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美科學家奪諾貝爾醫學獎
【2020年10月6日讯】

諾貝爾獎

系列報導
-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菲律賓、俄羅斯傳媒人獲諾貝爾和平獎
-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三科學家研究黑洞 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兩科學家研究改變DNA排序 奪諾貝爾化學獎
-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美國詩人格呂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世界粮食计划署:获诺贝尔和平奖令全体员工振奋
諾貝爾獎今天陸續揭曉,今天(5日)醫學獎揭曉,由三位從事丙型肝炎的英美科學家共同獲得。評委們稱讚他們發現了丙型肝炎病毒,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佈,美國的阿爾特、英國的霍頓和美國的賴斯(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and Charles M. Rice)在過去30年中為發現和研究血源性丙型肝炎病毒做出了貢獻,並能確定部分排除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病因不明的肝炎症狀是由於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之後又研製出血液檢測和新藥,治療了大量的丙型肝炎患者,挽救了無數生命。
據報,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丙型肝炎的認識不足,丙型肝炎患者在被發現感染之前,往往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球有超過7000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僅2016年估計就有40萬人死於丙型肝炎。
但在今年諾貝爾醫學獎三位獲獎者的努力下,終於發現了丙肝的病因--丙型肝炎病毒。上世紀70年代,美國科學家奧爾特發現,除了甲肝、乙肝外,仍有大量病因不明的肝炎病例,並率先發現了一種引起「非甲型和非乙型」慢性肝炎的未知病毒。另一位獲獎的英國科學家霍頓在十多年後從一隻受感染的黑猩猩身上分離並複製出該病毒的基因組,後來被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丙型肝炎病毒的發現帶動了血液檢測技術和新藥的發展,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為防治血源性肝炎這一全球重大健康問題做出了決定性貢獻。據世衞組織數據顯示,如今95%以上的丙型肝炎患者都在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的死亡風險。
三位獲獎者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近870萬港元的獎金。諾貝爾基金會早前宣佈,經通脹等因素調整後,今年的獎金比去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消息來源
- 梁詠山,三科學家奪諾貝爾醫學獎 評審讚揚發現丙肝病毒挽救生命,《無綫新聞》,2020年10月5日。
- 三名丙型肝炎病毒專家獲諾貝爾醫學獎,《Now新聞台》,2020年10月5日。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20,《諾貝爾基金會》,2020年10月5日,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