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国港谍案初步聆讯 经贸办官员旁听迟到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24日讯】

香港驻英经贸办间谍案,被告驻伦敦经贸办经理袁松彪(63岁)及香港男子卫志梁(38岁)昨(24日)中央刑事法院再应讯。港经贸办官员未能透过正门进入法院,曾尝试从律师、陪审团和传媒通道进入,后被指示到公众入口排队;亦因不谙法院保安规定,致错过大部分聆讯时间,直至将近结束时方入庭旁听。

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正门

英国刑事制度规定,皇家法院审理的案件,包括国安法案件,均须由陪审团审讯。香港国安法案件不强制要求陪审团审讯

两人获准以相同条件续保,毋须佩戴电子脚镣,但须交出旅游证件、不得离境、遵守宵禁、每周向警方报到,并接受警方检查通讯软件对话纪录。案件将于10月25日进行第三次初步聆讯及审前复核,预计明年2月10日在京士顿皇家法院开审,为期四至六周。

控方因第三被告、前英国皇家海军队战队成员Matthew Trickett(37岁)在保释期间身亡,终止对他的起诉。Trickett于19日在Maidenhead公园内被发现身亡,英国警方正调查这起“不明原因”死亡事件。

辩方表示,案件主要依赖电子文件证据,目前尚未确定会否传召专家证人,但不排除有专家出庭,证明电子证据的真确性。

案件管理聆讯约半小时,袁松彪全程戴口罩,表情冷淡。离庭时,袁在记者簇拥下,尝试登上德士,但遭一名英国男子以已预约为由拒载。袁与律师继续步行,最后截另一辆德士离去,未回应记者提问。卫志梁今日全程未戴口罩,精神奕奕,不时望向记者镜头。

法官驳回袁松彪代表律师,提出修订须报备电脑使用之保释条件的请求。

袁松彪为前香港警司,卫志梁曾任希斯路机场边防人员、即英国边境部队及特警。控方指控两人利用经贸办官方银行户口,向英国私人保安公司付款,监视被港警国安处通缉的社运人士,罗冠聪、蒙兆达及刘祖迪等在英港人。

两人被控于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5月2日期间,协助境外情报部门在英国进行资讯收集、监视和欺诈,以及在5月1日强行进入一处英国住宅,触犯《2023年国家安全法》下的“外国干预”罪。

案件于本月13日在西敏裁判法院首次提讯时,控方曾反对Trickett保释,理由是他在还押期间有自杀倾向,包括向看守人员表示一旦获释将自杀,因此要求继续还押以确保其人身安全。

辩方则指Trickett需服用睾酮素,但在还押期间得不到该药物,导致情绪低落及有自残倾向,因此申请准许保释,改为定期到警署报到。最终法庭批准辩方的保释申请。

本月13日上庭后,Trickett一直不肯步出法院大楼,直至法院最后关门前一刻,他才掩面狂奔离去。自由亚洲电台摄记追访他亦告失败。

Trickett除被控协助香港情报机构,亦曾担任特区高官访英期间保镖。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今年1月出席伦敦教育技术及设备展览会(BETT Show)期间,Matthew Trickett一直在旁戒备,在蔡与参展师生合照时被拍到身影。

同案另一被告卫志梁,在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去年4月访英被香港示威者拦截期间,曾坐在其中一辆涉事七人车的副驾驶位置,相信是为许正宇提供保安服务。

Trickett出生于1987年,19岁入伍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7年升任“分遣队长”(detachment commander)。2021年加入英国边境局,后调任移民局,今年2月21日到职。

港经贸办官员未做功课 险错过旁听

伦敦经贸办副处长黄凯铃和助理处长胡文匡未能透过正门进入法院,亦因不谙法院保安规定,错过聆讯大部分时间,直至将近结束时方入庭旁听。两人起初未找到正确入口,曾尝试从律师、陪审团和传媒通道进入,后被指示到公众入口排队。

