狱,但她仍受到严密监控,未能完全自由。

现年40岁的张展原是一名律师,曾任金融机关职员,年薪约100万元人民币。

2015年,张展皈依基督教,开始关注维权议题。2016年,她参与一项呼吁扩大律师权利的签名运动,随后被吊销律师执照。2019年9月,她在上海街头高举写有“结束社会主义,共产党下台”字样的雨伞抗议,遭上海黄浦警分局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拘留65天后释放。

张展先后获得多个人权奖项,包括2020年度林昭自由奖,嘉许其拍摄疫情初期武汉真实情况,向世界展示;2021年青年中国人权奖及无国界记者颁发的新闻自由勇气奖。2023年,张展获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2019年11月,武汉爆发新冠疫情,政府隐瞒疫情严重性事实,直至2020年1月23日春节前夕才宣布武汉封城。当时,大量武汉居民已外出返乡过春节,令疫情迅速蔓延全国。

由于封城令下达匆忙,多家媒体未及赶抵武汉,只有财新及央视报道队能进入,但官方报道多欠真实。市民的惨状主要透过社交媒体推特、微博流传,真相终逐步浮出水面。在此期间,中国主要出现三位勇敢的公民记者:陈秋实、李泽华和张展。

陈秋实为最早进入武汉的公民记者。在武汉封城当天1月23日乘高铁抵达,并于YouTube发片表示愿与武汉人共存亡。虽未有官方采访资格,但他深入多家医院、殡仪馆等,拍摄疫情下惨状,为外界提供珍贵第一手资讯。陈秋实曾任律师,为网络名人,2019年曾赴香港报道反修例运动。

你好我是陈秋实,现在是1月24号大年三十晚上10点多,我在武汉汉口的火车站我来的那班高铁的乘务长说,他们的车至少要被停运一个月,所以说未来一个月我恐怕是不能离开这了,那么来这以后我会用我的镜头来亲自见证和记录,武汉今次防灾检疫过程当中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并且愿意把武汉人民的心声传递出去。今天是大年三十,习近平上哪去了我管不着但是我陈秋实来了,我愿意和武汉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扛。
——陈秋实,2020年1月24号大年三十

广东籍前央视记者李泽华,为第三位进入武汉的公民记者。受陈秋实启发,于2020年2月13日赴武汉,以影片记录当地疫情及民生。他驾车到访百步亭社区、殡仪馆、武昌火车站及P4实验室,并就街头倒卧者,采访疫情相关人士。

2月26日,李泽华街头拍摄遇袭影片。他称自己开车时,有人尾随,到某处时,有人猝然挡在前方,撞向他的车。他认为施袭者可能是武汉公安,随即返回酒店,并反锁房门。

不久,外面响起敲门声,李泽华即时启动手机直播。他引用鲁迅著作《中国失去自信力了吗》,强调中国需要更多勇于发声、捍卫真相的年轻人。直播后,李泽华主动开门,遂被有关部门带走。

失踪两月后,李泽华在YouTube发片,透露被中国公安强制隔离。其后他再次于公众视野消失,直至一两年后离开中国赴美留学。同期,陈秋实亦失踪一两年,取保候审后才再次出现,讲述自身遭遇。

我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我的父母,无愧于我的家庭,也无愧于我毕业的中国传媒大学,无愧于我学的传媒,我也无愧于这个国家。我没有做任何对国家不利的事情。我李泽华今年25岁,我也想像柴静一样能够去到一线,能在04年那样的舆论环境之下作出北京抗击非典那样的片子,或者是2016年放出《穹顶之下》全网封杀。我认为那是有价值的。如果门外的那几位大汉们,你们上过中学的话,当然你们上过,如果你们记性足够好的话,一定记得中学的一篇文章,鲁迅的《中国失去自信力了吗》,里面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直把它奉为圭臬。鲁迅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才是中国的脊梁。我不愿吞炭为哑,我也不愿意闭目塞听。不是说我没有能力,我为什么要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我希望的是中国有更多的年轻人站出来,不是说我们说两句话就反党了。我知道理想主义在那一年春夏之交已经破灭,静坐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现在的年轻人上B站,上快手抖音,刷各种社交媒体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我们觉得现在得到的历史的结果就是他们所应得的。
——张展

受陈秋实启发,张展在2月1日来到武汉。她形容初到武汉的情景,宛如一个“没有人的电影片场”。在武汉期间,张展走访多家医院、小区,访问市民,揭露疫情的谎言与真相,强调缺乏言论自由。她直言这个国家“被管到要死了”,人们却“不出来反抗”。

