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華春瑩升任中國副外長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27日讯】

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晉升副外長。任內十一載留下「中國人為何不能用推特和臉書?」等金句。發言人汪文斌據報將離任,或出任「重要國」大使。

華春瑩,2019年

現年54歲的華春瑩以犀利言辭見稱,被視為中國戰狼外交代表。擔任發言人面對外媒近11年,經常就各種議題反駁外界指控,捍衛中方立場,留下多句「金句」。

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咄咄逼人從來不是我們的外交傳統。但是,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面對霸權霸凌,毛澤東同志早就講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不會被脅迫訛詐。如果有些人因為中國面對毫無底線的攻擊、抹黑和謾罵做出回擊、說明事實真相,就把中國外交稱作「戰狼」外交的話,那麼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了維護國家的榮譽與尊嚴,為了維護國際的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
——華春瑩記者會,2020年12月10日

在新冠疫情期間,她呼籲美國開放馬里蘭州德特里克堡實驗室接受調查,以回應特朗普政府指控武漢實驗室是病毒起源。此外,她亦多次駁斥外媒錯誤報道,包括《紐約時報》報道指,中國和俄羅斯情報部門竊聽時任總統特朗普的私人蘋果手機。

看這個報道感覺現在美方有一些人真的在不遺餘力地角逐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如果很擔心這個蘋果手機被竊聽的話,可以改用華為手機。
——華春瑩記者會,2018年10月25日

特朗普其後在推特否認《紐約時報》報道,指其iPhone非被中、俄竊聽,只使用政府電話及少用的政府手機。

華春瑩亦指控美方利用所謂「產能過剩」問題作為針對中國的「新敘事陷阱」。華府及盟友正加強打擊他們所指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過剩產品的行為。

華春瑩時常抨擊西方官員對華指責,並質疑美國「雙重標準」。去年初,華春瑩就美國國會大廈被衝擊一事發言,並將之與2019年「香港七一衝突」立法會大樓被衝擊相比,質疑美方為何稱美國國會山莊示威者為「暴徒」,但視香港示威者為「民主英雄」。

當時美國官員、議員,還有一些媒體,他們對香港用的是甚麼詞?現在他們對美國用的又是甚麼詞呢?幾乎都眾口一詞譴責,說這是「暴力事件」,這些人是「暴徒」、「極端分子」、「惡棍」,是「恥辱」。但當年他們形容香港的那些暴力示威者時,用的是甚麼詞?你剛才也提到了,是「亮麗風景線」,把這些暴力示威者美化成「民主英雄」,說「美國人民和他們站在一起」。
——華春瑩記者會,2021年1月7日
立法會會議廳,2019年7月1日
國會大廈外聚集的人群,2021年

2021年2月,香港建制派傳媒中評社引述美聯社報道,中國外交賬號在推特、臉書的數量分別增加三倍和兩倍,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反問有否調查過外國媒體和外交官使用微信、微博的情況?為何外國人可用中國社媒平台,中國人卻不可使用推特和臉書?

说到推特账号数量,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调查过有多少外国媒体和外交官使用微信、微博?为什么外国人可以使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而中国人就不可以使用推特和脸书呢?这只是增加一种同外国民众分享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而已。
——華春瑩記者會,2021年2月18日

推特、Facebook、谷歌等皆被中國防火長城禁用,華春瑩回應引起網上嘲諷「問得好」,「華春瑩代表廣大網民提出他們不敢提的問題」。

2021年3月,華春瑩在記者會上指控西方抹黑中國,強調新疆少數民族被強迫勞動是子虛烏有。她舉起美國「黑奴」採收棉花的黑白相片,以及中國機械採收棉花的彩色照,稱中國棉田機械化率達4成,所以「中國不存在強迫勞動」。美國《新聞周刊》報道,華春瑩拿出的「黑奴」照,其實是1967至1969年間在德州Ferguson Unit監獄拍攝的囚犯勞動相片。

華春瑩於2020年2月3日記者會表示,中國政府自1月3日起,共30次向美方通報疫情資訊和防控措施,兩國疾控中心多次就疫情溝通。

香港《蘋果日報》將之理解為華春瑩「失言洩露」從1月3日起已通報美方「疫情嚴重」,台灣中央廣播電臺則認為「網民質疑你給美方說30次、給國民說幾次。[...]但由於中國民眾普遍在1月20日鍾南山警告後才知事態嚴重,引發國內怒火」。

2017年12月,日本記者詢問關於旅日大熊貓「香香」時,華春瑩誤將「香香」聽成時任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杉山」,並回答希望日方按中日四點共識和四個聯合檔案妥善處理問題。隨後有中國記者指正,華春瑩恍然大悟並當場大笑。

2011年,華春瑩

華春瑩推特金句

2020年,華春瑩開設推特賬號,粉絲達250萬,成為北京在西方社媒推廣自身敘事重要渠道。她與時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Morgan Ortagus互相發推文,反駁美方對中國抗疫政策缺乏透明度的批評。

