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B與FSB對抗西西伯利亞間諜與恐怖分子:FSB老將專訪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8日讯】

蘇聯國安機關如何護衛能源腹地?俄聯邦安全局(FSB)老將受維基新聞專訪時指,維護能源安全是國安根本。

「北溪」管道破壞、對烏克蘭發起戰爭,近期形勢彰顯國家安全應為重中之重。歷史學博士、曾任1996至1998年漢特-曼西自治區俄聯邦安全局(FSB)副局長、1998至2003年任職於秋明州FSB局的上校彼得遜(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ушин)闡述蘇聯國家安全機關如何保護主要能源腹地安全。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秋明州分局

俄語維聞記者白洛夫(Станислав Белов):蘇聯秘密警察(KGB,克格勃,國家安全委員會)與西西伯利亞石油天然氣工業聯繫有多密切?

彼得遜:兩者一直並肩作戰,KGB大力推動當地石油天然氣產業發展。1944年8月14日秋明州成立,5日內即設立州內政部和州KGB管轄處。這些部門主要職責為掌握地區實況,為領導提供依據做出審慎決策。

秋明州本為荒蕪,資源僅限林木漁業。由國安人員編撰的州情介紹直言,首次地質勘查亦證實,州內缺乏礦產資源。政府計劃在薩列哈爾德興建下伏比河水電站,淹沒漢特-曼西自治區和雅馬洛-涅涅茨自治區多處未探明油田。但KGB局長蘇威臣(Александр Северухин)堅信「石油無處不在,只待尋覓」,並於1959年向KGB主席謝列平(Александру Шелепину)遞交備忘錄,為拯救開發這個俄國未來石油天然氣中心奠基。

白洛夫:外國情報機構是否關注秋明州?

彼得遜:當然,自1946年起,我們陷入西方的冷戰。西方不斷蒐集和分析情報,試圖瞭解我們能否持續抗衡,從經濟角度看,我們能承受多久。

1955年,美國大使館首次派員秘密前往秋明進行情報蒐集。美方報告最近解密,但當地國安人員早已發現並監視美方人員,因其中一名成員是黑人,很容易引起注意。事後,秋明列為蘇聯戰略目標,包括可能遭受核打擊目標之一。

白洛夫:我們有組織抵抗嗎?

彼得遜:為保護燃料能源工業,反情報是長期系統性工作。雖名單調,但至關重要。大家關注近有「北溪」管道破壞事件,但早在1982年,下諾夫哥羅德亦曾發生同規模爆炸,幸未造傷亡,惟仍有嚴重後果。當時被視為技術災難,但現經驗表明,這種破壞也可能是敵人蓄意所為。

在漢特-曼西自治區,我們多次遭遇西方公司的工業間諜活動。有次,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天然氣公司僅以3千美元買到機密資訊,惟實際價值遠高。電影般的間諜活動並不常見,通常是透過公開渠道,如媒體從業人員和新聞發言人獲得情報。

白洛夫:在您服役期間,有遇到過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嗎?

彼得遜:民族主義思潮在蘇聯時期也存在,並有極端表現。1977年,我參與調查莫斯科地鐵爆炸案,由亞美尼亞民族主義分子所為,釀7死37傷。我們追查多方線索,最終鎖定民族主義地下組織所為。

許多烏克蘭民族主義領袖被流放到秋明州。1970年代,瑪茂斯(Vladimir Marmus)在西烏克蘭褻瀆蘇聯戰士紀念碑。楚諾(Viacheslav Chornovil)、卡拉斯基(Зиновий Красивский)等烏克蘭民族主義領袖都曾在此受流放。外國傳媒和情報機構積極試圖與他們建立聯繫。

我們採取對抗措施。重點放在預防性工作,勸誘他們放棄反蘇活動。例如,我說服當時的異議分子、地下刊物《時事紀事》編輯格林(Юрия Гримм),後者後來寫過此事。

白洛夫:當地僑民當時有何立場?

彼得遜:他們一向保持忠誠。秋明州大部分人口來自烏克蘭、高加索等有強烈民族主義的地區。漢特-曼西自治區俗稱「哈特-曼」(結合烏克蘭人與曼西人),雅馬洛-涅涅茨自治區則被稱為「雅馬洛-頓涅茨克」。來這裡的人各種背景都有,比如未來的烏克蘭內政部長阿華高(Arsen Avakov)就曾在秋明-蘇爾古特鐵路地盤工作。 不過,西西伯利亞一直是個團結友好的地區。人們來此為工作和謀生,建立新的生活。

對試圖表現不同的人,我們有預防工作。某波羅的海組織在秋明北部建築地盤上,遇到法西斯傾向情緒表現。經領導辦公室嚴肅談話,違者跪地發誓,永不重犯,也不容他人如此。

車臣爆發敵對行動後,我們即召集高加索少數民族群體社團及犯罪集團黑幫頭目,警告任何企圖破壞石油天然氣能源基礎設施,或為武裝分子募捐、派遣義勇等,將遭嚴厲後果。他們明白我們態度,未有問題出現。

白洛夫:有發生過意外事故?

彼得遜:意外事件不少,只有少量資訊見諸報端。在表面上平靜的漢特-曼西斯克,曾查獲過一箱箱的手榴彈和自動步槍。

莫斯科奧運期間,前囚犯(前科人員)在蘇爾古特策劃大規模恐襲。他們計劃乘坐救護車進機場,劫持飛機逃往國外。我們及時獲知計劃並成功阻止。

1993年,穆薩耶夫夫妻兩人持手榴彈劫持圖-134航班由秋明飛往瑞典。當時我們設法使部分人質獲釋,其餘人質在疲勞和壓力下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同情恐怖分子。不久後人質對劫機者直言:「穆薩耶夫夫婦,快點結束吧——放我們走,不然就炸死我們!」最終疑犯被引渡至俄羅斯受審。他們是來自正值第一次納卡戰爭的阿塞拜疆的絕望難民。

有時會出現悲喜交加的情況。蘇爾古特航班劫持期間,機上有位名為「首相(Premyer-Ministr)」的音樂組合,我們留意有可疑女子一直伴着他們。我們要求他們描述女子外貌,但這些音樂人回說他們是創作者,用意象思考,結果以歌詞形式描述她「眼如三克拉鑽石」。據此,我們找到她,原來是名普通粉絲而已。順帶一提,她成為他們另一首歌《來自北方的女孩(Девушка с Севера)》主角,他們亦將這首歌寄給我。

白洛夫:您認為確保安全的關鍵是什麼?

彼得遜:經驗證明,應着重於預防性工作。當然,我們也須謹慎行事,識別真正危險分子,而非單純異議人士。石油天然氣業乃俄羅斯經濟命脈,其穩定運作直接影響國家能否在當前對抗中取勝。

消息來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