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华春莹升任中国副外长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27日讯】

北京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晋升副外长。任内十一载留下“中国人为何不能用推特和脸书?”等金句。发言人汪文斌据报将离任,或出任“重要国”大使。

华春莹,2019年

现年54岁的华春莹以犀利言辞见称,被视为中国战狼外交代表。担任发言人面对外媒近11年,经常就各种议题反驳外界指控,捍卫中方立场,留下多句“金句”。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咄咄逼人从来不是我们的外交传统。但是,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国人的气节。面对霸权霸凌,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不会被胁迫讹诈。如果有些人因为中国面对毫无底线的攻击、抹黑和谩骂做出回击、说明事实真相,就把中国外交称作“战狼”外交的话,那么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与尊严,为了维护国际的公平与正义,就做“战狼”又何妨?
——华春莹记者会,2020年12月10日

在新冠疫情期间,她呼吁美国开放马里兰州德特里克堡实验室接受调查,以回应特朗普政府指控武汉实验室是病毒起源。此外,她亦多次驳斥外媒错误报道,包括《纽约时报》报道指,中国和俄罗斯情报部门窃听时任总统特朗普的私人苹果手机。

看这个报道感觉现在美方有一些人真的在不遗余力地角逐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如果很担心这个苹果手机被窃听的话,可以改用华为手机。
——华春莹记者会,2018年10月25日

特朗普其后在推特否认《纽约时报》报道,指其iPhone非被中、俄窃听,只使用政府电话及少用的政府手机。

华春莹亦指控美方利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作为针对中国的“新叙事陷阱”。华府及盟友正加强打击他们所指中国向全球市场倾销过剩产品的行为。

华春莹时常抨击西方官员对华指责,并质疑美国“双重标准”。去年初,华春莹就美国国会大厦被冲击一事发言,并将之与2019年“香港七一冲突”立法会大楼被冲击相比,质疑美方为何称美国国会山庄示威者为“暴徒”,但视香港示威者为“民主英雄”。

当时美国官员、议员,还有一些媒体,他们对香港用的是什么词?现在他们对美国用的又是什么词呢?几乎都众口一词谴责,说这是“暴力事件”,这些人是“暴徒”、“极端分子”、“恶棍”,是“耻辱”。但当年他们形容香港的那些暴力示威者时,用的是什么词?你刚才也提到了,是“亮丽风景线”,把这些暴力示威者美化成“民主英雄”,说“美国人民和他们站在一起”。
——华春莹记者会,2021年1月7日
立法会会议厅,2019年7月1日
国会大厦外聚集的人群,2021年

2021年2月,香港建制派传媒中评社引述美联社报道,中国外交账号在推特、脸书的数量分别增加三倍和两倍,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华春莹反问有否调查过外国媒体和外交官使用微信、微博的情况?为何外国人可用中国社媒平台,中国人却不可使用推特和脸书?

说到推特账号数量,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调查过有多少外国媒体和外交官使用微信、微博?为什么外国人可以使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而中国人就不可以使用推特和脸书呢?这只是增加一种同外国民众分享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而已。
——华春莹记者会,2021年2月18日

推特、Facebook、谷歌等皆被中国防火长城禁用,华春莹回应引起网上嘲讽“问得好”,“华春莹代表广大网民提出他们不敢提的问题”。

2021年3月,华春莹在记者会上指控西方抹黑中国,强调新疆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是子虚乌有。她举起美国“黑奴”采收棉花的黑白相片,以及中国机械采收棉花的彩色照,称中国棉田机械化率达4成,所以“中国不存在强迫劳动”。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华春莹拿出的“黑奴”照,其实是1967至1969年间在德州Ferguson Unit监狱拍摄的囚犯劳动相片。

华春莹于2020年2月3日记者会表示,中国政府自1月3日起,共30次向美方通报疫情资讯和防控措施,两国疾控中心多次就疫情沟通。

香港《苹果日报》将之理解为华春莹“失言泄露”从1月3日起已通报美方“疫情严重”,台湾中央广播电台则认为“网民质疑你给美方说30次、给国民说几次。[...]但由于中国民众普遍在1月20日钟南山警告后才知事态严重,引发国内怒火”。

2017年12月,日本记者询问关于旅日大熊猫“香香”时,华春莹误将“香香”听成时任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并回答希望日方按中日四点共识和四个联合档案妥善处理问题。随后有中国记者指正,华春莹恍然大悟并当场大笑。

2011年,华春莹

华春莹推特金句

2020年,华春莹开设推特账号,粉丝达250万,成为北京在西方社媒推广自身叙事重要渠道。她与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Morgan Ortagus互相发推文,反驳美方对中国抗疫政策缺乏透明度的批评。

