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新闻:茶館/存檔/2021年4月至6月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重整首頁[编辑]

如題,見User:Streetdeck/Main_Page_Draft/2。沒異議可跳過公示了。cc近期編者@Kitabc12345和平奮鬥救地球Joe young yuTaichengwuEricliu1912:@Haoyu2002‎Feynman02Ou0430Kanashimi:。----Wright Streetdeck . Free Hong Kong 2020年6月2日 (二) 15:24 (UTC)回复[回复]

@Streetdeck(?)疑問是否能放6个页面?5个感觉不对齐而且缺角很别扭。--Feynman02讨论) 2020年6月2日 (二) 15:28 (UTC)回复[回复]

@Feynman02:6個電腦跳兩三行,會bug。----Wright Streetdeck . Free Hong Kong 2020年6月2日 (二) 15:31 (UTC)回复[回复]
@Streetdeck:沒聽懂是什麼bug,能具體點⋯順便請加入

撰写中的新闻文章 有争议的新闻文章 怀疑侵犯版权的新闻文章 --Feynman02讨论) 2020年6月2日 (二) 15:33 (UTC)回复[回复]

意思應該是說在1920寬度下會跳到兩行。另外也應該測試不同手機上的狀況。 --Kanashimi讨论) 2020年6月2日 (二) 21:36 (UTC)回复[回复]
手機及平版電腦都試了。----Wright Streetdeck . Free Hong Kong 2020年6月3日 (三) 01:34 (UTC)回复[回复]

手機畫面只有一行,整體畫面有明顯改善,確實比原本好。——Taichengwu讨论) 2020年6月2日 (二) 22:55 (UTC)回复[回复]

user:Streetdeck[[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user:]]图片有时无法完全加载出来,此时不能点击查看新闻。此外还有头条新闻排版是否统一的问题。——Joe young yu讨论) 2020年6月3日 (三) 07:09 (UTC)回复[回复]
能screenshot?----Wright Streetdeck . Free Hong Kong 2020年6月3日 (三) 07:17 (UTC)回复[回复]

@Streetdeck(?)疑問想請問一下為什麼現在的首頁({{Main page header}})有微博(雖然是紅鍊),但閣下的首頁模板卻移除為微博呢?--大帥哥(Taichengwu)※討論貢獻 2020年6月7日 (日) 09:19 (UTC)回复[回复]

你覺得人家不會把我們號封掉(----Wright Streetdeck . Free Hong Kong 2020年6月7日 (日) 09:49 (UTC)回复[回复]

問一下連微博臺灣站也試過了嗎?--大帥哥(Taichengwu)※討論貢獻 2020年6月8日 (一) 14:27 (UTC)回复[回复]

要試什麼?微博帳號還好好的啊?-Peacearth留言)於 2020年6月10日 (三) 01:41 (UTC)回复[回复]
經測試,可以正常登入,沒有問題。——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0年6月10日 (三) 07:46 (UTC)回复[回复]

那回歸原題@streetdeck:所稱之理由即不成立,此討論也引伸出一個問題見首頁微博紅鏈產生之原因。——大帥哥(Taichengwu)※討論貢獻 2020年6月10日 (三) 09:44 (UTC)回复[回复]


  • 鑑於不滿意Streetdeck閣下的原提案,我另提新首頁設計,草案在此。此設計除了頭條新聞格式改動外,並對首頁做出了以下改進:
    • 參考維基百科統一了背景風格,減少雜亂。
    • 參考維基百科調整大標格式及排版。
    • 削減下方的冗餘章節。
    • 呈現出市場指數理論上應該長的樣子。我在寫代碼的時候發現,市場指數模板跟其源模板配套的亂七八糟,有些指數模板填上去的參數源模板根本不支援,某些源模板支援的參數指數模板卻反倒沒填上去,預計之後撥時間處理。
  • 以上,請不吝指教。(草案各板塊的代碼都是我手打的,若提案通過可套用至相應首頁模板中)——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0年6月13日 (六) 05:54 (UTC)回复[回复]

(+)支持——大帥哥(Taichengwu)※討論貢獻 2020年6月14日 (日) 02:37 (UTC)回复[回复]

  • (!)意見:现在的版本和您的版本在移动端显示上都有桌面版右侧栏目的内容无法显示的问题。--忒有钱讨论) 2020年6月15日 (一) 03:26 (UTC)回复[回复]

  • 我覺得如果沒有異議的話應盡快實行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7月13日 (一) 10:24 (UTC)回复[回复]
  • 憑真心話講,我覺得目前那兩個首頁也不太怎麼樣,唯一還有一些創新、現代感的,還是街桌那個,eric的那個聽說要大改,目前看不出有什麼變化,如果有像西班牙文的首頁就好了。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7月19日 (日) 04:20 (UTC)回复[回复]

既然大家都不滿意不如於2020/12/31 00:00-2021/2/28 00:00投票交給讀者選(見Wikisource:投票)不知各位意下如何?--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8月10日 (一) 11:37 (UTC)回复[回复]

再等等好嗎?----Wright Streetdeck . @zhwikinews 2020年8月10日 (一) 11:38 (UTC)回复[回复]
我也覺得可以再等一下。另外我正在研究西班牙語首頁,說不定可以實現搬運,這樣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0年8月10日 (一) 15:19 (UTC)回复[回复]
@Ericliu1912:2020/12/31之前可以嗎?

