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宗跨性別「轉化治療」訴訟 原告獲醫院賠償
【2024年12月8日讯】
河北一名28歲跨性別女子凌兒(化名)日前就被強制接受備受爭議的所謂「轉化治療」(conversion therapy)一事,入稟法院控告當地一家醫院。《紐約時報》報導,這是中國首宗涉及跨性別人士的轉化治療訴訟。醫院最終在10月同意向凌兒作出可觀賠償,賠償金額依雙方協議不得公開,但據凌兒透露,賠償金足以讓她展開嶄新生活及創業。醫院並無承認任何過失。
凌兒本來並未打算提出訴訟。她自小在河北省偏遠山區農村長大,自幼已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認同有別於生理性別,喜歡與女孩相處。就讀職業學校期間,她確認自己是一名跨性別女性,遂開始服用雌性激素及穿着女裝。然而,2021年向父母坦白性別認同時,卻遭斥責「丟盡家人顏面」。
2022年應父母要求到秦皇島九龍山醫院就診時,凌兒向醫生解釋自己並無問題,只是父母無法接納其性別認同,並坦言雖感焦慮抑鬱,但程度不嚴重。醫療及法律紀錄顯示,醫護人員留意到凌兒思路清晰,說話速度正常。然而,凌兒仍被診斷患有焦慮症及「自我不協調性取向」(ego-dystonic sexual orientation)。在凌兒多番反對下,醫院仍在其母親要求下將其強制留醫。
凌兒被囚禁在醫院長達97天,期間儘管一再懇求准許離開,仍被迫服用精神科藥物,並接受七次改良電痙攣治療。醫生雖從未明言電擊療程是為扭轉其性別認同,卻曾勸喻凌兒剪短頭髮、穿着男裝,並明確表示他們認為跨性別身分是錯誤的。凌兒表示:「醫生根本不聽我說的任何話,他們認定我有病,我就是個病人。」
出院後返家的凌兒赫然發現,父母已將她的女裝及化妝品盡數丟棄。儘管她最初仍嘗試以男性身分生活,最終仍於去年9月決定斷絕與家人關係,離家出走。
往後數月,凌兒輾轉多個城市,曾因性別認同問題多次求職不果,甚至求職女服務員亦屢遭拒絕,更試過需要露宿街頭。她在網上LGBT社群尋求安慰,認識居於美國的倡議者陳君蜜等人,建立一個在河北山區農村家鄉無法想像的支援網絡。在他們鼓勵下,凌兒最終在今年7月下定決心入稟法院控告醫院,並在他們協助下物色律師。律師曾建議凌兒一併起訴父母,但她難以狠下心腸。
醫院辯稱並無不當,強調中國法律容許在家屬同意下,將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而無法自主決定的人士強制留醫。醫院最初只願意支付凌兒索償八萬元人民幣的四分之一,經過數月談判,雙方終達成協議。凌兒表示賠償金足以讓她租住公寓、開設小店或經營街頭食品攤位,並開始為性別重置手術存錢。她夢想成為藝人,在直播應用程式演奏樂器或與觀眾互動交流。
凌兒認為勝訴部分歸因於主審法官的同情,「法官對我的態度是『你就是你,無人能改變你』,假如所有中國家長都能如此,我們群體的問題便能輕易解決。」她期望中國能就不同性別認同制定法律保障及加強教育,「單憑我一己之力遠遠不足,我們需要姊妹們團結一致,共同站出來,攜手改善中國跨性別人士的處境。」
這宗官司在中國LGBT權益鬥爭史上是一大突破。近年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高壓管治下,不少LGBT倡議組織被迫解散,驕傲月活動亦遭取消,民族主義者將LGBT行動抹黑為外國勢力,展示彩虹旗者亦受懲處。儘管如此,有評論認為,凌兒訴訟案獲主流媒體正面報導,反映中國社會對LGBT群體的接納程度有所提高。陳君蜜指,這為LGBT人士繼續推動改變創造空間,即使相關倡議行動大致被封殺,「我認為政府也在學習。」
強制電療反映社會問题
