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3月24日讯】

《華爾街日報》報道,代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審稿人員批評官方編撰的清史書「未體現人民立場」,要求強調多民族統一和外國負面衝擊,淡化西方影響清朝政改。習近平為撰寫大清歷史指明方向。官方清史項目自2002年至今一直未能完成。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習近平要求官方清史符合「正確歷史觀」

中共常自豪中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但其領導層仍斟酌如何評論近世紀史。數十年來,中國學者在黨指示下致力編纂清朝官方歷史。北京為此投入數千名研究員與數百萬美金,編纂草稿逾億字、分百餘卷。清朝是中國最後一滿族王朝,於20世紀初瓦解前統治近270年。

報道指,然而,習近平的意識形態強硬立場,已令這部早應出版的鴻篇巨製延遲十多年,凸顯共產黨如何加強控制歷史以推進目標。

清朝是中國共產黨聲稱將中國從列強加諸的「百年恥辱」中拯救出來的核心論據,始於1842年鴉片戰爭清朝戰敗,終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當前邊界合法性很大程度繼承自清朝,與該時期領土主張密切相關。

報道指,去年包括一位習近平支持的頂級史學家在內的黨內審查人員,對「清史」草案提出廣泛批評,認為其過於偏離官方觀點,要求修改,以更好地將過去與習近平對未來的願景相協調。知情人士稱,批評集中在政治問題上,包括草案「不代表人民聲音」的說法。

在應對批評的同時,全國清史編纂委員會正面臨時間壓力。許多主要研究人員已年事高達暮年,有些甚至已經去世,包括委員會主任。報道指,這反映歷史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扮演關鍵但政治上充滿陷阱的角色。

報道指,習近平利用中國人對過去的關注,強制執行他所謂的「正確歷史觀」,旨在鞏固其「中國夢」,即民族復興和專制統治。這意味著宣揚民族主義敘事,將共產黨描繪為中國崛起的唯一保證,同時壓制與官方教義相矛盾的其他觀點。

報道指,習近平拋開了他2012年出任中共總書記前相對寬容的知識分子氣氛,令歷史學家措手不及。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這是為一個客戶製作,卻送到另一個客戶手中的產品。」中文即「產品做完時發現換了甲方。」中國意識形態格局自該項目20年前啟動以來已變,意味著史學家使用的一些理論框架「已不再有效或政治正確」。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負責監管該項目,未回應置評請求。根據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每朝都會編纂前朝的官方歷史。共產黨最初在毛澤東統治初期探討編纂清史的想法,目的是取代1928年出版的一份不完整草稿。在周恩來總理的支持下,該項目開始成形,但後來被1966-1976年的文革擱置。

胡錦濤在2002年出任中共總書記,同年重啟該項目,以回應包括北京人民大學著名清史專家戴逸在內的有影響力學者的遊說。

戴逸成為全國清史編纂委員會的首任主任。參與該項目的學者表示,他們記錄從政治、領土問題到清朝統治下的財政等一切內容。草稿還探討清代文學、戲曲、雜技和玩雜耍等表演藝術,以及那個時期的著名工匠。

報道引述戴逸在2019年接受一家中國報紙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向人民呈現一部內容詳實的全面深刻巨著。」戴逸和他的同事花多年時間查找早期草稿中的錯誤,包括一個將一位滿族親王的出生列為比其父親早18年的錯字。

戴逸堅持要求該手稿以維護國家統一的方式分析清朝對邊境地區的統治。2013年菲律賓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提出法律挑戰後,戴逸要求增加一個關於海事問題的章節,該章節符合中國政府的敘述,解釋清政府如何對這些水域和其中的島嶼行使主權和控制權。

習近平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他密切關注該項目,並多次要求匯報最新進展。戴逸表示,他曾向習近平提交材料供其審閱。2016年,習近平指示編纂小組加快工作,同時保持嚴格的品質檢查。

戴逸回憶說,他轉而告訴高級同事,在審查涉及敏感問題的章節時要更加嚴格,包括邊界、海洋、民族、宗教和外交等。

戴逸的團隊於2018年底提交供審查的手稿。根據該過程的宣傳材料,正式審查工作於次年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官方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由習近平授意成立、由一位清史專家領導的中國歷史研究院的主持下開始。宣傳材料稱,習近平告訴審查人員要確保「質量第一,不斷改進,嚴格把關」。

