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鄧炳強批評《立場新聞》有報道「偏頗、誤導及妖魔化」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21年12月7日訊】

港區國安法
系列報導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記者會批評《立場新聞》,指有關大潭峽懲教所智慧監獄的報道是「偏頗、誤導及妖魔化」。他稱如果有任何組織企圖以媒體包裝去危害國家安全,他們必定會尋找證據執法。

《立場新聞》早前刊出一連三篇專題報道指,有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的羈留人士,被轉移至懲教署轄下「智慧監獄」大潭峽懲教所看管。懲教所以高科技監控他們,羈留者須佩戴「智慧手帶」及受到監控等。

《立場新聞》的系列報道以《智慧監獄實驗記》為題,訪問18名羈留在大潭峽懲教所等候遣返、以化名受訪的人。報道指他們必須配戴防水的智慧手帶,不准脫下。有受訪者稱手腕因此生癬。

報道引述懲教所安裝了170個閉路電視。有受訪者稱日間活動室、集體寢室、浴室均有安裝,更有鏡頭正對房內以一堵矮牆間隔的廁所。《立場》報道形容懲教署「選擇在羈留者身上試驗」,令他們「自覺成為白老鼠」。

《立場》在報道多處中引述了保安局及入境處等政府部門的回應。但局方當時沒有回覆部分指控。懲教署後來發聲明批評報道失實,並稱「《立場新聞》借免遣返聲請人士對大潭峽懲教所的『無理指控』,連日來借機『大肆炒作、抹黑及妖魔化』懲教署『智慧監獄』的管理模式」。

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報道刊出超過一星期後批評《立場新聞》。

鄧炳強:「《立場新聞》就大潭峽懲教所作出很多『偏頗、誤導及妖魔化』我們懲教所的「智慧監獄」設施。我覺得有需要向全香港市民清楚解釋事件,不希望有些報道『妖魔化一些好事』。」

鄧炳強稱,如果有任何組織企圖以媒體包裝去危害國家安全,他們必定會尋找證據執法。「今日找不夠,明日找,明日找不夠,後日找」。

鄧炳強:「任何人或組織無論用咩去包裝,用媒體包裝又好,用非政府組織包裝又好,只要想違法、想危害國家安全,我哋一定會搵證據,證明你係犯法。任何犯咗法嘅人,我哋都會搵證據。今日搵唔夠,聽日搵,聽日搵唔夠,後日搵。只要你係犯法,我哋就有方法搵到證據,去證明你犯法。」

被問警方是否已掌握有關《立場新聞》的違法證據,是否繼《蘋果日報》後部署取締傳媒,是否妨礙新聞自由等。鄧炳強不評論個別個案,他強調自己的警告沒有指明任何人或團體。

鄧炳強又稱,《立場新聞》「並非第一次作出這些偏頗、誤導的報道」,他提及《立場》今年11月11日有關中大衝突的報道。

他稱:「《立場新聞》一如佢嘅手法,用幾位匿名人士稱當時在中文大學,目睹警方如何攻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事實,當時警方只是守衛二號橋,唔好畀人掟汽油彈落去吐露港公路。警方從來無入過去。而事後警方亦發出聲明,指出《立場新聞》不對、與事實不符的地方的地方,以及美化這種暴力行為。」

鄧炳強指,大潭峽懲教所於今年6月和8月,曾出現兩次大型違紀行為,懲教署需出動黑豹部隊應對,強調大潭峽懲教所是拘留所。他稱,被羈留在大潭峽懲教所的免遣返聲請人士,都是包括可能曾經干犯嚴重的罪行、具有凶暴性或有極大的治安風險的人,所以這些人必須要被羈留。

鄧炳強:「我想說這不是大家看到可以煮飯吃、一家大小的難民營。這個亦不是更生場所。這是扣留他們,盡快將他們『掟走』。這間不是酒店,是要管理。我們做一切的東西都是要保障裏面所有被羈留人士及懲教署職員的安全。」

他指,「智慧監獄」所用的設施,都是為著更好、更方便管理被羈留人士,「而不是像《立場新聞》所抹黑、妖魔化稱我們要監控他們」。他解釋稱,閉路電視是人工智能,是為監察有否人群聚集、打架、在飯堂長期躺著沒有移動,全部均以在囚人士的安全為依歸。

他稱,設置人工智能的閉路電視是用來監察有否聚集、打架,是「以在囚(應為羈留)人士的安全利益為依歸」。而佩戴智慧手帶可以協助監察他們的身體狀況。他又不同意是將羈留人士當成「白老鼠」。

他稱:「智慧手帶被人描繪到呢,戴咗對手會爛呀。」報道引述有受訪羈留者稱,手腕因佩戴智慧手帶而生癬。他形容智慧手帶與日常的運動手錶無異,是協助理解人員的身體狀況、生命跡象,並提供生活便利服務,例如打電話、使用儲物櫃。

他稱有人想「污名化」這些科技,稱使用這些智慧科技的人是白老鼠。他解釋稱「並非如此」,由於大潭峽懲教所剛完成裝修,能較有效率地設置「智慧監獄」的設施,「首先讓這批羈留人士享用這些更便利的服務,並不是把他們當成白老鼠」。

《立場新聞》回應指,報道刊出前曾尋求懲教署回應,而懲教署指不就個別個案作出評論,報道中亦有刊載部門說法。《立場》稱會堅持報道真相,呈現社會各持份者的意見。指唯有充分的言論及新聞自由讓多元的觀點互相交流交鋒,才會有助社會進步、長治久安。

《立場新聞》隨後回應指,在報道刊出前曾經就受訪羈留者的各項指控,尋求懲教署等部門的回應。但懲教署均指「不會就個別個案作出評論,或指羈留人士可循不同途徑申訴」,報道亦有刊載相關部門的說法。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