投票[编辑]

不如於2020/11/31前完成提出草案並於2020/12/31前完成細修,於2020/12/31 00:00-2021/2/28 00:00投票交給讀者選。可以吧?--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9月5日 (六) 05:21 (UTC)回复[回复]

修改{{publish}}(加入分享連結)[编辑]

加入分享連結

,可以讓使用者分享藉此得到宣揚維基新聞的效果、也讓新聞傳遞無遠弗屆。--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6月29日 (一) 05:46 (UTC)回复[回复]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6月29日 (一) 05:53 (UTC)回复[回复]

@和平奮鬥救地球:鑒於Streetdeck未評論,只有申請執行,而kitabc12345是{{new_page}}的提案者,我後來也支持加入{{new_page}},所以兩個{{new_page}},一個中立。應該無異議--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8月8日 (六) 05:40 (UTC)回复[回复]

其實我覺得更好的方式是在{{publish}}當中加入<div style="position:absolute; right:-150px; top:-30px; width:600px;">{{Share}}</div>效果大概長這樣,就不會有放在最下面的問題,又能在只有已發布的新聞才會顯示。不知道@Impartial justStreetdeckKitabc12345覺得如何?-Peacearth留言)於 2020年8月8日 (六) 08:31 (UTC)回复[回复]

(+)支持地球版本。--Wright Streetdeck . Free Hong Kong 2020年8月8日 (六) 08:32 (UTC)回复[回复]
(+)支持地球版本。--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8月8日 (六) 08:46 (UTC)回复[回复]
(+)支持地球版本。--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8月8日 (六) 09:56 (UTC)回复[回复]
既然以上參與討論的人都支持,那我就直接改了。-Peacearth留言)於 2020年8月8日 (六) 13:52 (UTC)回复[回复]
done完成-Peacearth留言)於 2020年8月8日 (六) 13:54 (UTC)回复[回复]


提出一些看法[编辑]

最近我在英文維基新聞和日文維基新聞體驗,去那邊撰寫新聞,發覺有一些可以借鑒之用,以下提出一些看法:

  1. 加入地區報導系列模板(Category:Infobox类型模板),比如這個Template:Hong Kong
  2. 開放合理使用上傳
  3. 預設投稿的頁面模板當中,加入分享連結,[[Wikinews:茶馆#修改{{publish}}(加入分享連結)|見上]]。done完成
  4. 預設投稿的頁面模板當中,來源模板應進行排版,見註一。
  5. 預設投稿的頁面模板當中,在填寫頁面分類的那一部分當中,應該要引導一下用戶如何去加入,見註三。
  6. 在來源模版當中加入語言標記的選項,見註二。done完成
  7. 設立審稿員用戶級別
  8. 新聞不會因為拼音開頭的文字去分類,在預設投稿的頁面模板當中,加入{{DEFAULTSORT}}模板,見註四。
  9. 在新聞稿中的頁面連結中重定向去分類的頁面,比如這個China
  10. 分類頁面沒設計out
  • 我發現中文維基新聞,沒有大字體小工具,這給視力障礙用戶帶來很大不變。
  • 我發現在原創報導當中,應使用{{Dateline}}標註地點。
  • 我發現中文維基新聞蠻多方針都不是正式的方針和指引,我覺得這些方針和指引都需要獲得正式的認可。
  • 我發現在維基導遊所有頁面的最下方會列出所有用戶的貢獻名單,像這樣,一般的媒體都會列出新聞稿所撰寫的作者名稱,我覺得這引進不錯。
  • 我發現自從中文維基新聞的Telegram廣播頻道重開了之後所帶來的讀者比以往至少多了一些,但是依然無法吸引他人參與中文維基新聞的協助計劃,沒有新人寫新聞稿,這個是很大的問題,應該要參考中文維基導遊的宣傳方法,去宣傳中文維基新聞,也請各位社群用戶多多分享維基新聞的新聞稿。
  • 我發現中文維基新聞也缺乏一些原創報道和獨家採訪,可以開一個專題頁面,應建立一個小組,專門去採訪他人。
  • 我發現中文維基新聞的首頁與排在頭十位的語言維基新聞的首頁設計相比,已經很out了

註一(英文維基新聞):

*{{source
|url    = https://www.scmp.com/news/world/united-states-canada/article/3093200/donald-trump-signs-hong-kong-autonomy-act-and-ends
|title  =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signs Hong Kong Autonomy Act, and ends the city’s preferential trade status
|author = Owen Churchill
|pub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date   = July 15, 2020
|lang   = 英文
}}

註二(英文維基新聞):

*{{source
|url    = http://news.tvb.com/local/5f0ec90934b031c93f457f60/%E7%89%B9%E6%9C%97%E6%99%AE%E7%B0%BD%E7%BD%B2%E9%A6%99%E6%B8%AF%E8%87%AA%E6%B2%BB%E6%B3%95%E6%A1%88-%E4%B8%AD%E6%96%B9%E6%8C%87%E5%B0%87%E5%88%B6%E8%A3%81%E7%BE%8E%E6%96%B9%E7%9B%B8%E9%97%9C%E4%BA%BA%E5%93%A1
|title  = 特朗普簽署《香港自治法》 中方指將制裁美方相關人員
|aithor = 
|pub    = 無綫新聞
|date   = 2020-07-20
}}

註三(日文維基新聞):

<!--
 最低限、地域と分野のカテゴリをひとつずつ入れてください。わからなければそのままでいいですが、公開までに入れます。
 例:[[Category:日本]]
-->
<!--1.左辺に地域大カテゴリ。[日本][アジア][アフリカ][オセアニア][ヨーロッパ][北アメリカ][南アメリカ][南極][北極]からそれぞれひとつ以上選ぶ-->
[[Category:<地域1>]]
<!--2.左辺に地域中カテゴリ。日本は県単位より上([東京都]など)、日本以外は国単位より上([シンガポール]など)記事中に出てくる地域は列挙。わからなければ空欄に-->
[[Category:<地域2>]]
<!--3.左辺に分野大カテゴリ。[政治][経済][社会][文化][スポーツ][学術][ひと][気象][脇ニュース]からひとつ以上選ぶ-->
[[Category:<分野>]]
<!--4.その他、[野球][季節]などの分野小カテゴリや、[○○地震][○○オリンピック]などの特集カテゴリを入れることもできる-->