两人欲由正门进入法院,但保安拒绝并指示他们使用远处公众听审通道。两人低头用手机避开记者镜头,黄凯铃偶尔望向法院外墙。

两人9时30分开始排队,但因未做功课,临到法院门口才知须将手提电话、大袋寄存,一度离开将物品存放附近商店,每袋每日5英镑;10时14分重新排队,聆讯1分钟后即开始,直至10时42分将近结束时方入内。期间,庭内律师与法官讨论程序细节,庭外公众排长龙旁听。

首被告袁松彪9时18分在律师陪同下抵达法院,未回应记者提问。次被告卫志梁随后亦到达,就Trickett离世对案件影响保持沉默。法院外本地及国际媒体云集,保安森严,公众需核实身份及接受随身物品搜查,禁带智能产品入内。

商经局局长丘应桦本月23日与英国副总领事会晤,就香港驻伦敦经贸办事件表达关注,促请英方尽速公开据报被捕的英国入境部门人员死亡详情,让公众知悉事实,免生揣测。

丘重申,英方须公正处理事件,保障被捕人合法权益,确保经贸办正常运作。丘强调,经贸办职责为加强香港与当地各界联系,促进经贸、艺文交流,提升香港优势认知,维护本港利益。

声明指,经贸办恒常工作包括举办活动、提供保安以顺利进行,并统筹特区官员访问行程,安排保安及交通,确保访问顺畅安全,同时作出适当保安安排,保障办公室及人员安全;经贸办活动皆“依法进行”,英国政府有义务确保经贸办正常运作,活动有序开展。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本月24日批评英方以国安为由捏造案件,污名化中国,任意拘捕起诉在英中国公民,阻碍香港驻伦敦经贸办正常运作,对此深表不满及坚决反对;称英方虚假指控及恶劣行径亵渎法治精神,以国安为名行政治操弄,严重侵犯在英中国公民权益,损害中英关系及英国形象。

中方强烈敦促英方立即纠正错误,切实保障在英中国公民权益及香港驻伦敦经贸办正常履职,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及机构正当合法权益。英国本月14日曾传召中国大使抗议英国港谍案,香港特首李家超同日证实与袁松彪为硕士同学,声称印象仅限于毕业相。

传媒报道受限

英国伦敦警察厅上周一(13日)宣布检控三名男子违反《英国国安法》,包括现任香港政府驻伦敦经贸办行政经理、63岁前警司袁松彪。同日流传的“起诉书”详述控方案情,被指是检控方案情撮要,点名多名知名社运人士,但英国主流媒体报道未提及。

根据英国《1998年罪行与治安法案》第52(a)条,案件交付陪审团审讯前,传媒报道受限,仅可报道基本资料、控罪摘要等,不可报道案中任何证据、被告定罪纪录等可构成偏见的内容,违者可被检控,罚款无上限,涉事编辑更可能面临最高两年监禁。

英国《1981年藐视法庭法案》规定案件“进行中”时,传媒不得报道对司法程序构成重大风险的内容,违者可被罚款及监禁。

香港的报道限制与英国相若。根据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条例》第9P条,除非法庭认为有利社会公正,否则媒体只能报道被告姓名、罪行、法庭、法官、律师姓名、保释结果及条件、案件押后安排等6项资讯,违例者最高可被判罚5万元及监禁6个月。

“9P条”源于法律改革委员会报告,旨在防止潜在陪审员因保释聆讯中披露的被告品格、犯罪纪录等资料产生偏见,影响被告获得公平审讯的权利,同时保护被告即使最终无罪,也不会因已公开的资料而名誉受损。

香港《裁判官条例》第87A条规定,任何人不得报道案件由裁判法院交付高等法院审理或判刑的程序中的详细内容,以防陪审团因此对被告产生偏见。但被告有权要求法官解除限制,以吸引证人协助,违者可处罚款1万元及监禁6个月。

驻伦敦经贸办有何任务?