随时欢迎到中国,在街上随便找人聊天、享受自由。
——华春莹推文,2020年4月9日

Ortagus 2020年4月发推文:“美国欢迎中国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我们促请北京分享所有病毒数据、允许国际调查疫情源头,并确保公民言论自由。真正的合作需要透明度和实际行动,而非只有口号。”

华春莹回应指:“随时欢迎到中国,在街上随便找人聊天、享受自由。不过,当Brett Crozier舰长写信拯救千名生命被解职,医护人员反映工作环境也遭解雇,何来‘自由与透明 ’?”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委员Brendan Carr同日发推文,要求与“疫情吹哨人”谢琳卡和艾芬医生、中国公民记者陈秋实、方斌和李泽华、维权人士许志永、中国房地产企业家任志强及法学家许章润“聊天”。

华春莹官方推特账号于2020年2月赞好六四事件后曾入狱的唐柏桥贴文,该贴文呼吁习近平下台并向中国民众谢罪,传媒猜测可能是“手滑误操作”,之后其账号所有赞好推文已清空。

六四事件,美国大使馆前拍摄到的解放军坦克
百度地图显示,台北市共有山东饺子馆38家,山西面馆67家。味觉不会欺骗。台湾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终将回家。
——华春莹推文,2022年8月7日

2022年8月,华春莹在推特指出“台北市有38家山东饺子馆和67家山西面馆,因此台湾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Ortagus回应,在中国有超过8500家肯德基餐厅,味觉不会骗人,中国一直都是肯塔基州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终将回家。

Ortagus 2020年5月曾发推文:“中共违诺27年对香港人的承诺,实为不耻。此乃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抗议中共霸凌行径,坚持与香港人民并肩捍卫法治。”华春莹用Black Lives Matter口号简洁回应:“I can't breathe.(我无法呼吸)”

研究表明,在清除极端主义的过程中,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思想得到解放,性别平等和生殖健康得到促进,使她们不再是生育机器。他们更加自信和独立。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布推文称,2021年1月8日

推文由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文中引述官媒《中国日报》报道指,2018年新疆维吾尔妇女生育率下降,乃因妇女自愿接受节育,而非西方指控的强制绝育。推特最终以“非人性化(dehumanizing)”为由删除推文,指推文违反推特规定。

推特发言人:“我们禁止基于宗教、种姓、年龄、残障、病重、国籍、种族或民族而非人道地对待某些群体。”

华春莹于记者会指,中方感疑惑,冀推特维持中立,勿对此问题施加双重标准,并须分辨谬误与事实。她指,网上存有针对中国的假消息及炒作,使馆有责任澄清真相。她亦指,美国因社交媒体充斥阴谋论和虚假资讯深受其害,中国亦深受其害。

2020年5月,华春莹在英文推特悼念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杜伟逝世时,拼错同事(colleague)和以色列(Israel),并将哀悼(condolences)致予逝者本人而非家属朋友,其后改正推特错误。

中国与美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将人民放在第一位,而美国是金钱与政治挂帅。中国发现问题并不断改革、进步,美国政治家却对国内问题充耳不闻,致力于“甩锅”的游戏。
——华春莹推文金句,2021年1月2日

近年中美关系恶化,华春莹多次攻击美国政策,包括以色列-加萨战事。上月28日,她推特发布照片和影片截图,批评美警镇压大规模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校园示威,她说:“还记得当这些抗议活动发生在其他地方时,美国官员是如何反应的吗?”

2011年,华春莹

华春莹是谁?

华春莹1970年4月出生于江苏淮安,父亲曾任当地县纪委书记,她随母姓,已婚,育有一女。她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后,加入外交部工作。

2021年10月,华春莹晋升外长助理,分管新闻、礼宾及翻译工作,开始更多在社交平台发文,展示中国“软实力”,包括分享美国总统拜登手机内国家主席习近平年轻时访美的相片,以及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访问法国的片段。

华春莹自2012年起任外交部发言人,是在任时间最长发言人,2017年兼任新闻司司长,2021年再兼任部长助理。2019年接替陆慷出任新闻司司长,是改革开放以来首位女性新闻司司长。

华春莹是继傅莹后第三位女性外交部副部长,亦是现任五位副部长中最年轻和唯一的女性。华春莹在外交部工作逾30年,曾在西欧司、欧洲司、新闻司、驻新加坡使馆及驻欧盟使团任职。

另一名发言人汪文斌上周五(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以“我们再见”作结,在记者会后与记者握手合影。香港《星岛日报》引述消现场息指,汪文斌即将卸任发言人,不排除赴“重要国家”出任大使。

《星岛日报》引述消息指,汪文斌是正局级干部,“履历丰富,沉稳干练”,汪或将出任“重要国家”大使或其他要职。

感谢大家出席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我们再见!
——汪文斌,2024年5月24日

53岁的汪文斌毕业于外交学院,曾任前外长、国务委员唐家璇秘书,2013年任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副司长,2018年任中国驻突尼斯大使,2020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兼发言人。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