註四(日文維基新聞):

{{DEFAULTSORT:<カテゴリソートキー>}}
<!--
カテゴリソートキー:ひらがなで記事名の読み(濁点・読点・長音はとり、「っ」「ゃ」などは大文字にする)
 例:{{DEFAULTSORT:おとしたまつきねんかしようはかきうりたしはしまる}} (記事名が「お年玉付年賀はがき、売り出し始まる」のとき)
-->

--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7月20日 (一) 11:13 (UTC)回复[回复]

討論[编辑]

審稿員討論[编辑]

非常感謝,閣下提出的意見,但審稿員似乎不適合維基新聞,我們人數太少了。--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7月20日 (一) 11:27 (UTC)回复[回复]

其他討論[编辑]


合理使用上傳討論[编辑]


獎勵制度探討及提議新獎項[编辑]

目前有兩種獎勵制度,兩種似乎有點衝突,以下是原匯入者的解釋。


的提議:

  1. 增加現有獎項(把翻譯的加入原始的)。
  2. 用現有的。
  3. 用翻譯的。
  4. Wikinews:維基新聞榮譽#參與榮譽換成翻譯的。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Impartial just⚖討論ʘ貢獻ʘ聲明頁ʘ✊✊🏻✊🏼✊🏽✊🏾🌏 2020年8月4日 (二) 12:55 (UTC)回复[回复]

  • 我覺得現在這樣就ok了。-Kitabc12345讨论
    • @kitabc12345:如果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有學院功績獎(Academy Award of Merit)又有金球獎(Golden Globe Awards){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同一個機構有兩個獎勵同事物的獎項當你達標時要申請兩次。
  • 講真其實我覺得那個編輯次數應該改為創立新聞稿的次數。我都覺得可以再修改一下的,因為這個英文的搬過來的時候不適合中文,例如有100篇原創報導是不可能的,建議調低到30篇左右。-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8月16日 (日) 09:05 (UTC)回复[回复]

建議將這個東西搞過來[编辑]

整這個就可以省了很多{{Wikinews}},而且新聞網站有這些相關的文章的一個框是很正常的。 --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8月10日 (一) 12:57 (UTC)回复[回复]

建議將這個東西搞過來2[编辑]

en:Template:Peer reviewed,方便審稿、而且審稿正規好多。 --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8月12日 (三) 13:49 (UTC)回复[回复]



增加各地方分類連結的便利性。--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8月21日 (五) 06:11 (UTC)回复[回复]

小問題(資料來源)[编辑]

參照?原版是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банк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但中文地區國家不只一個。--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8月21日 (五) 09:13 (UTC)回复[回复]

bot[编辑]

本模板需bot自動更新--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10月24日 (六) 00:38 (UTC)回复[回复]

有關維基新、舊聞於首頁上的顯示(提議)[编辑]

n:ru:Заглавная_страница因為有時刊登的新聞是昨日的,像熱帶風暴巴威逼近台灣這類的新聞如未註明十分容易誤解。因此我提議加入時間。--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8月24日 (一) 09:54 (UTC)回复[回复]

@Kitabc12345使用者:Impartial just/test4--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8月27日 (四) 07:01 (UTC)回复[回复]

我發現俄文維基新聞他們一個報道裏他們會有不同語言的版本在同一個頁面上,我覺得中文維基新聞亦可實踐,還可以收錄粵語、文言、閩語等。--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9月5日 (六) 10:20 (UTC)回复[回复]


  • (+)支持但有何種語言(提議官話、湘語、贛語、吳語、閩語、粵語、客家話、晉語、徽語、廣西平話)閩語有閩南語、閩東語、閩北語、閩中語和莆仙語。w:漢語族--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9月6日 (日) 00:56 (UTC)回复[回复]
  • 倾向反对:汉语族的语言在维基孵育场基本都有新闻的项目(比如粤语文言文),为啥不直接扶持它们去独立发展呢?至于孵育场还没建立新闻项目的语言(比如晋语,该语言的维基百科也还在测试),可以考虑收录。--忒有钱讨论) 2021年5月15日 (六) 17:35 (UTC)回复[回复]
@忒有钱:其實我認為只是創建個連結到各語言的頁面而已。--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5月16日 (日) 12:11 (UTC)回复[回复]

開個維基新聞用戶組[编辑]

有一個想法就是開一個維基新聞用戶組,類似的可以見meta:The Wikinewsie Group,不過要小型得多。--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0月9日 (五) 13:40 (UTC)回复[回复]

用戶組能幫到維基記者做什麼呢?

  1. 做聲明,為維基記者發聲。
  2. 嘗試協助維基記者進行原創報道時,向維基媒體基金會申請旅費或研究經費。
  3. 協助維基記者在不同的展覽採訪,包括採訪第一手消息、及人物專訪。
  4. 教導新加入維基新聞的用戶,編輯維基新聞。
  5. 確保維基新聞上內容的確保中立及准確,嘗試令讀者相信維基新聞上的內容屬於準確。

目的

中文維基新聞用戶組小組的目的是促進在所有語言的維基新聞項目上與從事原創報導的社區開展國際和多語言新聞活動。

  1. 支持自由版權、獨立的新聞工作,提供中立和可核實的新聞報導。
  2. 支持對新加入維基新聞的記者進行教育;
  3. 支持努力增加公民記者在全球的報導自由;
  4. 鼓勵非專業記者參與維基新聞,並促進他們在維基新聞上練習自己的技能,以及
  5. 支持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使命宣言和願景。

倡議以民調增長原創報導[编辑]

