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馬斯克與OpenAI為何反目成仇?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3月10日讯】

馬斯克入稟加州法院,控告他參與創辦的AI公司OpenAI及其CEO阿特曼背棄初心,轉向追求商業利益而非造福人類。

馬斯克指控OpenAI違反創立憲章,通過與微軟合作獲得數十億美元私人投資,並將OpenAI轉變為以盈利為主的公司,背離其為人類福祉服務的原始使命。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昔日創立OpenAI 馬斯克控告其圖利違初衷

OpenAI創立於2015年,旨在開發開源、非牟利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讓AI如人般處理各種任務,並抗衡谷歌等圖利的AI開發商。然而,馬斯克指OpenAI在今年發布GPT-4語言模型時,已成為微軟的商業產品,違背創立協議。

科技界名人馬斯克要求法院勒令OpenAI向公眾開放研究技術,並禁止該公司將GPT-4等資產用於為微軟及個人牟利。他更指GPT-4及更先進的AI模型「Q*」已達AGI水平,不應包括在微軟對OpenAI的授權內。

馬斯克與OpenAI的矛盾由來已久。2017年底,他曾圖奪取OpenAI控制權,將其轉型為與Tesla合作的商業公司,但遭阿特曼等人反對。2018年,馬斯克離開OpenAI,轉投Tesla的AI項目,並呼籲加強AI監管。

去年7月,馬斯克創立AI新創xAI,從頂級科企招攬人才,與OpenAI、谷歌等爭鋒。xAI現開發AI聊天系統Grok,目標成為「最誠實、求真的AI。」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控告OpenAI背棄使命 後者反駁指其曾推動與特斯拉合併

人工智能初創公司OpenAI週二回應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的指控,並公開電郵顯示這位億萬富豪曾支持該公司成立營利實體,更希望透過合併使特斯拉成為OpenAI的「搖錢樹」。

作為OpenAI聯合創辦人之一的馬斯克,上週入稟法院控告該公司與微軟合作,違反為全人類利益而非謀利開發人工智能的創立協議。

OpenAI其他聯合創辦人在載有馬斯克電郵的網誌文章中表示,將尋求駁回所有指控。他們稱對與這位曾啟發他們追求更高目標的人鬧翻感到遺憾,指馬斯克告訴他們會失敗,還創立競爭對手,現在又因他們在沒有他的情況下取得重大進展而提出訴訟。

根據文章,OpenAI在2017年意識到非營利結構無法支持開發通用人工智能後,同意成立營利實體。OpenAI表示,在討論營利結構時,馬斯克希望與特斯拉合併或完全控制OpenAI,但他們認為任何人對OpenAI擁有絕對控制權有違使命,故無法達成共識。

電郵顯示,馬斯克曾提議OpenAI應「依附特斯拉作為其搖錢樹」,並評論這「完全正確」,因為「特斯拉是唯一有希望與谷歌匹敵的途徑」。OpenAI還指馬斯克曾推動該公司更積極籌款,在其他創辦人計劃籌集1億美元後,馬斯克希望進行10億美元融資。

這些電郵表明,馬斯克同意OpenAI的使命並不意味著該公司會分享所有技術。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評論OpenAI「在說謊」,但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這起訴訟標誌著馬斯克對OpenAI長期反對立場的高潮。自從他離開後,該公司已成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代表,而馬斯克則創立人工智能公司xAI。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與阿特曼:從摯友到宿敵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與OpenAI聯合創始人阿特曼的合作起初相當融洽,但隨著時間推移,兩人的關係急轉直下,最終反目成仇。

早期,阿特曼的Loopt獲得馬斯克投資,二人在創業和人工智能領域志同道合,關係友好。2015年,他們共同創立OpenAI,致力於開發安全、造福人類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阿特曼視馬斯克為導師,對他充滿信任和敬佩。

兩人分享引領人工智能發展的願景,期望確保其安全性和廣泛應用。然而,馬斯克與阿特曼在實現目標的路徑上意見不一。

馬斯克更重視AGI的安全,阿特曼則側重技術進步。在OpenAI的發展過程中,馬斯克對進展速度感到不滿,建議將OpenAI與特斯拉合併,並從OpenAI招攬知名研究員,導致雙方關係日趨緊張。

