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工信部長苗圩:中國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30年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21年3月7日訊】

前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周日(3月7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政協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言時稱,中國成為「製造強國」還要30年,指根本問題是市場化改革不到位。

苗圩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十年後,於去年卸任。他目前任中共中央委員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說,近年來中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卡脖子』、『掉鏈條』風險明顯增多。」

路透社報道稱,隨着中國經濟轉向基於服務的模式,有污染煙囪的工廠被封,製造業產出在經濟中所佔比例下降。2020年,中國製造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稍高於四分之一,是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苗圩說:「製造業佔GDP的比重下降得過早、過快,不僅拖累當前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1月時表示,製造業的創新遠遠不夠,企業需要應對「瓶頸」技術,以實現全面創新。苗圩講話中也提到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變。

前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很多問題制約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但最根本的問題是市場化改革不到位。苗圩說,企業稅費負擔依然較重,製造業的財政支持亟待加強,但創新和高科技人才的短缺也嚴重製約了該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在國內需求的推動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佔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生產從汽車到工業機械的所有產品。但是,其產業對半導體等美國高科技產品的依賴成為其戰略上的弱點。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