我見到這個報道我覺得非常之有趣,以後我會個星期整一個民調,然後就以原創報導的形式發出去。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支持這個項目。打算整一個Google Form,然後發在我們維基新聞Telegram的群組裏或者頻道裏,這樣就可以做一個民調了。而民調的主題可以選擇政治、社會時事、社會焦點以至到亞文化等。最緊要貼近社會議題就好了,而且這更加可以增加維基新聞的曝光率,讓原創報讀的點擊率大幅提升。--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0月17日 (六) 10:32 (UTC)回复[回复]

添加寫報導的記者名稱[编辑]

雖然維基新聞是透過協助新聞學(Collaborative journalism)所運作的,不過很多時一篇稿都是由一名記者所完成的,我覺得我們可以添加寫報導的記者名稱及編輯名稱、和在哪裏寫的報道。--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1月11日 (三) 13:24 (UTC)回复[回复]

  • @Kitabc12345:恕我(-)反对,並非所有人都想暴露自己貢獻的的新聞(雖然還是找的到),和在哪裏寫的報道,如何找?且有點不中立吧,我們參與維基的就是應為其良好的匿名性及保護隱私的政策,這麼做全世界就都變成用戶稽查員了。--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11月12日 (四) 09:02 (UTC)回复[回复]
    • @Impartial just:其實提出這個提議,其實是看見了這個影片。或者我們可以讓記者自選,是否在文章中使用一個模版,展出自己的名字,中文名字、英文名字、匿名、用戶名也可。維基新聞的記者分散到世界各處,我覺得如果加上一個位置標籤,其實較為好的,例如,效果就例如像這個報導一樣,是否在文章中使用位置標籤模版,可以讓記者自選。 (不需要加城市的名字也可,只加國家名也可。)--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1月12日 (四) 09:25 (UTC)回复[回复]
  • (-)傾向反對:編輯歷史已經提供了完善的資訊。—— Eric Liu留言百科用戶頁 2020年11月12日 (四) 15:50 (UTC)回复[回复]
    • 其實是主要想記者有一個自主性,為自己添加一個名字,在自己所寫的報導上面,可以獲得更高的成就感,和吸引多一些新人留意,中文維基新聞及加入我們。讀者不會看編輯歷史,他們很多時都不知道哪篇稿是由誰所寫的,雖然我沒有數據,但始終你是一名維基人,所以當然知道,可以看編輯紀錄這個東西。--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1月12日 (四) 16:19 (UTC)回复[回复]

增設編輯精選[编辑]

中文維基新聞有一些寫得很好的報道,希望可以選擇一些精選報道,來代表維基新聞的精華内容。--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1月14日 (六) 09:23 (UTC)回复[回复]


  • @impartial justWN:FA,已翻譯完成,現在想社群看看有沒有問題。除了英文的條件之外,要不要新增本地要求文章成為編輯精選文章的條件?之後會進入公示期。--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2月9日 (三) 09:34 (UTC)回复[回复]
  • 有圖片(圖片應給人留下良好的視覺印象)
  • 要寫得好
  • 全面報導新聞事件

要寫得好,有點太含糊了,是否應有明確標準?--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12月14日 (一) 00:47 (UTC)回复[回复]

增設Comment:[编辑]

對新聞發表評論的留言板是任何新聞網站的主要功能之一,亦能增加與讀者互動的機會,其他語言的維基新聞都有評論(Comment:)的頁面,我覺得我們可以仿效,而且可以跟俄語草擬一個評論的方針。另外建議透過這個模板,將全部的評論在主頁面的底部顯示出來,不過目前發表評論的話只能到討論頁上發表,不過討論頁並非為了評論而設的。

相關頁面

--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1月14日 (六) 09:52 (UTC)回复[回复]

如題,須進行翻譯和本地化。--Kitabc12345讨论) 2020年12月17日 (四) 12:00 (UTC)回复[回复]

MediaWiki:Gadget-shareTool.js修剪[编辑]

建議修剪成今{{share}}樣,否則列表太長。--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0年12月23日 (三) 10:18 (UTC)回复[回复]

提議放寬郵件內容大小限制[编辑]

因傳送照片或過大檔案就會觸發以下訊息:

您寄到 Wikinews-zh 的信件已送交壇主裁決
Message body is too big: 168399 bytes with a limit of 60 KB

提議方寬到1MB--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1月3日 (日) 09:53 (UTC)回复[回复]

沒有意見,也沒有技術上的顧慮,只要大家不怕被濫發電郵便好。—HW讨论) 2021年1月4日 (一) 03:55 (UTC)回复[回复]
@Waihorace:可以把限制只適用在未登入使用者所發的郵件上嗎?--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1月5日 (二) 13:49 (UTC)回复[回复]
目前,非郵件列表成員發送到郵件列表的電郵會被自動拒絕,連通過審查的機會也沒有。不過歷史因素下,郵件列表的訂閱者,大多數看似都並沒有維基新聞帳號,辨識有困難。—HW讨论) 2021年1月5日 (二) 14:16 (UTC)回复[回复]
(+)支持提議方寬到1MB。--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1月5日 (二) 16:04 (UTC)回复[回复]
已調整至1000千字節。—HW讨论) 2021年2月11日 (四) 15:29 (UTC)回复[回复]

信任狀實名制[编辑]

現實信任狀並無強制(即使有也有超過一半的未遵守)要求實名制,這部不免讓我擔心若遭到有心人士濫用,因無法追查人名,就會變成只要有證就可以使用,而不須要驗證,故在此提議信任狀強制實名制。--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1月8日 (五) 09:22 (UTC)回复[回复]

如题,若新闻强调事发地点时,可使用该模板指示事发地点,但该模板目前不够精细,只能显示中国大陆地图,可否向该模板先行导入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台湾各一级行政区以及香港、澳门的地图?——Joe young yu讨论) 2021年1月12日 (二) 15:54 (UTC)回复[回复]