阿特曼稱馬斯克為「混蛋」,表示二人的經營方式截然不同。2018年,馬斯克因與特斯拉存在利益衝突而退出OpenAI董事會。

此後,他多次公開批評OpenAI及其項目,更成立競爭對手X.AI和聊天機械人Grok。隨著ChatGPT的成功,馬斯克公開指責OpenAI背離初衷、不再開放原始碼,並警告人工智能的風險。阿特曼則認為馬斯克高估人工智能的危險性。

今年,馬斯克入稟法院控告阿特曼和OpenAI背棄創立使命,指其追求利潤而非造福人類。他聲稱OpenAI違反協議,成立營利性子公司並轉為封閉原始碼。OpenAI則否認指控,反指馬斯克出於職業嫉妒。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控告OpenAI背棄初衷 與阿特曼反目成仇

馬斯克與OpenAI的矛盾源於多個原因。馬斯克在2015年共同創立ChatGPT公司(後來成為OpenAI),但最終離開並創立自己的AI公司。

OpenAI聯合創辦人馬斯克和行政總裁阿特曼近日公開爭執,更捲入法律訴訟。昔日盟友互相指摘對方背棄OpenAI創立宗旨,將私利凌駕公司原本目標。

2015年,兩人攜手創立OpenAI,旨在利用AI造福人類。然而隨時間推移,他們就發展方向和執行方式產生分歧,關係日益惡化。

馬斯克入稟法院控告OpenAI、阿特曼及其他高管違反創立協議,指其追求商業成功而非致力造福人類,聲稱OpenAI已淪為微軟的封閉源代碼營利性子公司,偏離原本使命。

OpenAI否認指控,反駁馬斯克在2018年離開董事會前曾支持公司轉營利性實體,還指他妒忌其成就,批評他成立競爭對手並在他們取得進展後提出訴訟。

訴訟圍繞OpenAI成立營利性子公司,及其涉嫌背離與公眾共享技術的初衷。OpenAI辯稱馬斯克的主張或缺乏法律依據,且可能不存在具正式協議和簽名的創立合約。

兩人在社交媒體上爭執不斷升級。法律專家質疑馬斯克訴訟的可行性,AI專家亦對OpenAI已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說法存疑。

矛盾源於幾個原因:使命變更、營利模式、控制權和合併等。馬斯克指控OpenAI追求利潤時背離原始使命,違反創立憲章。OpenAI則披露馬斯克曾支持轉營利,更試圖合併OpenAI和特斯拉,一人擔任兩家公司CEO。

要點整理

馬斯克入稟三藩市高等法院,控告OpenAI及其行政總裁違反合約、財務失職及不公平商業手法。他指OpenAI為與微軟合作獲利130億美元私人投資,放棄非牟利宗旨,不再與公眾分享技術,背離為人類謀福利的使命。

OpenAI發文反駁,指馬斯克在2018年離任前,曾支持公司轉型營利,更試圖將之併入特斯拉,成為兩家公司的CEO。OpenAI亦引述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的電郵,馬斯克指因開源技術可能落入不道德之手,故「不分享科學」背後的技術是可接受的。

馬斯克入稟狀指OpenAI部分實現人工通用智能(AGI),即AI達至與人類相若的認知能力。然而,不少AI專家均質疑其說法,認為距離AGI的實現尚有很長的路。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理念分歧 利益衝突 馬斯克與OpenAI反目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不僅重塑科技業,亦引發業內不同陣營的矛盾和競爭。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與他曾參與創立的OpenAI的反目,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OpenAI初期定位為非牟利性質,旨在開發安全可控的AI造福全人類。然而,隨著OpenAI的發展,馬斯克感到不滿。他認為該公司似乎愈來愈重視AI能力的提升,而非安全性和可控性,可能引發不可預料的風險。

此外,OpenAI後來開始尋求商業化發展,在馬斯克看來是背離其非牟利初衷。隨著OpenAI的ChatGPT等產品在市場大獲成功,其與馬斯克的特斯拉在AI領域的競爭亦日益加劇,雙方利益衝突不可避免地加深。