大家好我是张展,现在在第七医院的门诊楼的楼前。他们这家医院是武汉市的定点发热医院,这个是武汉人民医院的急症科。[...]你又跑出去干什么。这是我基本的人权。回去回去回去。我必须要从这里通过。你可以去叫警察来。你看这个他们就这样拽我,不让我通过。我就给你关了,还在这录,再录我就给你关了,砸了。这个人抢我的手机,并且要准备砸我手机。你还录,我不允许你录,你再录我就给你砸了。
——张展

2月6日,知名“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不幸病逝,而陈秋实也在同一天失联。翌日,张展在YouTube发布影片,呼吁释放陈秋实,缅怀李文亮,随即受到上海国保的电话警告恐吓警告她不要在网上乱说话,否则要承担后果。

大家好我是秋实的妈妈,今天晚上秋实说他要去方舱医院,之后呢,晚上七八点钟到现在2点了,凌晨2点一直是失联状态和他联系不上。我在这里恳请广大网友尤其是武汉的朋友帮我个忙,帮我找找秋实,他到底是什么情况请大家帮忙,谢谢。
——陈秋实的妈妈
做为一个,关注这个国家真相的人之一,要说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一种悲伤之情,而不去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个现实的话,那我们的情绪就是廉价的,这一切的根本是属于人民的,所以我要呼吁,请尽快释放陈秋实,还方斌自由,撤销对报告医院疫情的医生的所有的行政的动作,谢谢大家。
——张展

张展发布影片纪录武汉疫情实况显示,病人蜷卧医院走廊,氧气瓶清晰可见。她又前往据称殡仪馆的地方,记录夜间火葬场的轰鸣工作。 张展并批评当局防疫措施不当,未顾及底层人民权益,掩盖情况严重性。她在推特上写道,政府防疫缺乏有效治疗、物资保障、资讯透明,以及人权保护,手法极为错误。

没有有效的治疗、医疗物资分配保障、透明的信息、人权的保护,政府现在的防疫措施就是极其错误的。
——她在推特上写道

张展前往武汉的医院和社区,与当地居民交谈,采访他们对疫情的看法。在疫情期间,她的频道共发布120多条影片,大大增进外界对武汉真实情况的了解。她更是特意前往派出所,就方斌失踪一事进行问询。

原为中国商人的公民记者方斌疫情期间以YouTube及微信发放武汉市内影像。2020年2月1日至9日期间多次遭拘捕。方斌于2023年4月30日刑满出狱。他被武汉市江岸区法院秘密判监三年余,家属未收任何法律文书和判决书,亦不知罪名。

就是他是您这边派出所处理的这个案子吗,我是关心他的一个朋友。我也不能确定你的身份,你跟他什么关系?我不能随随便便把一个什么信都告诉你,明白了吗?我只是代表一个普通的公民来关心他。要是那个的话,他的情况我们只会跟他的直系亲属说沟通好吧。
——张展

张展更进一步前往武汉市的殡葬设施,查看新冠死亡者的陵园墓碑,因为她对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存有疑虑。

我除了说这个城市被囚禁外,实在找不到其他可言。这就是我们国家现时面临的处境⋯⋯他们以疫情防控的名义禁锢我们,限制我们的自由。我们不能与陌生人交谈,这很危险。所以如果没有真相,一切都毫无意义。如果我们无法追查真相,打破真相的垄断,这个世界对我们而言一文不值。
——张展在其中一段2020年2月录制的影片中称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无法后退,因为这个国家不能够后退。
——张展在接受BBC采访时曾表示

2020年5月14号,张展在武汉火车站附近酒店内被上海警方跨境逮捕,随即被押回上海,9月,上海检察院正式起诉张展,指她在疫情期间于武汉散播虚假资讯,触犯寻衅滋事罪。加上她先前曾两次遭政府部门拘留,故建议从重处罚,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张展被正式拘捕三个多月后,律师才获准会面。不过,在检察院提供的证据中,有一名中国公民王定邦指称,他从未收到过张展通过微信传递的任何文章。王定邦声明,他只是在微信朋友圈或他人转发中看到相关内容,并属个人行为,张展从未指示他转发。

张展经过近5个月的绝食抗议,已骨瘦如柴,以轮椅和口罩出庭受审。在审讯过程中,她大多拒绝发言,以沉默的方式表达抗议。检方在庭审中指控张展在网上发表“有问题的言论”,但却未能列举具体文章或影片内容,律师因此无从核证或反驳。

张展律师张科科形容,当法官向张展询问个人资讯时,她拒绝回答;检察院的提问也遭她拒绝。法官曾表示,即使她不说话,也会继续审讯。张展则回应,公民有言论自由权利,法庭无资格审判她。她更嘲讽法官,担心自己回答问题也会被视为造谣。

在审判中,当审判长要求张展提供个人资讯时,她保持沉默。审判长随即指示书记员记录在案。此时,张展质问审判长:“你不觉得把我推上被告席是错误的吗?”令审判长无言以对。