  • @Joe young yu:還在檢查問題的成因,不過應該是能用了,那個錯誤應該不會對主空間造成影響。如右圖。-Peacearth留言)於 2021年1月18日 (一) 02:52 (UTC)回复[回复]
茶館/存檔/2021年4月至6月在北京市的位置
茶館/存檔/2021年4月至6月
某個地方在北京的位置

設立方針或指引 在{{publish}}之後的報道 不應該不保留重定向[编辑]

如題,提議設立方針或指引,在{{publish}}之後的報道,不應該不保留重定向。

發佈的報導就是發佈了,原有的連結就連結不到新的標題連結,改標題可以改,不過一定要留一個重定向。雖然發佈之後改標題後再改標題,可能再有機會發生這個雙重重定向。

Wikinews:茶館/存檔/2021年1月至3月#找機械人修復雙重重新導向

--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1月20日 (三) 05:08 (UTC)回复[回复]

維基新聞:快速刪除方針修訂[编辑]

見到許多管理員都是用百科方針簡寫來寫編輯摘要,但本地目前無此方針,因此本人認為有必要於本地介紹或訂立此部分--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1月21日 (四) 03:39 (UTC)回复[回复]

修訂審稿規則[编辑]

鑒於許多人的新聞都是自我審查,自我審查許多時候都會忽略一些重要的訊息、角度,甚至有些新聞還會被直接放上首頁,故此提議訂立一方針規定寫稿者不得自行掛上{{publish}}模板。--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1月25日 (一) 00:28 (UTC)回复[回复]

  • (-)反对。我們人手不夠,不會有人幫你審稿的,這個是從現實的角度考慮,沒有可能有一個人可以完全地審核每一日的稿件,這會浪費時間。如稿有什麼問題只能靠互相監督,我們在Telegram设立了維基新聞編輯小組群組,我一直都有在這個群組裏發我自己審完的稿出來。發佈前后,若稿問題都會有人改。甚至有稿有挂{{review}},一隻字都沒有修改就直接{{publish}},就算有掛{{review}}都沒有真真正正審過稿。如果稿問題严重,經過自行審查後質量還不可以的稿,質量自行審查不好的稿可以打回{{Develop}},這樣的操作在發佈前後都可以進行。在Telegram頻道發布之前亦會檢查每一份稿,如果漏了重要的訊息、角度,和其他問題等,會等待其他人的擴充及修改。反而需要建立一個建立一個論述,協助維基記者,如何自我審查自己的稿,讓稿達到某程度上的標準。就我本人自行審查的稿而言,稿的質量還可以有部份,自己都覺得有很有問題的稿,我自己都有放在{{review}},及通知編輯小組的成員幫助檢查。--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1月25日 (一) 01:04 (UTC)回复[回复]
    • @Kitabc12345:那請問為何是在維基新聞編輯小組發布,而不是在wikinews_zh_n發布,後者才可以更透明吧?掛上{{publish}}以後,就是要公開發布,視為已經通過事實查核,語法及內容,不得大修,且已移除__NOINDEX__。--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1月25日 (一) 05:01 (UTC)回复[回复]
      • wikinews_zh_n會構成洗板,而且編輯小組中都有多名編輯在裏面。wikinews_zh_n亦過多外人,會引發政治討論。且沒有人希望未發佈的稿件公開透明地發佈到公開群組。根據我的觀察,就算稿件仍處於編輯中的狀態,但是搜尋引擎Google的搜尋結果仍然會顯示相關編輯中的稿件。雖然發佈之後不能大修,但自己review都可以事實查核、語法及內容是否達標準。另外,近期編輯小組當中有很多的稿件,例如將我寫的,都已經經過他人的審核才發佈。雖然我認為自己review是不好的,不過不應該全面去禁止這個做法,因為有些稿件事非常好並無需要更改。例如十萬劑科興疫苗運抵澳门 贺一诚等政府官员接种,無需要更改一粒字只需要更改標題就可以發佈。--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9日 (二) 14:26 (UTC)回复[回复]

維基新聞編輯小組招募計劃[编辑]

我們較早前就識了一個團體組織「維基新聞編輯小組」,就是開一個Telegram私人群組,這個群組一般來講是審稿用的,而且亦都會討論站務,各位活躍站內編輯者可以加入,歡迎對我發送電郵。

維基新聞和維基百科一樣是以靠自願者所提供的内容而運作的。近期中文維基新聞人手嚴重不足,因此我們特意構思招募計劃。招募計劃會有一個測驗,測驗頗簡單,只須寫一篇我們認為屬標准的新聞報道即可。我們會收集你的電郵,以便日後聯繫。

--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日 (一) 04:00 (UTC)回复[回复]

邀請參與投票[编辑]

目前的管理員投票投票率偏低 希望社群可以踴躍參與。--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9日 (二) 14:15 (UTC)回复[回复]

設立管理員行事準則[编辑]

現在有許多不成文的規定,許多都沒納入方針,像是利益迴避原則、討論關閉指引、封禁帳戶/IP原則等⋯⋯因此我有意寫一個準則給管理員們參考--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5日 (一) 01:21 (UTC)回复[回复]