參與「清史」編纂的人員超過2000人,最新草案由最初的92卷增加到103卷,約3200萬字。報道引述官方媒體和相關宣傳材料透露,大約130名專家被指派審閱該手稿,2023年他們給出的評估本身就多達130萬字。

報道引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審查人員表示,手稿應強調清朝統治者治理的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敘述有助於共產黨為其當前對幅員遼闊的疆土進行辯護,這些地區包括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和其他非漢族群體居住的地區。

另一個批評集中在草案如何描述西方列強影響中國的政治變革。知情人士表示,審查人員希望淡化西方對清代政治改革的影響,同時強調外國帝國主義者對中國社會的負面影響。

這些要求反映出北京方面拒絕接受清史學家, 尤其是美國的清史學家利用滿語、維吾爾語和其他非漢語資料所做的研究工作,因為這些研究與中共的敘事相矛盾。

許多這些學者將清朝描述為一個由滿族領導的帝國,通過擊敗漢族領導的明朝而征服了中國,並繼續併吞了現在被認為是中國邊疆的領土。

達特茅斯學院清史專家柯娜妮表示,習近平拒絕將清朝描述為「征服帝國」,因為這可能會鼓勵邊疆地區如西藏和新疆的分裂主義情緒,並助長台灣尋求正式獨立的呼聲。「根據習近平的說法,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征服,只有人民渴望成為中國人的幸福統一。」

目前清史的出版時程尚不清楚。《華爾街日報》統計,十多位參與該項目的資深歷史學家已逝世,其中包括1月底去世、享年97歲的戴逸,還有數十位年過八旬。編委會現需決定是否引入新學者,及改寫程度。

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學家、清史專家歐樂文曾與該項目的一些主要成員見過面,他表示,當初著手編纂這部著作時,「儘管該項目始終是為政治服務的學術,但學術仍然是第一位的」,「現在政治是第一位的,他們手中的這些章節對他們來說毫無用處」。

清朝(1636年5月1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號為大清,對外使用中國、中華大清國、大清國、大清帝國等名稱,又稱滿清、皇清,是中國歷史上由滿族建立的大一統朝代,亦為中國最後一個帝制王朝,皇族為起源於明代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

清朝共經歷11位皇帝,另有4位建州女真領袖及1位後金大汗被追贈為大清皇帝,國祚276年。滿人源自女真,1616年建國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定都赫圖阿拉。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定國號為「大清」。

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同年,吳三桂部等原明朝殘餘軍隊為對抗李自成而歸降清軍,清軍進入山海關內,在擊敗民變軍後遷都北京,開始大規模南下,陸續擊敗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軍、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勢力,控制中國全境。

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在位期間,清朝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恢復和發展,統治着遼闊的領土及藩屬國,是清朝的全盛時期,史稱「康雍乾盛世」。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高度權力集中,不設宰相,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提升行政效率,使皇帝能充分掌權。

清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清朝初期以八旗軍和綠營為支柱,奠定現代中國的基本領土範圍,極盛時除去對外戰爭暫時佔領的地區,實質控制下的領土達1310萬平方公里。

政局穩定、新作物傳入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中國人口突破以往平均值,達到四億餘。康熙帝晚年,宮中爆發政爭,天主教會捲入其中,雍正帝在位時更全面禁止傳教士東來。乾隆帝又因與英使對禮儀意見不合,下令不准開放港口,導致清朝中後期科技較西方落後。

鴉片戰爭後,諸外國政府迫使清朝政府簽訂系列門戶開放條約,加速門戶開放及與海外商貿產業聯繫。清廷在飽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甲午戰爭失敗使督辦軍工化路線受沉重打擊,國際地位大為降低,加速列強瓜分中國。

其後的維新運動和義和團運動也告失敗,清廷推動清末新政,但仍維護滿清皇室利益,令許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向支持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隆裕太后以皇帝溥儀名義頒下《退位詔書》,清朝正式滅亡,政府也於同年3月解散,正式進入中華民國時期。

消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