控制權問題亦是馬斯克與OpenAI矛盾的重要一環。隨著更多投資者和合作夥伴加入,馬斯克的影響力逐漸降低,可能引發他的不滿。

馬斯克多次公開批評OpenAI偏離初衷,甚至指責其在追求能力提升時無視安全風險。此外,亦有報道指出馬斯克與OpenAI在一些財務安排上存在紛爭,但具體情況尚不明朗。

馬斯克與OpenAI的反目反映當前AI領域的複雜局面。各大科企正加速布局,力圖佔據優勢;但AI帶來的安全和倫理風險亦引發廣泛關注,如何平衡發展和安全成為業內亟待解決的難題。

隨著AI成為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不同理念和利益下的矛盾恐怕仍會持續。業內需要保持溝通協調,在發展AI的同時共同構建負責任、安全可控的AI治理框架,唯有如此,AI方能真正造福人類。馬斯克與OpenAI的反目,為此提供警示和反思。

馬斯克與艾伯哈德:從特斯拉創始人到反目成仇

馬丁·艾伯哈德和馬斯克作為特斯拉聯合創始人,起初合作無間,但隨時間推移,兩人關係日益緊張,最終演變成公開對立。

2008年,馬斯克出任特斯拉行政總裁,指責艾伯哈德阻礙首款車型Roadster的生產,並對其他運營問題負責,更形容艾伯哈德是他職業生涯中合作過的最糟糕的人。

為回應馬斯克在媒體上的貶低和抹黑,艾伯哈德在2009年對其提起誹謗和誣衊訴訟。案件最終和解,金額未公開。根據協議,馬斯克及另外兩位特斯拉高管JB·斯特勞貝爾和伊恩·萊特,也被允許自稱特斯拉創始人。

現時,特斯拉官網列出馬斯克為聯合創始人。去年,馬斯克再次貶低艾伯哈德,稱其為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最差勁的人」,並表示艾伯哈德幾乎令特斯拉倒閉。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創xAI闖AI界

特斯拉及SpaceX創辦人馬斯克近期在多個行業的創新發展彰顯其持續影響力。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籌資進展顯著,已獲投資者承諾5億美元,目標籌集10億美元。該公司旨在開發先進AI技術,超越馬斯克共同創辦的OpenAI。

X.AI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文件,計劃透過股權發行籌集最多10億美元,已從四名投資者募集約1.35億美元。其旗艦AI產品Grok與OpenAI的ChatGPT等技術競爭。由於在OpenAI發展方向存有分歧,馬斯克離開該公司,現通過xAI重返AI領域,引發與OpenAI行政總裁阿特曼的競爭。

馬斯克繼續領導多家企業,包括特斯拉、SpaceX及Neuralink。特斯拉在電動車及可再生能源方面有重大進展,SpaceX以可重用火箭革新太空業。他的企業還包括專注隧道技術的The Boring Company及研發腦機接口的Neuralink。

馬斯克企業屢創新猷

馬斯克旗下企業近期屢創新猷,彰顯其跨領域影響力。

他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在研發腦機連接技術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旨在實現人腦與電腦直接連接,有望革新醫療保健及人機互動。在馬斯克領導下,特斯拉不斷擴大電動車產品及可再生能源方案,推出Cybertruck、Model Y等新車型,並擴建超級工廠提高產能。

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的星艦計劃進展顯著,成功發射並著陸下一代飛船原型機,目標實現人類移民火星。其隧道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參與多個項目,已在拉斯維加斯完成隧道工程,致力在其他城市擴建隧道網絡,以紓緩交通擠塞。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爭議連連 馬斯克言行惹非議 馬斯克捲入多重風波

億萬富翁、特斯拉和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在其職業生涯中捲入多項爭議,引發各界批評。

Twitter方面,馬斯克恢復一些被用戶視為問題帳戶的使用權限,如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帳戶,並被指違反Twitter關於共享公開身份信息的規則,以及封鎖知名記者,與他聲稱推動的言論自由原則背道而馳。

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中,馬斯克禁止烏克蘭軍方使用其Starlink衛星網絡監視克里米亞沿岸,被視為間接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京,導致平民傷亡。他還建議烏克蘭完全放棄克里米亞,接受其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引發強烈反彈。