可以寫完之後再放在這裡讓大家評價一下。—HW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03:47 (UTC)回复[回复]
使用者:Impartial just/管理員行事準則完成大作--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5日 (一) 05:39 (UTC)回复[回复]
我已經進行一些修改。我認為非務必先警告才封禁,因為大規模破壞如果不及時封禁24小時的話,一個大規模的破壞會帶來一個無法預料的後果。這只是一天的時間,他仍可以在討論頁上提出解封。套用假定善意共識,如果他是無意之中破壞的話,他可以解封。--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06:26 (UTC)回复[回复]
@Kitabc12345:請問大規模破壞的定義是什麼?還有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有討論這種東西的,我認為還是都要警告(若是大規模破壞,可先封,但封完後務必警告、附上原因。--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5日 (一) 09:28 (UTC)回复[回复]
這個可以憑常識吧 杀袁讨论 | 貢獻)‎的亦都可以屬於大規模破壞了 不過時間都已經過去了 再緊急封禁24小时亦都沒有用--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13:44 (UTC)回复[回复]
認同大規模破壞,可先封,但封完後務必警告、附上原因--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13:44 (UTC)回复[回复]
討論關閉指引「逾30天內無新的留言」建議改為14天--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13:48 (UTC)回复[回复]
「大規模破壞」難以定義。老實說,杀袁讨论 | 貢獻)在善意推定下,他只是不懂正確加入跨維基連結,我不會視之為大規模破壞。當然我同意其他惡意破壞可以封禁二十四小時,甚至本地管理員未封禁,全域管理員可能已經採取行動實施封禁。另外,我相信凡事都要有例外。目前本地管理員人數有限,如果所有管理員皆曾參與一項刪除投票討論,誰能結束該討論?另外,我相信有經驗的用戶也可關閉討論,不一定要管理員動手,畢竟管理員應盡量將時間花在一般用戶不能做的任務。—HW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17:30 (UTC)回复[回复]
@Waihorace:我認為刪除投票討論和其他討論涉事的定義應侷限在非討論本身(如管理員投票),或是非討論物的作者(如被放到刪除投票討論的新聞的作者)--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6日 (二) 09:56 (UTC)回复[回复]
大規模破壞,我認為可以侷限於破壞超過5個頁面,且於頁面中加入超過1000位元組的內容(3個頁面以上),或是破壞標記為重要頁面的頁面,且嚴重影響網站。--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6日 (二) 10:00 (UTC)回复[回复]
大規模破壞1000位元組,我認為不應該看破壞者新增的元組數量,而是他影響的範圍。他加了多少內容是不重要的,建議取消此標準。其他方面我就贊成,非常好的定義。--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6日 (二) 10:12 (UTC)回复[回复]
另外亦都建議引進存檔模板,這樣會方便我們判斷哪些討論是可以存檔的。--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6日 (二) 10:36 (UTC)回复[回复]
我認為管理員應該有足夠的酌情權來決定某一用戶是否值得即時封禁,例如如果用戶不斷重複進行一些具影響性的行為管理員便應即時採取行動而非等待社群通報(可能到時全域管理員已代替本地管理員採取行動)。當然封禁也不一定要全站封禁,目前封禁功能允許禁止編輯個別頁面或命名空間,管理員也應該因應實際情況考慮封禁條件。另外,我相信管理員不應對任何首次被封禁的用戶作出三十一小時以上的封禁(為何是31小時?w:en:User:Magister_Mathematicae/31_hours w: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存档/2013年8月#封禁31小时有什么特别意义?)。—HW讨论) 2021年2月16日 (二) 16:27 (UTC)回复[回复]
已更新--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9日 (二) 14:14 (UTC)回复[回复]

管理員投票資格[编辑]

由於目前管理員方針沒有註明投票人所需資格,我建議新增一項,註明投票人資格為:

凡管理人員任免投票開始之前註冊滿七天,並編輯達二十次者,可以在任免投票中投票。

--HW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03:46 (UTC)回复[回复]

我認為可以提高標準,例如:
  1. 貢獻至少100次
  2. 投票前120天至少有過1次編輯(不包含使用者頁面、使用者討論頁)
  3. 第一次編輯距投票前超過30天
--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5日 (一) 03:59 (UTC)回复[回复]
任何比自動確認門檻更複雜的要求均需要有相關的工具配合查核,否則只會加重核查投票者是否合資格的工作量。—HW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04:05 (UTC)回复[回复]
這個標準太高了,特別是「投票前10天至少有過1次編輯」,百科的標準都是三個月內有編輯就行。--Sun8908留言) 2021年2月15日 (一) 04:11 (UTC)回复[回复]
增加至4個月。--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5日 (一) 05:18 (UTC)回复[回复]
  • (+)支持。--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06:14 (UTC)回复[回复]
  • 設置較高門檻或會影響合資格投票用戶的數量。如果投票的用戶太少,也許未能達到廣泛參與,元維基監管員或會較為不願意給予較長時期的臨時權限,而且本站似乎合符條件的用戶也不是很多……—HW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17:23 (UTC)回复[回复]
  • 其實我還是建議至少發佈過一篇報道為標準最好。--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5日 (一) 18:03 (UTC)回复[回复]
    • 只要是本地的用戶就一定知道誰是本地的活躍成員,而不是單純刷這個編輯數量就可以投票,畢竟我們和百科不同,我們是看新聞報導的數量。在本地連一篇稿都沒有寫,實在沒有資格投票。我提議至少寫過一篇稿的都可以投票。--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16日 (二) 10:07 (UTC)回复[回复]
    • 好吧,(+)支持HW的提議。--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16日 (二) 09:32 (UTC)回复[回复]

有必要合理使用[编辑]

本站暫時並不允許上載合理使用圖片,{{有必要合理使用}}這個模板有甚麼意思?看到模板的人不能採取任何行動協助,展示給讀者看也似乎沒有意義?—HW讨论) 2021年2月23日 (二) 18:45 (UTC)回复[回复]