隨時歡迎到中國,在街上隨便找人聊天、享受自由。
——華春瑩推文,2020年4月9日

Ortagus 2020年4月發推文:「美國歡迎中國共同抗擊新冠疫情。我們促請北京分享所有病毒數據、允許國際調查疫情源頭,並確保公民言論自由。真正的合作需要透明度和實際行動,而非只有口號。」

華春瑩回應指:「隨時歡迎到中國,在街上隨便找人聊天、享受自由。不過,當Brett Crozier艦長寫信拯救千名生命被解職,醫護人員反映工作環境也遭解僱,何來『自由與透明 』?」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委員Brendan Carr同日發推文,要求與「疫情吹哨人」謝琳卡和艾芬醫生、中國公民記者陳秋實、方斌和李澤華、維權人士許志永、中國房地產企業家任志強及法學家許章潤「聊天」。

華春瑩官方推特帳號於2020年2月讚好六四事件後曾入獄的唐柏橋貼文,該貼文呼籲習近平下台並向中國民眾謝罪,傳媒猜測可能是「手滑誤操作」,之後其帳號所有讚好推文已清空。

六四事件,美國大使館前拍攝到的解放軍坦克
百度地圖顯示,台北市共有山東餃子館38家,山西麵館67家。味覺不會欺騙。台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終將回家。
——華春瑩推文,2022年8月7日

2022年8月,華春瑩在推特指出「台北市有38家山東餃子館和67家山西麵館,因此台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Ortagus回應,在中國有超過8500家肯德基餐廳,味覺不會騙人,中國一直都是肯塔基州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終將回家。

Ortagus 2020年5月曾發推文:「中共違諾27年對香港人的承諾,實為不恥。此乃歷史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抗議中共霸凌行徑,堅持與香港人民並肩捍衛法治。」華春瑩用Black Lives Matter口號簡潔回應:「I can't breathe.(我無法呼吸)」

研究表明,在清除極端主義的過程中,新疆維吾爾族婦女思想得到解放,性別平等和生殖健康得到促進,使她們不再是生育機器。他們更加自信和獨立。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布推文稱,2021年1月8日

推文由中國駐美大使館發佈,文中引述官媒《中國日報》報道指,2018年新疆維吾爾婦女生育率下降,乃因婦女自願接受節育,而非西方指控的強制絕育。推特最終以「非人性化(dehumanizing)」為由刪除推文,指推文違反推特規定。

推特發言人:「我們禁止基於宗教、種姓、年齡、殘障、病重、國籍、種族或民族而非人道地對待某些群體。」

華春瑩於記者會指,中方感疑惑,冀推特維持中立,勿對此問題施加雙重標準,並須分辨謬誤與事實。她指,網上存有針對中國的假消息及炒作,使館有責任澄清真相。她亦指,美國因社交媒體充斥陰謀論和虛假資訊深受其害,中國亦深受其害。

2020年5月,華春瑩在英文推特悼念中國駐以色列大使杜偉逝世時,拼錯同事(colleague)和以色列(Israel),並將哀悼(condolences)致予逝者本人而非家屬朋友,其後改正推特錯誤。

中國與美國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將人民放在第一位,而美國是金錢與政治掛帥。中國發現問題並不斷改革、進步,美國政治家卻對國內問題充耳不聞,致力於「甩鍋」的遊戲。
——華春瑩推文金句,2021年1月2日

近年中美關係惡化,華春瑩多次攻擊美國政策,包括以色列-加薩戰事。上月28日,她推特發布照片和影片截圖,批評美警鎮壓大規模反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校園示威,她說:「還記得當這些抗議活動發生在其他地方時,美國官員是如何反應的嗎?」

2011年,華春瑩

華春瑩是誰?

華春瑩1970年4月出生於江蘇淮安,父親曾任當地縣紀委書記,她隨母姓,已婚,育有一女。她199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英語專業後,加入外交部工作。

2021年10月,華春瑩晉升外長助理,分管新聞、禮賓及翻譯工作,開始更多在社交平台發文,展示中國「軟實力」,包括分享美國總統拜登手機內國家主席習近平年輕時訪美的相片,以及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訪問法國的片段。

華春瑩自2012年起任外交部發言人,是在任時間最長發言人,2017年兼任新聞司司長,2021年再兼任部長助理。2019年接替陸慷出任新聞司司長,是改革開放以來首位女性新聞司司長。

華春瑩是繼傅瑩後第三位女性外交部副部長,亦是現任五位副部長中最年輕和唯一的女性。華春瑩在外交部工作逾30年,曾在西歐司、歐洲司、新聞司、駐新加坡使館及駐歐盟使團任職。

另一名發言人汪文斌上周五(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以「我們再見」作結,在記者會後與記者握手合影。香港《星島日報》引述消現場息指,汪文斌即將卸任發言人,不排除赴「重要國家」出任大使。

《星島日報》引述消息指,汪文斌是正局級幹部,「履歷豐富,沉穩幹練」,汪或將出任「重要國家」大使或其他要職。

感謝大家出席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我們再見!
——汪文斌,2024年5月24日

53歲的汪文斌畢業於外交學院,曾任前外長、國務委員唐家璇秘書,2013年任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副司長,2018年任中國駐突尼斯大使,2020年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兼發言人。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