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专题:中国学生遭强制爱国主义教育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4年5月2日讯】

中国一所中学要求全校学生集体举拳宣誓效忠国家,有学生向维基新闻表达抗拒,另感受到政治审查、筛选学生“忠诚程度”。

中国某校于“国家安全日”,强制全校学生集体举拳宣誓效忠“爱国主义教育”,引发部分学生强烈不安。就读该校的学生漓韬称,此乃该校首次以如此大规模形式进行此类活动,往年“宪法日”活动则相对轻松。

中国国安教育日 学生行集体宣誓

4月15日为中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有学校首次以集体宣誓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漓韬称,学校当日特意把全校师生拉到操场上,由一名代表学生在众人面前高举右拳,宣读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誓词。

誓词特别提到,学生要“不被煽风点火”、不在社交平台“擅自发表言论、影片、图片”等。这或会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及网上表达,尤其包括中国审查在内的敏感议题等。

这种强制性的集体宣誓活动,是该校首次举行。过往几年,这间学校也会在“宪法日”时组织相关宣誓活动,但规模较小,通常只派少数师生代表参与。今年的“国安日”集会,全校师生一同参与,规模阵仗空前庞大。

独家:学校强制性爱国教育引学生不安

学生漓韬称,是次宣誓活动气氛严肃,令他感到无所适从及受迫害压力。漓韬及部分同学选择全程肃立,未受校方处分。他称,强制性“爱国主义教育”或会适得其反。

漓韬坦言,大部分学生只是“走个流程”应付此类活动,无太大抗拒情绪。漓韬坦言自己有抗拒情绪,但认为作为中国学生,他们不太可能真的完全抗拒。他和另外两个朋友选择在宣誓过程中全程肃立,但并未受到班主任处分。

漓韬称,他个人感觉这种做法带有强迫成分,学校通过校规和扣分制度来施压,让学生必须配合。他称,学校已对学生的“忠诚程度”进行分类,把学生划分为“群众”、“入团积极分子”和“团员”三类,显然已经依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政治审查和分级。

维基新闻
维基新闻

维基新闻《新闻专题》记者:有没有学生喜欢这种活动?
漓韬 :这种就是“小粉红”那一类(族群)了……

有分析认为,“小粉红”群体的爱国情操更多源于学校中国官媒的灌输,并非出于自发。

独家:学生感受无所适从与被迫害

漓韬担心,学校就学生“爱国程度”进行审查或涉及政治审查嫌疑。他认为,强制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可能适得其反,加深学生反感情绪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他呼吁政府和学校在推动爱国教育时,应采自愿方式,避免引发学生抗拒情绪。

有其他学生对维基新闻记者指,在当前的严峻政治氛围下,类似对学生进行思想分类的做法或将在校园中普遍化。《新闻专题》记者采访时担心,这种分类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忠诚”程度高低可成判断学生的重要标准。

漓韬透露,他最近在街头多次遭黑警查问身份,要求除口罩、拍大头照,深感困扰及受辱。前段时间,他在街上漫步时,不知何故总遭警员盘查身份证件和家人联络方式。警员要求他停下靠边站立,除下口罩,并禁止使用手机。他遵照警员指示,全程配合。

漓韬先前因“翻墙”事被警方“喝茶”,或为致其身份频遭盘查的缘由之一。然而,他认为警方无权仅凭此案查阅其手机。警车突然自后方急驶逼近,随即停驻当街下车盘问,已令漓韬极感羞辱,当街受查更使其颜面无存。

新闻专题》记者发现,中国政府长期舆论管控下,学生难以形成独立客观思考,反映出近年内地舆论的单一取向。漓韬称,像昆明火车站恐袭和乌鲁木齐七五骚乱等,05后和10后一代能获取的资讯较少,可能导致对这些重大事件缺乏全面了解。