  • 這一個是為了說明報道有必要合理使用,但礙於沒有合理使用,所以就沒有得加圖,令到這一個報道缺乏了一個需要的圖片。而且還可以用作合理使用的需要的統計數據。--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1日 (一) 14:17 (UTC)回复[回复]
    問題就是,你放這個模板告訴讀者好像沒有用,讀者也不能上載合理使用圖片啊。這些維護模板正常應該可以解決問題後移除。—HW讨论) 2021年3月3日 (三) 01:44 (UTC)回复[回复]
    這主要不是給讀者看的東西,這個主要是類似維護模板的東西,我見很多的報道都是有礙於合理使用沒有圖片的問題。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3日 (三) 09:04 (UTC)回复[回复]
    勉強地幫你解釋:「這個模板能讓讀者知道本報道未能提供圖片,望讀者見諒。」(老實說即使掛了也沒啥用,以後補的圖片未必再符合合理使用)。--Sun8908留言) 2021年3月3日 (三) 09:33 (UTC)回复[回复]
    如果是維護模板就更尷尬,正常來說,維護模板上所載列的問題應該在文章發布前必須全數解決(如果存在維護問題,即代表文章仍未達到可發布的水平),可是「缺乏(合理使用)圖片」不是一個目前可以解決的問題,而這個模板在文章被存檔保護後仍然存在,似乎也沒有意義。如果希望讀者見諒,模板的內容則應該改寫,讀者自身本身也未必知道甚麼是「合理使用」。—HW讨论) 2021年3月3日 (三) 19:04 (UTC)回复[回复]

Wikinews:竹新社 的附加条款可能与 CC 协议冲突[编辑]

各位维基新闻的编者和用户好。我注意到 Wikinews:竹新社 的附加条款中有提到「有权随时撤回CC-BY-4.0的授权」。我同意内容创作者有权以任意方式授权自己的作品,但请注意 CC 协议的授权通常是不能撤回的。正如其页面所说,"Our licenses are irrevocable."。因此,此附加条款可能与 CC BY 4.0 的协议有所冲突。

快速搜索表明在 zhwikinews 的讨论页面并未提及此类问题,但我没有查看过 Telegram 等讨论群组,因此可能已经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如果社群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解决方案,还请不吝提醒。

--Outloudvi讨论) 2021年2月25日 (四) 07:09 (UTC)回复[回复]

  • @Outloudvi:Telegram編輯小組較早前有提及此事。他這個第二第三第四條全部都和 CC-BY 協議的內容相違反。CC-BY 之下不能限制被許可人在哪個方式加模板,也不能要求被許可人附連結,更沒有權力隨時撤回授權。這個從版權的角度來說他是撤回不了他的授權的,他也只可以是聲稱撤回,或者是代表他新的作品不再以4.0發佈,舊的作品無法改變授權。另外我們有時候會偷偷地不在首段添加模板,只在下方添加一個模板,或者是不在頻道添加他的link,我們近期編輯小組討論了之後決定暫停使用竹新社,因為他們要求我們要在頻道添加他的連結及在首段添加他的連結,因為這個感觀不好。--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25日 (四) 07:22 (UTC)回复[回复]
  • 其實有時候我會想其實他都既然已經以4.0所發佈,我就不需要遵守他這些無謂的附加條款。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2月25日 (四) 07:26 (UTC)回复[回复]
  • @Kitabc12345Outloudvi:他們所提出的第三條及第二條第一項,皆符合姓名標示 4.0 國際條款中的第3條第(a)項第(2)款,屬於合理的非法律但書,但第二條與第3條第(a)項第(1)款第(A)目(v)則牴觸,屬無效,他們所提出的第四條則與第2條第(a)項第(1)款牴觸,無效,可向美國著作權局 (United States Copyright Office)提出一般申訴。--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2月25日 (四) 09:25 (UTC)回复[回复]

Wikifunctions logo contest[编辑]

2021年3月2日 (二) 01:46 (UTC)

添加新的用戶組更改已存檔的新聞報道[编辑]

建議添加一個新的用戶組。其目的是允許受信任的用戶編輯進行更改已存檔的新聞報道,無需經過管理員進行協助。--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2日 (二) 08:54 (UTC)回复[回复]

閣下是想把門檻訂到哪?這可能與存檔常規相違背,編輯已存檔頁面的意義不大,現在基本上都沒有這樣的編輯請求;另外,這在技術上需要增加一個保護層級吧,像是進階確認保護層級的東西,但好像暫時還沒有其他wiki是由管理員手動授權進階確認的。--Sun8908留言) 2021年3月2日 (二) 12:08 (UTC)回复[回复]
很多時都會接過很多存檔的修改請求,就是修正報導錯誤的非內容事項(失效圖片、錯別字、格式等),而且數目累積的話都很多。然而他們自己進行這些修改可以更有效率,而且不需要加重管理員的負擔,這些只是一些小更改。這個用戶組的基本申請門檻是成為自動確認用戶。這不會和存檔常規違背,很明顯地。因為你只不過是修改一個圖片,因為你其實都已經是一個有經驗的用戶,您直接修改沒有問題。--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2日 (二) 14:08 (UTC)回复[回复]
另外所有受保護頁面,包括模板,新用戶組亦都可以考慮編輯。--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2日 (二) 14:10 (UTC)回复[回复]
只要給editprotected權限就好了嗎,若是如此,我認為也要給oathauth-enable?--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2日 (二) 14:18 (UTC)回复[回复]
如果這個用戶組有editprotected權限,那他不如去申請管理員好了,而且如果這個用戶組的門檻不高,只要投入過維基新聞編輯的用戶都能申請的話,會令管理員很難處理編輯爭議。不過我覺得oathauth-enable肯定不是必需的,editprotected權限不會允許其編輯MediaWiki介面。--Sun8908留言) 2021年3月2日 (二) 17:53 (UTC)回复[回复]
縱使可以設置防濫用過濾器,但過濾器不能阻止惡意的挑戰,連續多次嘗試提交編輯可以使系統認為過濾器失靈而導致過濾器自動停用。至於權限上的設定,我看MW本身沒有這個限制只編輯某一命名空間被保護頁面的功能,而且我也不見得phab會有用戶願意為此編程。—HW讨论) 2021年3月3日 (三) 19:14 (UTC)回复[回复]
這和Wikinews:茶館/存檔/2020年10月至12月#增設新用戶組有何不同?--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2日 (二) 13:31 (UTC):回复[回复]
我忘記了之前曾經都有類似的提案,不過目前來說我覺得這個是需要的。--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2日 (二) 14:08 (UTC)回复[回复]
作為提議人(+)支持提案。--Kitabc12345讨论) 2021年3月2日 (二) 14:10 (UTC)回复[回复]
由於權限亦會允許用戶接近編輯所有受保護頁面,宜三思。—HW讨论) 2021年3月3日 (三) 01:42 (UTC)回复[回复]
@Kitabc12345WaihoraceSun8908:那$wgRestrictionLevels呢?(https://mediawiki.org/wiki/Manual:%24wgRestrictionLevels/zh)--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10日 (三) 13:57 (UTC)回复[回复]
mw:Manual:$wgRestrictionLevels是可行的做法,惟需要將現時被存檔保護的所有頁面都調整一次保護層級。事實上,是否有這麼多的需要去編輯被存檔保護的頁面呢?—HW讨论) 2021年3月10日 (三) 15:44 (UTC)回复[回复]
在新聞的討論頁面附加註記、後續的發展或者編輯請求會不會更好? --Kanashimi讨论) 2021年3月10日 (三) 22:41 (UTC)回复[回复]