跨性別人士靈兒(化名)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7次電療後,決定控告該院。此案背後,反映出跨性別群體面臨的醫療困境,亦凸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有待提升。
現年27歲的靈兒,生理性別為男,但性別認同為女。兩年前,她被父母送往某精神衛生中心,被診斷患有「焦慮障礙和性取向不協調」,隨後住院97天,接受包括改良電痙攣治療(MECT)等療程。
今年8月,靈兒狀告該院,案件在網上開庭審理。庭上,院方辯稱電療旨在控制病人情緒及改善認知,並非扭轉性取向;靈兒則指院方在其不同意下強制入院及進行不必要治療。
某三甲醫院跨性別診療專家王明(化名)向本報表示,醫學界已不再將跨性別視為精神疾病,醫生應協助他們接納自我,「跨性別人士或有不同程度性別焦慮,建議他們經充分自我探索後,選擇合適療法紓緩焦慮。」
本月中,靈兒向本報透露,案件有新進展,雙方在法庭調解下達成和解,院方同意賠償6萬元。
跨性別者易遭誤解
靈兒自述,她自小愛與女生玩,大學時透過資訊了解到自己是跨性別者。跨性別泛指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一致的人士,包括跨性別女性、男性及性別酷兒等。
靈兒曾從事藝人及網絡直播工作,她在社交平台經常女裝示人。她說:「當藝人時,我發現自己以女性狀態生活很自在,身材條件也適合扮演少女。」但此舉令父母不解,雙方多番爭吵。
2022年,靈兒與父母關係惡化,母親決定帶她就醫。靈兒說,就醫前她曾帶父母諮詢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跨性別專家,希望藉此讓父母了解接納自己,但收效甚微,最終被送入精神衛生中心。
該中心為當地唯一集預防、診療、教學、科研、康復於一體的公立精神專科醫院。據靈兒病歷顯示,2022年7月,其家屬向醫生表示,靈兒因性取向問題常與家人爭吵,情緒不穩。門診以「惡劣心境」為由,將其收治住院,診斷為「焦慮障礙和性取向不協調」。
住院期間,醫院發現藥物療效不佳,遂告知靈兒父母,於住院第2個月起為其進行共7次MECT。靈兒多次要求停止治療但遭拒,直至去年10月因費用問題出院。今年在友人幫助下,她決定控告醫院侵權,索賠8萬餘元。
去病理化已成共識
圍繞醫院診療,靈兒的代理律師提出兩大質疑:一是將靈兒診斷為「性取向不協調」是否合理,二是對其進行MECT是否必要。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發佈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已將跨性別從精神障礙分類中移除,改稱「性別不一致」,強調其去病理化。醫學界普遍認為,跨性別者非精神病人,對其治療應改用內分泌科的激素或手術療法。
王明指出,使用MECT須符合適應症,如藥物及心理治療無效,可用於治療嚴重抑鬱、精神分裂、頑固性疼痛等;當病人有自殺、拒食等危及生命的症狀,亦可考慮MECT。
那麼,醫生該如何幫助跨性別者?王明認為,醫生應協助其接納自我,緩解因「心身不一」帶來的焦慮。「有些人可透過易裝、傾訴等生活方式紓緩焦慮,若此法有效,可維持現狀,免承擔醫療風險;若無效,再考慮醫療手段,但目的並非改變其性別認同。」
醫療體系亟待完善
事實上,跨性別群體求醫並非易事。據2016年統計,中國約有400萬成年跨性別者。2021年一項調研顯示,逾70%跨性別者有不同程度性別焦慮,高達86%曾通過脫毛、束胸等方式遮掩改變性徵,約2/3因此感到疼痛。
目前,跨性別者欲接受性別肯定醫療服務,須先到精神科就診,醫學上仍沿用「易性症」一詞。據去年發佈的《中國易性症多學科診療專家共識》,易性症診斷須由三級醫院精神科或心理科做出,需經病史採集、輔助檢查、隨訪一年等程序,最後由兩位副主任級以上醫生初診及覆核。