此外,馬斯克被指沒有採取足夠措施防止其社交媒體平台X上散布虛假信息和極端主義帳戶。他還支持一些以傳播AI生成的虛假衝突圖像而聞名的帳戶,導致歐盟展開調查。

馬斯克還發表具爭議性的言論,並從事令人質疑的行為,如散布錯誤信息、攻擊被視為敵人的人士,以及報復他認為冤枉自己的個人。他在Twitter上對內容監管的做法也受到批評,認為即使構成騷擾或危及他人生命,也應允許人們自由發言而不承擔後果。

馬斯克醜聞纏身 言行惹非議

馬斯克近年捲入多項爭議,言行備受質疑。2022年10月,他以440億美元收購Twitter並更名為X。

收購後,平台上反猶太和種族主義言論激增。反誹謗聯盟報告指出,馬斯克收購後首24小時內,散布反猶言論的推文和轉推超過1200條。馬斯克亦利用該平台散播仇恨和陰謀論,包括轉發有關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丈夫遇襲的文章。

馬斯克處理X廣告客戶的方式飽受批評。自接管以來,X價值暴跌逾70%,現價值190億美元,440億美元收購,不到收購時的一半。

由於馬斯克支持反猶太陰謀論,迪士尼和華納兄弟等廣告商紛紛從X撤下廣告。他指責廣告商勒索X,並在與《紐約時報》的峰會上就公司前景發表具爭議言論。

此外,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支持反猶太陰謀論及散播錯誤信息,他為支持一項反猶太陰謀論道歉,承認是其發過最糟糕及最愚蠢的帖子。他還因宣傳已被揭穿的「Pizzagate」陰謀論,以及在X上支持具爭議的戰爭帳號而受批評。

馬斯克還面臨與特斯拉有關的法律訴訟,源於2018年一則聲稱已「獲得資金」將公司私有化的推文。

股東發現他發推文時尚未獲得必要財務支持,遂提起訴訟。美國一名地區法官表示,馬斯克的推文欠缺具體內容,行為魯莽,導致特斯拉投資者蒙受120億美元損失。最終,他被裁定無需對股東損失負責,但其魯莽行為飽受批評。

此外,馬斯克在推特上就自選性別代詞發表爭議言論,表示不喜歡自我認同代詞,並以非常規代詞嘲諷,引發各界強烈反對。他與前女友為子女起了X Æ A-12和Exa Dark Sideræl等獨特名字,招致傳媒關注和嘲笑。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台外長:台灣不出售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去年9月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比作夏威夷與美國,引發台灣官員強烈反對,他們強調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馬斯克在中國有重大商業利益,特斯拉上海廠及中國市場佔其全球銷售額很大部分,是他與中國互動的重要因素。對此,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社交媒體回應馬斯克:「聽好了,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更不是待售品!」

另一方面,美國眾議院中共問題特別委員會去信馬斯克,要求駐台美軍能使用SpaceX的軍用衛星通信網絡Starshield,聲稱SpaceX若不提供此服務,可能違反其與五角大樓的合約。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掌控Twitter受批

特斯拉和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掌控Twitter後,引發多方批評。

首先,平台上的仇恨言論顯著增加,研究顯示這與馬斯克上任後出現的網絡欺凌活動及極右翼網民的鼓舞有關。其次,馬斯克將多家主要新聞機構標記為「國家資助」或「政府資助」媒體,惹來強烈反對,更被指違反Twitter政策,致媒體疏離Twitter。

此外,在馬斯克治下,Twitter放寬對俄羅斯政府賬號的限制,無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實施的限制,惹惱部分用戶。馬斯克的收購亦導致大規模裁員,解僱近50%員工,包括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董事長以及法律政策和安全主管等高層,令人憂慮平台缺乏團隊監管和處理仇恨言論。

最後,大眾憂慮馬斯克身為大股東,或會放寬平台上不當內容的審查標準。他有權修改審核程序,廢除向來飽受其批評的「審查制度」,或致令少數族裔及宗教群體更易受仇恨言論傷害。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主宰世界 馬斯克影響力受矚

特斯拉及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的全球影響力備受關注。他創辦多間具影響力公司,包括特斯拉、SpaceX、Neuralink及The Boring Company,推動電動車、可再生能源、可重用火箭及腦機接口等科技發展,改變不同行業。

