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賽與慢跑賽日益密集期間 慢跑專家建議應量力而為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07年11月18日訊】

日前,第25屆新光登高賽甫於台北落幕,但是,依照台北地區近兩月的賽會行程,不難看出登高賽與眾多慢跑比賽,陸續竄出的密集程度,當中,包括今日的台中市舒跑杯、下週的台北101登高與東吳超級馬拉松、下個月的ING台北國際馬拉松等各型比賽,而在這些耐力賽密集的期間,加上台灣地區的不穩定天候,對於職業或業餘的參賽者,多多少少都會造成練習或準備上的變化,因此,在防護或準備上,每個步驟幾乎不能短缺。

以上週的全民健走日而言,健走運動誠如先前,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蔡煌瑯副主委所言:「與慢跑一樣,只要簡單的衣著,不要什麼成本,就可以實行」。確實,簡單的配備就可以實行健走運動,但相較於慢跑,又有所差異。

根據東吳大學郭豐洲老師的看法,他表示:「慢跑平時就可以訓練,但許多人對於比賽,卻有很不好的觀念,可能有的人想說去玩玩,去挑戰目標,但是會因為每個人的體能因素,會有所差異,一下子貿然去衝長距離的競賽,這點我絕對不建議,再者,就像您(指Brock,訪問者)提及的101登高賽,可能會有人忽略掉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參賽過的人,或是平時就有在訓練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如何去準備。」另外,在參賽觀念部份,郭宗智老師也認為:「不要為了要挑戰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而過於勉強自己,只要盡力而為即可。」

當提及三月份國道馬拉松發生選手意外死亡的意外,慢跑界前輩郭宗智、郭豐洲老師、中華馬拉松協會盧瑞山教練的看法不一,其中,郭豐州表示,「氣候的轉變,可能是間接因素,因為正常來說,一般有在訓練的跑者,應該要知道如何調整訓練時的衣著,以適應各種氣候的變化。」但是,盧瑞山認為,「如果氣候在一至兩天內有大轉變,那對於選手的成績一定有莫大的影響,所以不能完全說是間接因素,因為氣候的適應會因人而異。」

雖然各專家對於氣候因素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表示:「無論何種因素,一定要問問你自己『準備好了沒?』沒有事前的準備,貿然來參賽是絕對不行的!」

次之,新光人壽的孫金城先生在昨日接受Brock問到關於「登高賽」的一些問題時,他表示:「一般而言,大部分的跑者會先以心肺耐力做為訓練的首要目標,雖然這個準備的方向沒錯,但在大樓內進行的登高比賽,各大樓的樓梯幅度差距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膝蓋的保養上,宜應更加注意。」

而在運動結合科技的部份,除了工研院曾以ChampionChip的計時系統,在台灣的各大比賽聞名外,郭豐洲老師也表示:「陽明醫院在近期,開始進行所謂的檢測系統實驗,目標是希望藉由這系統,了解參賽者的體能狀況,當選手可能會有任何意外或是風險時,監測系統就會以特有的顏色進行區別,賽會人員就可以視情況,請求參賽者退出比賽,這些也都是為了安全的因素而設置的。」

因此,當要進行一項慢跑的比賽或是訓練,台灣地區的慢跑界專家,則是以「安全」為第一優先的考量下,建議參與比賽的選手,無論業餘或職業,都應該量力而為,不要過於勉強,有了事前的準備,才能安心地比賽。

消息來源

原創報導
這篇文章含有維基記者第一手新聞。請參看對話頁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