此外,國內診治「易性症」通常須獲家長知情同意,這將許多跨性別者阻於正規醫療之外,導致其私自用藥、濫用藥物的現象十分普遍,嚴重損害健康。
有鑑於此,專家建議落實去病理化,完善醫療體系,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尊重跨性別者的身體自主權。王明坦言,靈兒案反映出社會認知度不足,醫療體系有待健全,「不少精神科醫生對跨性別診療缺乏了解,加上院方採用的診斷標準不一,可能引發爭議。」
王明認為應從醫學教育着手,「一些精神科醫生在校期間或從未接觸相關知識,面對跨性別病人時經驗不足。近年國內大力推動制定相關專家共識、指南,希望將跨性別診療知識普及到精神專科院校。」這需要較長時間,但意義重大。
10月3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人民法院作出一項裁決,判決一名28歲自幼被登記為男性的變性女子凌兒(化名)獲得賠償人民幣6萬元,創下全國變性人士透過法律途徑維權的最高紀錄。凌兒入稟控告當地一間醫院在未經她同意下,強行對她施行多次電擊治療,企圖改變其性別認同。全國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及雙性人(LGBTQ+)權益倡議者形容,是次裁決標誌着內地跨性別群體權益得到重大突破。
現年28歲的行為藝術家凌兒去年向父母表明自己是一名跨性別女性,卻遭到強烈反對。去年7月,凌兒被送入秦皇島市第五醫院,被診斷患有「焦慮症及性取向障礙」。凌兒在醫院被囚禁97天期間,共7次被強行施以電擊治療。儘管凌兒認為自己是異性戀,與性取向無關,醫院仍堅持其「性取向有問題」。
凌兒向法院陳述,每次治療後她都會昏迷,亦在非自願情況下接受治療。電擊對她的身體造成嚴重創傷,令其心臟持續出現問題,需要長期服藥。凌兒認為,醫院試圖「矯正」她的性別認同,迫使她順從社會期望。
中國現行《精神衛生法》規定,除非病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風險,否則不得在非自願情況下對其實施精神治療。耶魯大學法學院研究學者龍大瑞指出,醫生以藥物或電擊治療來「扭轉」同性戀或變性人士取向的做法,是在治療一些根本無需被診斷的事情,做法具侵略性且有害。
中國傳媒報導,凌兒的主診醫生8月時聲稱,倘若凌兒的父母因女兒的性別認同而自殺,凌兒可能會對父母的安全構成威脅。目前國內就類似案件的判例寥寥可數。2017年,一名同性戀男子被強制在精神病院留醫19天並服藥「治療」同性戀,最終獲得人民幣5000元賠償。2014年,一名同性戀男子入稟控告一家診所,指該診所聲稱可透過催眠及電擊「治癒」同性戀。法官最終裁定同性戀並非可以「治癒」的疾病,故診所涉嫌虛假宣傳,須賠償原告人3500元。
中國於2001年將同性戀從官方的精神障礙列表中剔除,惟仍保留有關性取向困擾的診斷,令部分精神科醫生得以兜售各種身心療法來「治療」同性戀,而凌兒的案例則涉及性別認同。雖然中國最新版本的醫療指引已廢除相關診斷,但在醫院的執行及教育工作仍未盡如人意。
一位不願具名接受外媒訪問、於內地從事跨性別醫療服務的醫生表示,問題的癥結在於業內缺乏相關意識。當醫院接收跨性別病人時,「他們不知道如何治療,以為使用電擊等方法有幫助,實際上是錯的。他們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是因為缺乏相關知識。」2019年一項針對385人的研究發現,近五分之一的中國跨性別青年表示,曾被父母強迫接受性傾向扭轉治療。
秦皇島市第五醫院拒絕置評。
消息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