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評局:中文科文憑試考生混淆蘇軾和李白
【2020年11月5日訊】
-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Category:謝沈智慧
-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掀激烈衝突 香港反送中大三罷五週年
-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特朗普稱會否決國防授權法
-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Category:國歌法
-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雨傘運動十年
-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香港廿三條首例 男子穿光復香港衫認罪
-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Category:香港教育局
-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Category:太子站襲擊事件
-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香港教師:颱風下堅持全校升國旗
-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831五周年 港民悼念被查
香港考評局出版的《試題專輯》總結了剛過去文憑試中考生的表現。其中在中文試題,不同的試卷中出現了很多錯別字;有考生將蘇軾與李白混淆。
在中文寫作能力方面,《專輯》指考生引用篇章時,有考生誤將蘇軾、歐陽修視為李白、杜甫;有的文章堆砌例子或舉例不當。
其中一道題要求考生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能否「微笑以對」。有的考生以面對師長的懲處為例,提到微笑給人「知錯能改」的感覺。而《專輯》則批評其 「於理不合」,質疑被責難時仍嘴角上揚,談何歉疚。
至於閱讀卷,《專輯》指難度與往年差不多,但今年考生審題能力不足。很多人都是看完題後就答題。有的人甚至抄襲原文,答錯題。《專輯》舉例部分考生未能分辨 「囑咐」、「吩咐」和「叮嚀」的分別,對詞義的把握不準確。
而中文科部分考卷,其中有考生寫錯「壘」字,和「宗旨」寫錯為「忠旨」、「勇(踴)躍」、「魚利(餌)」及「墨守繩(成)規」等;在中國歷史科試題,有考生將「無為而治」寫成「無謂而治」、「開源」寫成「開元」、「孝文帝」寫成「考文帝」。
《專輯》還提到,網絡媒體的普及和圖像訊息的泛濫。很多人「看讀」文章而不是「閱讀」,忽略了文中的細節。《專輯》建議考生廣泛閱讀,多關注時事,拓寬視野。
考評局在中史科《試題專輯》批評,考生將史實與張冠李戴混為一談,第二份試卷要求考生說明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撰寫《史記》的背景和特點,有的考生誤認為宋代史學家司馬光。
當被問及清末婦女參加革命運動的情況時,有的考生誤認為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宋氏三姐妹,包括有考生舉例何香凝從民國時期加入人大、政協,促進男女平等。
其中一份歷史試卷的必考題問考生是否同意「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引起爭議,最終考評局取消了這道考題。報告列明,這道分題將不會被列入《專輯》。
考評局通識科《試題專輯》指,指出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的必答題「並無要求考生評價香港現時的新聞自由狀況」,稱整體考生表現欠佳,只能從資料中較單一項目的數據歸納特徵,稱部分考生未能分辨數據反映的是「意見」還是「事實」。
延伸閱讀
- 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倡通識科維持必修必考,維基新聞,2020年9月23日
- 香港教育局:開考前已知悉文憑試試題是「設局嫁禍」,維基新聞,2020年5月17日
- 楊潤雄:文憑試中英文口試取消,筆試延至4月24日,中小學幼稚園復課無限期延遲,維基新聞,2020年3月21日
- 香港海關打擊網上販賣盜版文憑試教學筆記,維基新聞,2020年5月17日
消息來源
- 文憑試中史科考生混淆史實 誤認司馬光是司馬遷,星島日報,2020年11月4日。
- 馮琪雅,【DSE2020】中文作文「解錯題」情況比以往多 考評局:考生誤將蘇軾當李白,香港經濟日報,2020年11月4日。
- 蕭穎妍,考評局總結今屆文憑試考生表現 中文科多錯別字蘇軾李白被混淆,無綫新聞,2020年11月4日。
- 鄺曉斌 胡家欣,DSE 2020│中文閱讀卷範文掌握不理想 作文堆砌例子掉亂蘇軾李白,香港01,2020年11月4日。
- DSE中文科考生作文張冠李戴 蘇軾歐陽修誤當李白杜甫,蘋果日報,2020年11月4日。
- 作文解錯題 蘇軾歐陽修誤當李白杜甫,蘋果日報,2020年11月4日。
- 文憑試中文科考生 誤把蘇軾當李白,頭條日報,2020年11月4日。
- 鄺曉斌,DSE 2020│通識問新聞自由國家安全「 兩難」 考生不分意見或事實,香港01,2020年11月4日。
- 姬文風,通識試題涉誤導 意見事實分不清,文匯報,2020年11月5日。
- DSE通識科問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兩難 評卷參考:立場不同媒體可發揮監察作用,蘋果日報,2020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