馬斯克主要透過旗下公司影響相關行業。特斯拉業務遍及全球,促進電動車普及。SpaceX研發可重複使用火箭,提供價格合理太空使用權,顛覆太空業。馬斯克善用社交媒體,在Twitter擁龐大支持者群。其貼文及言論常引起廣泛關注,可左右公眾輿論及市場趨勢,被指有如操控世界。

馬斯克曾與政要討論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及人工智能等議題,展現其影響力及塑造政策討論能力。他透過創業及科技進步取得巨大成就,影響力集中在公司及相關行業,並延伸至公眾輿論及政策討論,被指主宰世界。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權力日增惹憂

馬斯克透過旗下科技平台及公司的所有權,其影響力與日俱增,引起外界對其控制力的憂慮。儘管有人欽佩其創新理念及創業成就,但亦有人對其控制力的潛在後果提出合理關切。馬斯克被視為現實版Tony Stark,如Autopilot車禍及Twitter改制飽受批評,被指控制世界。

有評論指馬斯克收購Twitter後,其在科技、能源、交通及傳媒等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似有意圖控制世界,但支持者認為此乃陰謀論。再者,馬斯克參與環球事務,與政要會面,然而其言論、帖文及行動令人質疑其是否有足夠能力擔任世界領導角色。

隨著馬斯克影響力增長,一些人擔心他可能不會為自己的行為和決定負責。他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表有爭議言論,並捲入公開爭議,引起關注。批評者認為,他缺乏問責制可能會對其控制的公司和整個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馬斯克旗下Tesla及SpaceX等公司在電動車及太空探索等範疇處於領導地位。Twitter收購案令他掌控重要社交媒體平台,惹起言論自由及權力濫用的疑慮。現實中個人欲控制世界非常困難,即使馬斯克的影響力在政府監管及其他企業競爭下亦有限,其具爭議言行亦招致不少反對聲音。

馬斯克公司於各自行業取得主導地位,或會導致壟斷及扼殺創新,限制消費者選擇。馬斯克對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科技發展的追求,亦令人關注其潛在道德問題,擔心科技發展或影響私隱、就業及權力集中等社會議題。傳媒傾向聚焦名人,將馬斯克妖魔化為超級反派的報道吸引點擊。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是世界操控者?

特斯拉和SpaceX創辦人馬斯克透過其企業和技術進步,在全球事務中舉足輕重,能與政要接觸並塑造重要議題討論,被指控制整個世界。馬斯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力不可否認,是塑造當今世界的眾多有影響力者之一。

SpaceX與NASA和五角大樓合作,成為太空探索和國安的關鍵角色;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進步,對全球汽車業和向可持續交通轉型產生影響。馬斯克積極與全球政要會面,包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英國首相蘇納克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等,展現參與全球事務和影響政策決策的意願。

收購前Twitter現X後,馬斯克成為最具影響力社交媒體平台之一的把關者,能放大或封禁個人並影響輿論,其控制被指等同控制整個世界。馬斯克在火箭、電動車和AI等多個行業的財富和控制力賦予他重大經濟實力,能做出影響深遠的決策。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馬斯克言論觸怒中國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特斯拉及SpaceX行政總裁馬斯克因其全球影響力,包括與中國互動,面臨批評。他的行為和言論偶爾引起關注和涉及中國的爭議。

馬斯克領導的特斯拉在中國面臨幾起爭議,包括2021年中國客戶投訴汽車質量問題,引發中國當局調查,以及2019年他在社交媒體讚揚香港抗議者「勇敢」,並批評中國審查制度,引發中國網民強烈反對,損害特斯拉在中國形象。

馬斯克參與全球事務及對各科技平台的控制,引發對其可能影響地緣政治和權力平衡的擔憂。鑑於中美關係複雜,他任何被視為不利中國的行動或言論都可能加劇緊張局勢。

2022年4月,上海因新冠疫情爆發而實施嚴格封城措施,對當地製造業,包括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造成重大影響。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對上海封城措施表示不滿,質疑其必要性。他在電話會議中指封城嚴重損害供應鏈,呼籲上海盡快解封。

馬斯克又在Twitter發文,暗示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可能過於極端,言論引起部分中國網民不滿,認為他對中國防疫努力缺乏尊重。特斯拉上海工廠在封城期間一度停產,其後實施「閉環管理」,員工須在廠內生活和工作以避免感染,以盡快復工。