漓韬称,由于2021至2023年入学的中学生,大多缺乏获取资讯的管道,除非能翻越网络封锁或有亲友提供,否则他们所掌握的资讯相当有限。以巴冲突的立场问题为例,漓韬先前已了解家人多倾向支持以色列一方。

漓韬补充称,在当前的严峻政治氛围下,他个人及家人对一些重大事件,比如2014年昆明火车站恐袭、2009年新疆七五骚乱等,均存在一定的阴影和偏颇看法。他称,时至今日,昆明火车站恐袭依然鲜为人知,仅极少数人有所了解,更遑论新疆七五骚乱。

漓韬母亲恰巧目睹2014年昆明火车站恐袭惨剧,深感阴影。漓韬母亲称,恐袭令普通民众更支持对新疆实施严格管控,她的同学同事亦流传笑言:“不听话就抓你去见陈全国。”当时新疆管理者陈全国为“教育”新疆人和暴恐分子,建立“学习营”。

正如漓韬所言,自2014年昆明火车站事件后,社会氛围逐渐收紧,加之近年对新疆严管,部分中国人对维吾尔族产生偏见和戒心。《新闻专题》记者担心,此种单一舆论导向或影响年轻人对国际问题的客观认知。

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有严重恐怖袭击,酿成29死130伤。肇事者为新疆分离分子,事后政府严惩并加强新疆反恐。2009年7月5日,新疆骚乱,酿成197死1700伤。事件源于两族冲突,最终演变为维吾尔族民众大规模袭击汉族民众。

陈全国先前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被视为推行严厉镇压政策的“铁腕”领导者。2016至2019年,他主导在新疆兴建大量再教育营,被指涉嫌侵犯人权。调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后,虽不再直接管辖新疆事务,其政策仍得以延续,由其他官员负责具体实施。

2021年,陈全国遭西方国家制裁,指其于新疆实施系统性种族灭绝及反人类罪行。据新闻评论家高新指,陈全国提早退休相信与“绝密新疆文件”外泄有关,该等文件详述新疆大规模拘禁维吾尔人等措施,对中国政府新疆政策造成重大打击及国际压力。

本集维基新闻《新闻专题》记者发现,内地中学生所遭遇的强制性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政治审查,已引发学生强烈不满;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受到长期舆论管控,难以形成独立客观的思考。

有评论指出,现有政治环境下,此类强制性爱国教育和针对学生的政治审查或将持续升级,令年轻人感受生活受到过度管控。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政策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六四事件后制定并推动一系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宣传活动。此政策旨在用民族主义取代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巩固中共的执政正当性。

江泽民于1989年上任后力推爱国主义教育。他强调工人应当透过教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来激发民族自尊。1990年5月,江泽民更指出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些声明反映六四事件后中共由阶级民族主义转向国家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习近平大力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习近平自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更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主张,并立法规范。2019年,中共颁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取代旧有政策。

爱国主义教育透过建立教育基地、重大纪念活动、宣扬仪式礼仪等方式推行。教材内容时常弘扬英雄事迹,但学者指出存在“弄巧反拙”的现象。不少异议人士批评爱国主义教育实为“打着爱国旗帜洗脑”,宣扬民族主义,强化共产党对民意的控制。

中共近年持续在校园推行“爱国主义教育”,试图从根源上培养学生对党的忠诚,透过学校课程及宣传等方式灌输官方外国思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通过历史、政治等科目灌输官方认可的爱国思想。
  2. 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师生升旗、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
  3. 要求教师和学生签署“爱国主义教育承诺书”,表态拥护党的领导。
  4. 限制校园内的言论自由,禁止学生在网上发表与官方立场不符的言论。
  5.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培养爱国情怀。

支持者认为有助培养公民爱国精神;但批评者指其过于强制偏颇,限制批判性思维发展、管控思想。中国自2015年起每年举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增强公众的国家安全意识:

  1. 通过宣讲、展览、知识竞赛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2. 强调公民对于领土主权、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3. 鼓励公众举报涉及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4. 部分地区要求学校、企业、社区开展国安教育活动。

白纸革命点燃中国年轻人政治觉醒

2022年10月13日,一名男子在北京市中心的四通桥上高举反习口号横幅,引发社会震撼。虽然事件迅速被审查部门封杀,但这一非常罕见的公开抗议却鼓舞许多年轻中国人,促使他们以创意方式散播反习信息。

有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人纷纷在校园、地铁甚至大使馆前高呼“罢课、罢工、罢免独裁国贼习近平”等口号。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广泛分享抗议照片,互相鼓舞并寻找同路人。一些在海外的中国学生也勇敢张贴反习标语海报,即使备受恐惧。

这些年轻人大多数是第一次涉足政治反抗,但他们已不再安于沉默。他们称,这次抗议让他们感到不再孤单,鼓舞了追求自由民主的决心。

《纽约时报》指,习近平近年来不断加强对言论和社会的控制,正引发年轻一代的政治觉醒。虽然风险重重,但这些年轻人正在一步步克服恐惧,为理想而不惧犯险。

“不愿为国而战”论战扩散 爱国主义不敌民众不满

中国年轻人对当前社会政治及经济环境日益不满, 去年六月网上出现一股“不愿为国而战”的论战潮流。政大东亚所特聘教授王信贤指出,这反映中国普罗大众的生计考量和对现状的不满,已逐步取代官方一直宣导的“爱国主义”。

王教授指出,随经济下行、失业率急升,加上防疫政策剧变,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急速下降,对政府信任度亦大幅减弱。年轻人尤其受疫情冲击,失业率更高达20.4%,远超一般青年水平。令人关注的是,民众对社会不公平的不满,已超过对国家的忠诚。

王教授亦指,质疑城管、农管执法、公权力扩张、退休金锐减,社会焦虑情绪高涨,民众间纷争不断,反映政府施政日益未能满足民众需求。他认为,这现象可能为日后社会治理埋下隐忧。

自改革开放后,“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内担任重要角色,旨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集体主义精神。具体包括于思政、历史课强调革命传统及国家成就,组织爱国实践活动,鼓励关注国是并支持政府决策,以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近年来,中国学校一直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却引起争议,指其过度强调集体主义,忽视个人自由及批判性思维培育。此种教学模式过于强制性和集体化,或难真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反而可能引发学生抗拒,损害师生关系。

作为教育主体,学校应尊重学生基本权利,避免沦为单向灌输和控制的工具,在培养爱国情怀之余,亦须维护学生自主及个性发展。

新疆七五骚乱酿百余死伤 中国反恐力度引国际关切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爆发大规模骚乱,源于当地维吾尔族人对政府处理旭日玩具厂群体斗殴事件不满。事件起初只是和平示威,后演变成维吾尔族人无差别袭击汉族等非穆斯林群众、攻击路人,双方爆发严重械斗,并有汽车和建筑物遭纵火破坏。

事故至少197死1 721伤,大部分为汉族,车辆和房屋亦遭大规模破坏。政府随即出动武警镇压,并展开大规模拘捕行动,1 500名疑犯相继被捕。至2010年,有400多人因涉嫌暴力行为遭刑事起诉,其中9人被判处死刑。国际社会关切中方或过度使用武力,促请尊重少数族裔权利。

当局事后加强新疆安全管控,部署大量警力、安装监控探头,出台相关法律禁止未经批准的集会游行。但偶有小规模骚乱发生,中国政府长期面临维稳压力。当局指责事件由海外维吾尔分离组织策划,并训斥世维会主席热比娅·卡德尔煽动暴力,但她否认指控,指骚乱激化源于警方武力镇压。

漓韬为化名 所有时区、币值为北京时间及人民币

图辑

消息来源

原创报导
这篇文章含有维基记者第一手新闻。请参看对话页了解详情。