在宣读合议庭名单后,审判长询问张展有何意见,她回应:“在你纠正你的错误之前,没办法回答。这是审判你的法庭,不是审判我的法庭。[...]这是你们的司法游戏。”于宣读起诉书环节,公诉人提问张展,她引用汉朝“诽谤政府无罪”的说法。

在后续质询中,公诉人询问张展的行踪、网络活动及报道客观性等,张展反问:“国家有权力审查公民言论吗?政府指控人民言论,本身就是错误的。”除此之外,张展在其余庭审过程中几乎保持沉默。

张展同年12月以“寻衅滋事罪”判刑四年。1.7米高的张展,她持续在狱中绝食抗议,以证明自己无罪,体重由原来的74.8公斤大减至仅37公斤,被监狱方以滴管强行灌食,身体急速虚弱,性命一度陷入危机。

2022年10月5日,在狱中的张展给父母写信。由于信件需经监狱检查,她未能直述。信中,她先关切父母身体,知悉他们须接受手术。信中亦提及,狱中管教对她颇为友善,生日时更为她准备了红烧肉小灶。

最后,张展以秋冬季节作喻,勉励父母不要悲伤,因为在风雪中孕育的种子,终将在春天破土而出。信封上,她画了一株寒梅,并写道:“峥嵘突兀如铁骨,为骨凛然冰姿,为人当如梅”以寄寂意。

10月13日北京“四通桥事件”爆发。张展于狱中所写的信,于上海市民聚集乌鲁木齐中路、“白纸运动”前夕11月28日寄出。今年5月13日,张展刑满获释,惟仍未获完全自由。与外界失联九天后,在影片中露面。多个国际组织呼吁中国当局尽快还张展自由。

影片中,张展身穿粉色家居服,略显憔悴。她透露已于本月13日上午5时由警察送回上海兄长张举家中。张展感谢各界关心和帮助,并表示“希望大家都好,我真的不能说什么了”。拍摄地点和拍摄者身份不明。

《追新闻》报道,一名经微信与张展联络的友人透露,张展已能重启微信账户联络外界,并向友人表示“不太自由”,又忧虑电话被监听。

维权律师陈光诚则形容,张展是从“小监狱”回到“大监狱”,仍遭限制人身自由,期望她能尽快恢复元气。无国界记者组织呼吁中国当局给予张展“完全无条件的自由”,并表示会继续向国际社会发声。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张展处境。美国国务院早前对张展获释后失踪深表忧虑,并严重关注其被任意拘押和虐待的情况。武汉公民李勇向美国之音证实,因在微信群组转发美方声明,被国保警告要“噤声”。

在中国,公民记者往往被视为“非法”,但张展等人却以一己之力,揭露主流媒体回避的社会真相。尽管她已出狱,但仍活在白色恐怖下。公民记者在中国所面临的险恶处境,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

事实上,记者工作本身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资格认证。世界许多国家都未对记者设立行业准入制度。然而,中国要求记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登记并考试取得记者证。拥有记者证未必代表就是真正的记者。在重要历史时刻,往往是那些没有记者证但却真心记录现实的人,才是最真正的记者。

比如在武汉疫情封城期间,陈秋实、李华泽和张展等人,虽未经严格媒体培训,却将最生动真实的新闻现场和人间惨剧,如实报道予世人。他们才真正配得上“记者”的称号。其后陈秋实与李泽华陆续离开中国。

公民新闻深影响中国媒体及社会,大众借此绕过网络限制获取资讯,与主流新闻互动推动变革,令政治及社会议题资讯得以流通。公民记者自生活角度真实报道,不受审查及高层影响,超越许多媒体落后。

疫情期间公民记者揭露实情,遭当局审查及拘捕。虽民众依赖公民记者真实报道取代传统媒体,惟因揭露真相,而屡遭执法部门打压,政府视之为祸患。

美国公民记者Darnella Frazier获2021年普利策奖,表彰“她勇敢录像报道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影片引发全球对警暴的抗议,凸显公民在记者追求真理与正义中的关键角色”。她证明大众亦能即时揭露真相,值得嘉许,反映警方滥权问题屡遭掩盖,亟需公民监督。

Frazier勇于谴责不公、为正义发声,彰显新闻工作重要,实属不易之举。

新闻工作的第一职责是符合事实。新闻工作要第一效忠公民。新闻工作的本质是核实。新闻从业者必须独立于报道物件。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新闻必须成为社会批评与折衷的论坛。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资讯有趣且相关。新闻必须做到消息全面与适度。新闻从业者必须能够根据他们的个人良知行事。
——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新闻要素:论新闻从业者需知及公众的期待

为确保新闻履行为公众提供决策资讯的主要功能,奉行并非易事,新闻从业者每日面临违背原则的压力,惟时刻坚持这些原则。

影像专辑

消息来源

原创报导
这篇文章含有维基记者第一手新闻。请参看对话页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