從商業利益考量,特斯拉在中國設廠並擁有龐大市場,馬斯克需與中國政府維持良好關係,以利公司在華發展。中國政府冀望藉由吸引馬斯克等科技名人,提升其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儘管商業合作密切,但馬斯克推崇的部分理念,如言論自由,與中共意識形態並非完全一致,存在矛盾。馬斯克與中國政府往來密切,引發外界質疑其是否為商業利益妥協自由民主價值。馬斯克在中美間如何平衡,對特斯拉及其他跨國企業在兩國運作,可能起示範作用,影響深遠。

此事件反映跨國企業在華經營面對的挑戰,一方面要遵守中國防疫規定,另一方面疫情對生產經營的衝擊亦令他們備受壓力。企業需在遵守防疫規定與維持生產之間取得平衡,並謹慎管理與中國政府及公眾的關係,以免對業務構成不利影響。

馬斯克對上海封城的批評,亦令外界憂慮其在華業務前景。特斯拉作為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外企之一,一直受中國市場青睞。但馬斯克言論或會影響特斯拉在中國的聲譽及政府關係。事件凸顯跨國企業在疫情下於中國經營的複雜性。

批評者認為,馬斯克為了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可能會在言論自由、信息開放等方面向中共妥協,違背其一貫標榜的自由主義價值觀,其技術和產品或被中共用於監控和宣傳,助長中共威權統治。

有人指出,中國存在人權、勞工權益等問題,但馬斯克似乎對此視而不見,未盡企業社會責任。批評者亦指其在美國大談言論自由,在中國卻迴避敏感話題,展現雙重標準,部分人更認為其只是利己的商人,為自身利益向中共唱和,缺乏道德原則。

不過亦有觀點認為,全球化時代企業須平衡不同市場,馬斯克所為是商業利益驅使下的無奈之舉,不應苛求。總之,馬斯克面臨如何在商業利益與道德價值間取得平衡的難題,其與中共的關係將繼續受外界關注,作為極具影響力的企業家,其選擇無疑具示範意義。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專題:馬斯克與OpenAI反目成仇?

習撐特斯拉 馬斯克謝恩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訪問中國,在為期兩天的行程中受到高官和公眾的熱烈歡迎。他表示反對中美經濟「脫鉤」,強調兩國經濟互聯互通的重要性。

馬斯克與中國外交部、商務部和工信部部長以及商界高層會面,並參觀特斯拉上海工廠,向員工表示感謝,並與上海市高級官員會面。此次訪問旨在加強特斯拉在中國的業務,中國市場對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生產和需求至關重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期間於舊金山與美國商界領袖共進晚餐,包括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旨在穩定中美關係。習近平強調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表示中國無意稱霸或擴張,並肯定中美和平共處的歷史大勢不變。他還與馬斯克會面,表示支持特斯拉在中國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崛起,比亞迪已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暢銷電動車製造商。曾對中國汽車製造商不以為然的馬斯克,現也承認中國電動車或對美國汽車製造商構成影響。

中國企業提供各種價位的電動車選擇,而美國汽車製造商仍專注高價豪華車型。中國電動車崛起引發全球汽車業競爭,美國汽車產業價值1040億美元,數百萬就業崗位岌岌可危。美國汽車製造商需開發更多平價電動車以與中國品牌競爭。

2022年10月,特斯拉宣佈大幅下調其在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價格,降幅高達9%。此次降價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第二次降價,旨在刺激銷量,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此舉在中國消費者中引發不同反應:部分潛在買家歡迎這一決定,認為降價使特斯拉汽車更加實惠;

然而,一些現有車主卻對此表示不滿,認為降價貶低他們的購車決定,導致車輛貶值,他們甚至組織抗議活動,要求特斯拉提供補償。儘管特斯拉採取一些措施來緩和車主的不滿情緒,但成效有限。

特斯拉此次降價引發外界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加劇的討論。隨著越來越多汽車品牌進入這一領域,價格競爭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希望通過降價策略鞏固其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降價行動利弊參半,凸顯品牌在定價策略上需在銷量與品牌忠誠度之間尋求平衡。同時反映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