香港与英国近年关系恶化,源于2019及2020年香港民主运动。英国批评香港当局在运动后期镇压反对势力,而香港则不满英国庇护运动人士。

叶刘淑仪本月19日接受访问时表示,驻伦敦经贸办的性质已有所改变,被指控的搜集情报只是留意仇华议员及流亡港人的活动,“他们有那么多反华分子,也有一些香港流亡的人士在那里,不断要求针对香港,他们都有责任去留意和报道。可能所谓搜集情报,只不过做这些工作而已。”

对于英国的指控,叶刘淑仪认为要视乎事实根据,并指英方引用去年通过的国安法,涵盖面很广,“英国引进了等同外国势力的罪行,他就用这条新的法例针对我们的经贸办事处的人员,我认为他一定要交出非常坚实的证据。我相信我们政府,以及国家一定会极力捍卫我们合理的权益。”

叶刘指出,驻伦敦经贸办的未来角色及定位已经收缩,办事处搬迁后面积不及以往,昔日经常安排部长访港及游说国会议员,但现时性质有所改变,“英国已经极少部长级以上的官员来,国会议员也极少。反而有批仇华的议员,以及香港一些流亡分子在那里搞事,时常都推出一些议案针对香港,甚至要求制裁,经贸办都要留意的。”

她强调,经贸办必须留意仇华议员及流亡港人的活动,“可能所谓搜集情报,就是留意这些发展。”并指驻港领事也会留意香港发展。叶刘淑仪承认,经贸办性质已改变,从前负责游说议员、安排访港等,但现时官方交流已减少。

叶刘相信,外国驻港领事馆皆有搜集情报,部分属公开资讯,“如果我们的人员在经贸办做同类搜集工作,为何会犯法呢?我真的不明白。”

美国参议院去年通过法案,建议终结香港驻美经贸办的特权豁免及关闭办事处。叶刘淑仪当时认为影响不大,并指若然发生,特区政府可将办事处及官邸放租,节省人手及金钱。

港府目前共设有14个驻外经贸办,遍及欧洲(伦敦、柏林、布鲁塞尔、日内瓦)、美洲(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多伦多)、亚洲(东京、曼谷、雅加达、迪拜、新加坡)及澳洲(悉尼)。

根据香港商经局上月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驻伦敦经贸办目前人员编制为19人,为港府14个经贸办中最高,较其他地区经贸办情况多2人。24/25年度预算开支为4,170万元,较23/24年度修订预算3,350万元增24%。

上月19日,立法会特别财委会会议上,行政会议召集人兼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质问商经局代表:“以前的驻伦敦经贸办很大,因为当时香港仍是宗主国,但现在似乎无太大用处,为何还要派19人驻守,耗资三千多万?因为那些反中乱港的政客,你怎说他们都无用,他们立场先行。”

商经局副秘书长黄宗殷当时表示,伦敦经贸办不仅负责英国,亦兼管北欧及中东欧部分地区。叶刘淑仪当时质疑道:“我怀疑他的答案,你说伦敦负责爱尔兰和北欧,既然有柏林的经贸办事处,伦敦应无需关注中东欧,是不是?怎么可能!”

叶刘淑仪当时立法会上质疑伦敦经贸办开支,指经贸办搬迁后面积缩减,且不再租用官邸。叶刘淑仪本月14日出席活动后,对英国港谍案表示奇怪及震惊,指搜集情报并非经贸办的职责范畴,英国的控罪不符经贸办角色,特区政府需了解英方掌握何种证据。

根据英国《1996年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法》,香港经贸办人员享有豁免遭诉讼和法律程序的权利。英国外交部列册的外交人员名单包括处长罗莘桉及副处长黄凯铃,但袁松彪则未列册。

本报道所有时间为伦敦时间;币值全部港币

 
讯息经更新 — 突发新闻
 
警:Matthew Trickett死因无可疑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