目前有0.30566658829062%的頁面被提保護編輯,共52個,仍有179個含有受損文件連結的頁面,46個有問題的檔案選項,已有34個錯別字或其他問題被手動提報,故有1.8281213261227%要被處理,往往管理員無法迅速有效處理,故此表達(+)支持--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11日 (四) 10:00 (UTC)回复[回复]

我看Category:維基新聞編輯被保護頁面請求只有一個頁面需要處理,哪52個被提「保護編輯」和「34個錯別字或其他問題被手動提報」的頁面是哪些頁面?文件連結受損和檔案選項有問題,是否又有一些分類頁面可以看到?現在的問題似乎是沒有人知道有這些頁面的存在,多於沒有人處理(當然,不用急需處理也是一個原因。)--HW讨论) 2021年3月11日 (四) 10:22 (UTC)回复[回复]
@Waihorace:34個錯別字或其他問題被手動提報:WN:ALERT;52個被提「保護編輯」Category:已處理的維基新聞編輯被保護頁面請求Category:含有受损文件链接的页面special:LintErrors--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11日 (四) 10:28 (UTC)回复[回复]

將「台灣」改成「臺灣」。--TKsdik8900讨论) 2021年3月10日 (三) 09:43 (UTC)回复[回复]

@TKsdik8900:原因為何?--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10日 (三) 10:48 (UTC)回复[回复]
@Impartial just:因為在維基百科、維基學院和維基教科書選擇語言內容的地方顯示的是「臺灣正體」,但維基新聞顯示的是「台灣正體」。也我剛剛在維基教科書上提出了一個類似的請求,就這樣b:MediaWiki:Variantname-zh-tw)被接受了。--TKsdik8900讨论) 2021年3月10日 (三) 11:25 (UTC)回复[回复]
@TKsdik8900:您好,維基新聞並不是維基百科、維基學院或維基教科書,我們不會盲從其他計畫,若要提出申請,請務必附上原因。--ℑ𝔪𝔭𝔞𝔯𝔱𝔦𝔞𝔩 𝔧𝔲𝔰𝔱🎙️ 2021年3月10日 (三) 12:08 (UTC)回复[回复]
百科有过一个讨论,供各位参考。 --WhitePhosphorus讨论) 2021年3月10日 (三) 12:30 (UTC)回复[回复]

通用行為準則第二階段[编辑]

通用行為準則(UCoC)提供所有人參與維基媒體運動以及專案時需要遵守的即可接受的行為準則。目前該準則制定進入第二階段,盡力清楚概述其執行方式,你可以在通用行為準則專案頁面中閱讀到更多整個專案的資訊。

草案委員會:徵集申請[编辑]

維基媒體基金會目前在招募志工加入委員會來起草書寫通用準則並使其可以運行。 加入這個委員會的志工從四月底到七月底以及從十月到十一月底每週必須投入兩至六小時在其專案上。對組成該委員會來說多元性及包容性至關重要,且必須擁有在不同的經驗與經歷,如資深用戶以及新手、曾經收到活動訊息或是響應運動者,及曾經被誤控有騷擾行為之用戶。

欲知如何申請以及了解更多流程細節,請見m:通用行為準則/草案委員會

2021年社群諮詢:通知並徵求志工及翻譯人員[编辑]

從四月五日到五月五日,我們將會與各維基專案討論如何執行通用行為準則。我們在此徵求志工翻譯關鍵資訊,並使用我們建議的關鍵問題來幫助在他們自己的語言或維基項目中主持諮詢。如果你對於擔任這些志工角色有興趣,請使用您最舒適的語言在這裡與我們聯繫

想要了解有關此工作和正在進行的其他討論的更多信息,請參見m:通用行為準則/2021 諮詢

-- Xeno (WMF) (討論) 2021年4月5日 (一) 21:01 (UTC)回复[回复]

Global bot policy changes[编辑]

Line numbering coming soon to all wikis[编辑]

-- Johanna Strodt (WMDE) 2021年4月12日 (一) 15:09 (UTC)回复[回复]

Suggested Values[编辑]

Timur Vorkul (WMDE) 2021年4月22日 (四) 14:09 (UTC)回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